社区重点人群的心理卫生
此外,有些孕妇会增加对他人的依赖,有些 孕妇会因自身体型变化感到苦恼…..
第一节 妇女的心理卫生
3、孕晚期常见心理特点 预产期临近为增加 孕妇“将为人母”的兴奋,也可加剧其对 分娩的恐惧与担忧。有些孕妇担心分娩所 致疼痛、损伤及婴儿残障,越接近临产越 紧张,希翼亲人和医护人员的日夜陪伴, 甚至夜不能寐。
第一节 妇女的心理卫生
针对此种现象,社区护士需引导其恰当认识 妊娠过程,把妊娠作为个体成长的一种积 淀甚至“一笔人生财富”,愉悦地接受; 同时社区护士还可帮助孕妇了解并轻松应 对妊娠各阶段的生理反应。
第一节 妇女的心理卫生
2、淡化孕妇对胎儿的性别预期;有些孕妇 的心理压力主要源于家人或自己对胎儿性 别的“理想预期”,他们成天为可能出现 的不理想结局而“杞人忧天”,久而久之 便形成心理重负。有人甚至郁郁寡欢,陷 入“钻牛角尖”的困境无法自拔。
第一节 妇女的心理卫生
针对此种现象,社区护士首先需分析孕妇对 胎儿性别的“理想预期”之症结所在,然 后再给予疏导。如出于孕妇的自身喜好, 可着重讲解受孕常识,强调胎儿性别的随 机性;如出于家人的热切期盼,则应与其 家人充分沟通,促其为孕妇营造缓解压力 的温馨氛围。
第一节 妇女的心理卫生
3、强化孕妇对未来的角色意识;将为“人 母”,个体角色的一个大跨度转换,俗有 “升级”、“提辈”之说,意味着他们将 承载更重大的家庭责任和社会义务,需要 尽可能对未来角色建立充分的准备。
第一节 妇女的心理卫生
有专家指出,有些孕妇因为负面情绪无法及 时舒解而严重影响自身和胎儿的健康,部 分产力、骨盆大小、胎儿大小都适合自然 分娩的孕妇以为心理压力过大,在分娩最 后时刻出现难产。
第一节 妇女的心理卫生
Stott D.H曾研究过妊娠期间孕妇的人际关系、情绪 变化等对胎儿的影响,详见表1。数值越大,数值 越大,表明其不良影响越大。
领会:(1)乳儿的心理发展特点 (2)婴儿的心理发展特点 (3)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
应用:(1)针对乳儿抚养着的提出简要心理 卫生指导
(2)就婴儿断乳、排便训练制定可操 作、易掌握的对策
(三)老年人的心理卫生
识记: (1)老年人的新界定及健康标准 (2)协助老年人保持心理卫生的举措
领会: (1)老年人的身心变化特点 (2)老年人心理发展的常见冲突
第一节 妇女的心理卫生
1.孕早期常见心理特点,孕妇被确认妊娠后 ,一般都有激动或忧虑,有妊娠计划者多 喜,无妊娠打算者则忧。妊娠前后接触过 放射线、服药、发热、感冒、避孕失败、 不良孕产史或有严重疾病等情况者,夫妇 双方都会因担忧胎儿致畸而迫切要求咨询 ,为权衡利弊而冲突,欲做出决策却犹豫 。
第一节 妇女的心理卫生
第一节 妇女的心理卫生
一、孕妇的心理卫生 (一)孕妇的常见心理特点 妊娠如同月经初潮和绝经,是妇女生活中的重
要事件。孕妇需要经历一个陌生的生理变化或 病理生理变化的过程,不免伴随很多心理活动 ,且与孕妇的年龄、个性、生活经济状况、职 业要求、本人身体状况和妊娠经历相关。孕妇 的心理卫生状况与其孕妇密切关联,在妊娠早 、中、晚三阶段有所不同,各阶段均有其规律 性心理特点。
应用: 指导老年人掌握主宰自身心理健康的 举措
(四)慢性疾病患者与意外伤残者的心理卫 生
识记:慢性疾病患者与意外伤残者的心理卫生 工作要点
领会:(1)慢性疾病患者的心理特点 (2)意外伤残者的心理特点
应用:简单制定帮助慢性疾病患者与意外伤 残者解决心理问题的预案
第一节 妇女的心理卫生
妇女群体在生命历程的各期心理保健各有侧 重,范围较广,以下重点讨论妊娠期和围 生期妇女的心理卫生。
第一节 妇女的心理卫生
新一代独生子女进入生育年,自小养尊处优 的她们对压力的承受能力更弱,一些人婚 后偶然受孕切从未有过做母亲的打算,甚 至依然持续其“大小姐”的脾性,情绪多 变,很少考虑未来角色的艰辛,完全依靠 家人的安排和呵护。
第一节 妇女的心理卫生
第一节 妇女的心理卫生
(二)孕妇的社区心理卫生要点
1、消除孕妇对妊娠的认知误区; 计划生育 国策深入人心的同时,也使得人们格外关 注独生子女的优生优育。当今许多年轻女 性一旦妊娠,立刻得到家人的百般呵护, 以至于孕妇自己也错把妊娠这种自然的生 理现象误作重负甚至“病态”,动辄焦虑 、恐惧,对自身及胎儿的身心健康多有不 利。
孕妇在妊娠早期往往伴有疲劳,常因全神贯 注于自身而加重不适,部分孕妇胃肠反应 严重、嗜睡,情绪起伏较大,对亲友的感 情要求增加。
第一节 妇女的心理卫生
2.孕中期常见心理特点,孕妇逐渐适应妊娠 ,各种不适减轻,对外界兴趣也随之恢复 ,孕妇大概在16-18周会感觉到胎动,孕妇 与丈夫具体感觉到“爱情结晶”的存在, 他们想
(一)妇女的心理卫生
孕妇的心理卫生工作要点、产妇的心理卫生 工作要点
(二)儿童的心理卫生
乳儿的心理卫生工作要点、婴儿的心理卫生 工作要点、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卫生工作要 点
(三)老年人的心理卫生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老年人的心理卫生工作 要点
(四)慢性疾病患者与意外伤残者的心理卫 生
慢性疾病患者与意外伤残者的心理反应、慢 性疾病患者与意外伤残者的心理卫生工作 要点
三、考核目标
(一)妇女的心理卫生
识记:(1)孕妇的社区心理卫生要点 (2)产妇的社区心理卫生要点
领会:(1)妊娠早、中、晚三阶段的孕妇心理特点 (2)产妇的常见心理问题
应用:(1)简单制定妊娠各阶段孕妇的心理卫生工作计划 (2)简单制定维护产妇心理健康的卫生保健预案
(二)儿童的心理卫生
识记:(1)乳儿的社区心理卫生工作要点 (2)婴儿的心理卫生要点 (3)幼儿的心理卫生工作要点
第七章 社会重点人群的心理卫生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了解精神疾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意义、国内外 精神疾病预防工作的现状,熟悉精神障碍 的“三级预防”;了解各类精神障碍和心 理问题的预防;了解精神障碍康复的概念 、任务、医院康复的工作内容、管理方式 与环境和训练措施,熟悉精神障碍社区康 复的工作体系、形式与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