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阅读方法探究
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体制中的基础部分,对学生一生的学习和能力发展都起
着启蒙作用。因此,小学英语教学的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和综合英语运用
能力的培养都十分关键。其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是潜力最大的一个领域,阅读能
力是最为重要的学习能力。
阅读方式主要有朗读和默读、精读和泛读。儿童最初的阅读是朗读。随着朗
读能力的发展,儿童对单词的感知和内容的理解的距离日益缩短,从而向默读过
渡。默读的速度和理解度都大大超过了朗读。而精读和泛读的确定主要在于教材
的设置和阅读的目的与需要。 1 小学生在英语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小学生的阅读活动中,往往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1 畏难情绪。看到篇幅长的短文或生词。就丧失了阅读的信心。
1.2 放羊式的课堂阅读习惯。不根据材料实际。千篇一律单调阅读。
1.3 缺乏阅读策略,过分依赖教师的讲解。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差。
大部分教师使用的阅读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基本上沿用了老一套的方法:把阅
读教学当成一般课文教学如讲解生词,补充词组,逐句逐段分析,不厌其烦地分析
语法等,过分地重视了词汇和语法教学,忽略阅读策略和方法的训练。或者干脆把
阅读当作课外阅读,解释生词,对对答案就草草了事了。如此教学,学生根本无法从
中获益,而扩大阅读量、提高独立阅读能力也成了一句空话。
上述列举的几种情况反映出,阅读动机不高、阅读习惯不好、阅读方法不当,
会大大影响阅读效果,挫伤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阻碍学生阅读综合能力的提高。因
此,教师应从以下方面人手。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做好引领者和促进者。
2 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主要方法
2.1 开发阅读资源,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激发阅读兴趣。
对于小学高年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拥有和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以及句式,
可以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但是他们没有主动去阅读的意识,而且
也不会选择适合自己阅读水平的阅读材料。所以老师就要帮助学生搜集可阅读的
渠道和资源,丰富学生的阅读范围。选择阅读材料时要注意以趣味性为主,兼顾知
识性和思想性,注重激发并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习
得语言。
2.2 各种阅读方式相结合,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高年段的学生在阅读方面应该达到以下的要求:能认读所
学词语;能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
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而在实际的教学中,
学生由于没有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而常常导致阅读速度慢、理解能力差的问题。
那么,如何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呢?
2.2.1 让学生学会借助图片、词典等工具,解决生词的理解和朗读。
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课的一个难点,就是当他们碰到新的单词时会产生畏难
情绪,所以如何让学生能够过单词关,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一个关键。首先,教师课
在课前布置预习任务,来解决生词关。其次,教师指引学生根据图片和上下文猜测
词义,最后,教师可教会学生查阅词典,并且根据拼读规律,结合音标,朗读单词。这
样就避免了在课堂上花大量功夫来讲授新单词的过程。这种方法也可以帮助学生
运用在自己课外的自主阅读中,对他们可谓受益良多。
2.2.2 让学生学会借助图片来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
的习惯。
在阅读课中,最忌讳的就是对文章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还大量分析语法。在
小学的阅读教学中,应该淡化语法的知识,而是重在理解和正确的朗读上。
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插图,初步了解信息;然后,让学生自主阅读,将文章分段,
并分别用一句话来概括每段的内容。教师在教授时,也应按语篇进行教学,让学生
能养成按意群理解和按意群朗读的习惯,而不是拘泥于每个词、每句话的认读,而
忽略了对整篇文章的把握。
2.2.3 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正确朗读文章。
阅读教学不等同于简单的阅读理解,而是通过阅读扩大学生的词汇,并要通过
阅读文章来提高他们的语感。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朗读也是不能忽视的。在阅读
教学中,可以采取让学生给画面配音以及表演的形式来加强语言知识的运用。当
然,朗读的形式是很多样的,但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朗读培养良好的语感。
2.3 认真研究教材。采用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
问题教学法,就是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疑的过程中
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进而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
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具体的英语阅读教学中,
通过创设情景,善导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
努力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2.3.1 教师要钻研教材,善于提出问题。
在课前,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
具有引悟性的预习问题,用以指导学生明确开展该单元内容学习的主要思路。问
题宜精不宜多,宜易不宜难,最好是能统领全文,并需要学生理解后才能回答的开
放性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引起悬念,达到“悱”、“愤”的理想学习状态。
2.3.2 鼓励学生小组探讨,自主发现问题。
教师可把全班分为若干个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在讨论中学生把在学习中遇到
的疑问,困难和问题提出来,互相讨论,在小组讨论中,鼓励每个小组成员都参与讨
论活动,各抒己见,在这个课堂讨论交流中,使学生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
主动地提出问题,主动地思考问题,主动去发现、去探索,自觉成为学习的主人。这
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学探索能
力、发展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创造积极轻松、活泼高效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
胆探索、自由争论,培养学生的挑战意识、怀疑精神和发散思维,最终解决问题。
作为一线的英语教学工作者,我们应该正视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课,不能让它流
于形式,而必须使它成为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提高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切实训练学生
的阅读技能,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