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环素类抗生素概述
试
A. 在酸性介质中稳定
题
B. 遇碱使β-内酰胺环破裂
1. 青霉素钠具有下列哪些特点
C. 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 D. 具有α-氨基苄基侧链 E. 对革兰阳性菌、阴性菌均有效
答案:B、C 2. β-内酰胺酶抑制剂有
A. 氨苄青霉素 C. 头孢氨苄 B. 克拉维酸 D. 舒巴坦 E.阿莫西林
氯霉素具有下列哪些特性 A. 具有旋光性 B. 能引起骨髓造血系统损伤,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C. 能被锌和氯化钙还原为羟胺衍生物 D. 与茚三酮试液产生紫红色 E. 性质稳定,耐热,但在强酸强碱溶液中可发生水解 答案:ABCE 4. 下列哪种药物可被水解 A. 青霉素钠 B .环磷酰胺 C. 红霉素 D. 毗哌酸 E. 布洛芬 答案:ABC 5. 甲砜霉素与下列那种药物作用相似 A. 克拉维酸 B. 红霉素 C. 美他环素 D. 头孢菌素 E. 氯霉素 3.
第二节
四环类抗生素 )
一类具有并四苯结构的广谱抗生素。 基本结构: 可变部分
H3C N CH3 OH O
OH H 10 1 11 12 天然类: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
7
6
5
4
分
类
OH
O
OH
O
H2N
半合成类:多西环素、米诺霉素、甲烯霉素
结构通式:
特 点:可口服、抗菌谱广、毒性小、极少过敏、耐药较严重。 抑制细菌生长、作用较弱(不及青霉素类或链霉素类)。
苏式- 相同相似的基团位于异恻(赤式-位于同恻) 276页
2. 结构特点
二个手性碳、四个旋光异构体,仅1R,2R(-)具抗菌活性。
酰胺、偕二氯 (可水解)。
3. 理化性质
(1)在中性弱酸性条件下(PH4.5~7.5)较稳定, 特别对热较稳定(水煮5小时不致失效)。 (2)在强碱(PH9以上)强酸(PH2以下)溶液中,分子中的
一. 天然四环素类 1. 结 构:
H3C OH
6
H3C
四环素
N
4
CH3 OH O H2N
OH OH O OH O
土霉素:
(5α - OH-四环素)
H3C
OH
H O N
CH3 CH3 OH O H2N
6
H
OH O
5
OH O
4
OH
金霉素:
(7-Cl-四环素)
Cl
H3C
OH
N
CH3 CH3 OH O H2N
1. 掌握内容
小结.重点
(1) 结构通式: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四环素类。 (2)代表药物:青霉素(青霉素G)阿莫西林,头孢氨苄 , 四环素,氯霉素,的结构、理化性质、稳定性 ( β-内酰胺类、四环素类)、用途及不良反应 (氨基糖甙类)。 (3) β-内酰胺类的结构改造及构效关系(耐酸、耐酶、广谱)。 (4) β-内酰胺类作用机制。 2. 熟悉内容 (1) 熟悉青霉素类的母核结构(242页)。 (2) 氨苄西林、苯唑西林、头孢噻肟、链霉素,红霉素、克拉 维酸、 氨曲南、舒巴坦、土霉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的结构、
第三节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掌握通性、结构特点、用途)
氨基糖甙类:
甙 元
+
糖
=
甙
碱性甙
氨基醇碱性环醇
1. 构性关系
氨基糖
由于结构上的共性,决定了这类 抗生素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① 多 羟 基 —— 极性强,水溶性(口服极少吸收,须注射给药)。 ② 脂肪胺、胍——呈碱性,药品为其硫酸盐。 ③ 甙 结 构——在酸碱性条件下易水解失效。④多手性碳—— 具旋光性
H OH
主要毒性:
O
(267页)
O
OH
产生烦渴、蛋白尿、糖尿、低血钾、 高尿酸症和酸中毒等。
药典药检: 由于两种异构体在一定的条件下以动态平衡关系互存, 因此各国药典都对其含量进行不同程度的控制。
土霉素:分子因为有氢键的形成,不易发生4位易构化(可口服)。
H
H3C
OH
O
N
CH3 CH3 OH
H
金霉素、四环素:分子中无5α-羟基,在酸性条件下易 产生毒性物质,故一般不口服使用, OH O OH 仅作外用。 (266页) 无 效 基团 —— 6α-甲基 - 不稳定基团 —— 6β-羟基、4α-二甲氨基 稳定性基团 —— 5α-羟基
OH
CH3
N
CH3 CH3 OH
O
OH
O H2N
OH
O
O
O
③
PH2~6条件下,α-二甲氨基 很易发生差向异构化反应, 生成无效、毒性大(2~3倍)的4β-二甲氨基异构体。
H3C OH N CH3 CH3 OH H OH O OH O H2N O
OH
H3C
OH
CH3 N CH3 OH OH O H2N
4. 作用与应用
(1)对伤寒、副伤寒杆菌作用最强——治疗伤寒的首选药。 (2)对G(+)菌作用不及青霉素和四环素。
可逆性白细胞减少(一旦发现, (3)不良反应 立即停药!) 抑制骨髓造血功能(主要) 不可逆再障(罕见、但死亡率高)
灰婴综合症(死亡率约40%)——新生儿、早产儿、孕妇及 哺乳妇女禁用。
稳定性
① PH<2条件下,易发生消除(水)反应,生成无效脱水产物。
H3C
OH
N
CH3 -H2O CH3 OH
H OH O
CH3
OH OH O
N
O H2N
CH3 CH3 OH O H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N
。
OH OH O H O O
CH3
N
CH3 CH3 OH
OH OH O O H2N
O
OH
CH3 ② PH>9条件下,C环破裂、生成无效内酯型异构体 H3C O N CH3 OH H OH O OH O H2N O
4.
A. 更生霉素 B. 阿米卡星 D. 多西环素 E. 阿莫西林 (1)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2)四环素类抗生素 (3)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4)抗肿瘤抗生素
C. 红霉素
答案:BDCA 5. 下列哪些说法不正确 A. 头孢氨苄不耐酸也不耐酶,易分解失效 B. 多西环素为半合成四环素类抗生素 C. 红霉素因含有内酯结构,对酸不稳定 D. 克拉维酸没有抗菌活性 E. 苯唑西林是第一个发现的耐酸耐酶并可口服可注射的青霉素
6
H
OH OH O
4
OH
O
• 2. 理化性质 • (1) 黄色结晶粉末、味苦。 • 不易溶于水,其盐水溶性也差,故不易配制成注射液。
• (2) 与金属离子形成不熔螯合物,如:钙离子 • • (3) 两性化合物 酸性基团:酚羟基、烯醇羟基 碱性基团:二甲氨基(制备成盐酸盐供临床应用)
*(4)
四环素类药物在干燥条件下稳定。 但遇光色加深。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不够稳定,或药效显 著降低、或产生毒性(密闭、防潮、避光保存)。
(微循环障碍、紫绀、呼吸浅表)
5. 结构改造 目的—— 去除苦味,增强抗菌活性,长效、降毒。
(1)伯-OH成酯——无苦味(适于儿童服用),具长效。 C15H31COOR(棕榈酸酯):无味氯霉素 丁二酸单酯: 琥泊氯霉素 (277页) (2)强吸电子基——抗菌活性增强。 甲砜基代硝基: 甲砜霉素(278页) (3)减小毒性——无明显改善
3、主要作用:对各种G(+)菌有强抗菌活性。 (透入G(-)菌的浓度明显高于G(+)菌、约100 倍)。
二. 三.
稳定性(270页) 代表药物
红霉素 Erthromycin
结构特征:272页 抗菌成分——红霉素A(即是通常所说的红霉素) 杂 质——红霉素B、红霉素C(271~272页 ),其毒性较大。 作用特点——强抗G(+)菌、易产生耐药(用药不宜超过一周)。 理化性质 :水溶性小(只能口服;与乳糖醛酸成盐供注射用), 在酸介质中不稳定(易被胃酸破坏) 稳 定 性:主要不稳定部位——C-9羰基、C-6羟基 结构改造:成酯——增加稳定性和水溶性(273页) 。 保护C-9羰基、C-6羟基——获得半合成红霉素。 (273~274页)
OH O H2N
O
二. 半合成四环素类
半合成四环素抗菌活性、稳定性、体内吸收等方面均优于 天然四环素。
1. 改造方法:6-去氧( 稳定性) ;6-去甲基(无用) 5α-羟基可保留(稳定性、降低毒性)。
2. 代表药物:
多西霉素 Doxycycline
(强力霉素、6-脱氧土霉素)
作用特点——长效、高效,但消化道反应较大(饭后服)。 口服吸收快而完全、抗菌效力增强2~10倍,特别是 • 对耐药菌仍有效 。是目前最常用的半合成四环素。
2、作用特点
主要抗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速效杀菌剂);可产生耐药(细菌钝化酶) 性;有肾毒性(代谢不失活、原药肾排出)、耳毒性(不可逆耳聋/对‘儿童) 毒性更大)等不良反应。 3. 代表药物:链霉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268~269页)
第一个抗结核药
第四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一. 通 性: 1、结构特征:含脂氨基——呈弱碱性, 内酯、甙——易被水解失效(对酸碱酶不稳定), 甙元 14元环:红霉素(A) 270 页 16元环:螺旋霉素,麦迪霉素, 2、结构改造:分子中的羟基成酯后,可增加稳定性和改善吸收。
•
第六节
氯霉素类抗生素
氯霉素
1 . 结构 • (1)母体、取代基
母体:乙酰胺
O
1 2
Cl Cl OH
羟基甲基
ON O
+
HN
α β
*
OH
*
D-苏式-(-)-N - α-(羟甲基)-β-羟基-对硝苯乙基 -2,2-二氯 乙酰胺
化学名: D -(最下边一个手性碳的构型为分子的构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