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联苯双酯滴丸生产工艺规程

联苯双酯滴丸生产工艺规程

1 1 名称: 联苯双酯滴丸

汉语拼音:

2 剂型:滴丸剂

规格: mg/粒

3 产品概述

性状:本品为糖衣滴丸。

适应症: 。

用法用量: 。

有效期:3年

4 处方和依据

4.1 处方 (每10000丸用量)

联苯双酯 0.015 kg

聚乙二醇-6000 0.135 kg

滑 石 粉 约0.006 kg

蔗 糖 约0.008 kg

明 胶 约0.0008 kg

川 蜡 约0.04 g

4.2 每批量2,500,000丸(250粒/瓶,10,000瓶)

4.3 依据

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810页。

批准文号:

5 工艺流程

图例:★ 质量控制要点

6 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6.1 滴丸

6.1.1 操作间室温18℃~25℃,相对湿度20%~40%。融料缸温度145℃-150℃,聚乙二醇-6000熔融为澄清液体后,倒入比例量的联苯双酯,搅拌至全部溶解,放料入储聚乙二醇-6000 联苯双酯

滴丸★

蜡 蔗

糖 明胶 滑石粉

装箱材料 外包材料 内包材料

装箱★ 外包装★ 内包装★拣丸★ 包衣★

入 库 300,000级

2 料缸。

6.1.2 储料缸温度100℃-110℃,保持内部药液温度90℃-100℃,放料入滴料缸。

6.1.3 滴料缸温度100℃-110℃,冷却油温5℃-10℃,滴丸,机台控制丸重14-16mg。滴出的素丸脱油后,筛丸,送检,备用。

6.2 包衣

6.5.1 操作间室温18℃~25℃,相对湿度20%~40%。将明胶以1∶6比例加纯化水煮至全部溶解,蔗糖以2∶1比例加纯化水煮至全部溶解,二者混合的糖胶液和滑石粉为包衣材料,于高效无孔包衣机中,将素丸包上14-16层糖衣,最后以川蜡打光,筛丸,备用。

6.3 拣丸:挑拣出丸形均匀、无粘连、无破碎的滴丸。

6.4 包装

6.4.1 内包装:定量筛丸入瓶,250粒/瓶,加盖。

6.4.2 外包装:丸瓶贴标签,封口,每1瓶与说明书1张放入1个小盒,每10小盒封1个收缩膜,每40收缩膜装1个纸箱,入库。

7 工艺卫生和环境保护

7.1 各工序净化要求:滴丸、包衣、拣丸、内包装等工序为300,000级洁净区,其它工序为一般生产区。

7.2 工艺卫生

7.2.1 物流程序:原辅料

中间产品

成品,单向顺流,无往复运动。

7.2.2

物净程序:物料 清外包(消毒) 缓冲间 洁净区。

7.2.3 人净程序:人换鞋 更衣(1) 更衣(2) 缓冲间 洁净区。

7.2.4 工作服清洗要求

洁净区:清洗、烘干;衣、裤、帽、每二天清洗1次;工作鞋每周清洗;口罩每天清洗;拣丸、包装工序手套每天及更换品种时清洗。

一般生产区:清洗、烘干,衣、裤、帽、每周洗2次;工作鞋每周清洗1次。

7.2.5 空气净化:洁净区利用中央空调净化系统净化,恒湿,恒温。对初、中效过滤器定期进行清洗,高效过滤器如发生堵塞应立即更换。

7.2.6 各种贮存药物的容器,用前必须洗净,并用适当方法进行消毒,干燥后存放在指定处,并标记清楚;贮存中间产品的胶桶,使用时应在桶内套有一次性洁净胶袋;容器内贮有药物时,必须加盖,以便防尘,防潮和防止异物混入,保证内容物清洁,并应在容器的明显的地方,挂标明有该药的品名、批号、数量等的标志。工作结束后,应将剩余物料整理、包装好(封口),要及时结料、退料。工作区域不允许存放多余的物料,避免交叉污染。

7.2.7 更换品种及更换批号时,严格执行各清场SOP,应由质量部门的授权人确认生产区域及设备、设施、容器等已清洁,符合要求,与当批品种生产无关的物料、产品、文件、记录、标签、标示物等已清除,发给“清场合格证”及“准产证”方能生产。

7.2.8 洁净区利用戊二醛或乳酸对空间消毒;用新洁尔灭、75%乙醇对物品和接触药品的机械表面进行消毒。

7.2.9 直接接触药物的内包装物如胶袋、塑料瓶、盖等应在干燥、洁净的室内贮存。

7.3 环境保护:

7.3.1 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应按照《洁净区废弃物处理管理规程》处理。

7.3.2 洁净区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如废丸,应及时装入洁净的口袋或容器中,密闭放在指定地点,及时清除出洁净区。

8 生产过程各工序质量控制要点

3 工序 控制点 控制项目 频率

滴丸 投料、熔融、溶解 数量、温度,熔融及溶解情况 每料1次

滴丸 各控制温度 每班1次

丸重 每1小时一次

素丸 含量、含量均匀度 每批一次

物料平衡 每批

包衣 丸 外观 随时

物料平衡 每批

拣丸 丸型 大小丸、碎丸、粘连 随时

物料平衡 每批

包装 瓶装

装箱

标签 数量、说明书、标签、封口

数量、箱外文字

批号、文字、使用数 每小时一次

每班一次

每小时一次

标签及说明书 使用量 每批及每班生产结束

物料平衡 每批

9 原辅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的质量标准及贮存注意事项

9.1 原辅料的质量标准及贮存注意事项(见附件1)

9.2 中间产品的质量标准(见附件2)

9.3 成品的质量标准及贮存注意事项(见附件3)

10 包装要求及包装材料的质量标准

10.1 包装要求

项 目 要 求

分 装 装量250粒/瓶,瓶盖无漏盖、无松盖、无错位,封口粘合平整,标签粘附牢固、平整、位置端正、高低适宜,字迹打印正确、清晰、完整、位置居中、无漏印

小 盒 将1只贴好标签封口的小瓶与说明书1张放入1个小盒,盒顶喷印“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至”三项的具体内容,无漏底,盒体端正、无扭曲;喷印字迹面对开启方向、居中、方向正确、完整、清楚无错、无漏印、无缺损,字体端正无倾斜

收缩膜 每10小盒封1张收缩膜,以[5(横排)×2(竖排)],整齐平整套好所有小盒,无破损、无穿孔、无明显皱褶

纸箱 400瓶/箱,每40收缩膜装1个纸箱,打印“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至”三项的具体内容,胶带封口,箱外贴合格证,打上包装带。无漏底,箱体端正、无扭曲,箱外及合格证“三期”内容打印文字正确完整、清晰、不倾斜、无缺损,胶带粘贴牢固,包装带位置合适、松紧适度;合箱及零头包装标志明显

10.2 包装材料的质量标准(见质量标准)

10.3 批准的标签(见质量标准)

10.4 批准的说明书(见质量标准)

11 原辅材料的消耗定额、技术经济指标、物料平衡指标、以及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

11.1 原辅材料的消耗定额(每批量)

4 联苯双酯 3.825 kg

聚乙二醇—6000 34.425 kg

滑 石 粉 1.53 kg

蔗 糖 2.04 kg

明 胶 0.204 kg

川 蜡 10.2 g

11.2 主要包装材料的消耗定额(每批量)

瓶(套) 10100 只

标签 10100 张

说明书 10100 张

小盒 10100 只

瓦楞纸箱 26 只

垫板 52 只

产品合格证 26 张

11.3 成品率: 95.0%-100.3%

成品率=[本批成品包装数/理论产量]×100%

11.4 物料平衡

11.4.1 滴丸:97.0%-101.0%

物料平衡 = [(移交丸重+剩余物料重+废丸重)/物料总投入量]×100%

11.4.2 包衣:97.0%-101.0%

[包衣后丸重+废丸重(包衣后)]/包衣后平均丸重

物料平衡= ————————————————————————×100%

包衣前丸重/包衣前平均丸重

11.4.3 拣丸:99.8%~100.0%

挑拣合格率 = [合格丸重/接收中间产品数] ×100%

物料平衡 = {[合格丸重+废丸重]/ 接收中间产品数}×100%

11.4.4 包装:98.0%~101.0%

物料平衡 ={[(总包装瓶数×包装规格×平均丸重)+废丸重]/ 接收中间产品数}×100%

12 设备一览表、主要设备生产能力

设 备 型 号 数量 生产厂家 生产能力

小头滴丸机 ——— 1

离心机 1

高效无孔包衣机 1

拧盖机 2

自动贴签机 2

电磁感应式封口机 2

喷码机 2

热收缩膜机 2

13 技术安全与劳动保护

13.1 各种电器要注意防潮、防粉尘和防油污,严禁在带电情况下用水冲洗或用手触摸。万一电器着火,

5 应立即先拉开电源开关,然后扑救。不能在带电情况下用水或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

13.2 滴丸机应经常保持清洁,滴丸部位不得发现有本品所用以外的油液,不得用异物如金属、木棒等撞击模具和机上的重要部件,以免损坏。如发现故障,应立即停机检修。开机前,操作者应对本设备的性能和操作程序了解清楚,并经空机运转正常后,然后开机生产。

14

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

劳 动 组 织 班 次 岗 位 定 员

车间主任 1 1

滴丸组 3 13

拣丸组 1 9

包装组 1

17

15 生产工时和生产周期

工序 生产时间(小时) 生产周期(小时)

滴丸 22-30

79-93 包衣 4-5

拣丸 9

包装 49

附件1 原辅料的质量标准

联苯双酯

1.法定标准

标准依据: 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

2.企业内控标准

【检查】 干燥失重 减失重量不得过0.9%。

【含量测定】

聚乙二醇-6000

1.法定标准

标准依据: 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

【性状】本品为环氧乙烷和水缩聚而成的混合物,分子式以HO(CH2CH2O)n H表示,其中n代表氧乙烯基的平均数。

本品为白色蜡状固体薄片或颗粒状粉末;略有特臭。

本品在水或乙醇中易溶,在乙醚中不溶。

凝点 本品的凝点为53~58℃.

黏度 取本品25.0g,置1O0ml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用毛细管内径为

1.0mm的平氏黏度计,依法测定,在4O℃时的运动黏度为1O.5~16.5mm2/s。本品为淡黄色的澄明液体;无臭或几乎无臭;味温淡。

检查

平均分子量 取本品约12.5g,精密称定,置干燥的25Oml具塞锥形瓶中,加入吡啶25ml,加温使溶解,放冷,照聚乙二醇400项下的方法,自“精密加入邻苯二甲酸酐的吡啶溶液”起,依法测定,平均分子量应为5400~7800。

酸度 取本品1.0g,加水20ml溶解后, pH 值应为4.0~7.0。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取本品5.0g加水50ml溶解后,溶液应澄清无色;如显浑浊,与2号浊度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