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阿司匹林的副作用

阿司匹林的副作用

阿司匹林的副作用
为防治各种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有许多中老年人都需要长期服用阿
司匹林(ASA)。目前,公认低剂量阿司 匹林(75~325毫克/天)具
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但随着阿司匹林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而且
患者多为长期服用,甚至终生应用,其不良反应亦较常见。如 何避
免或降低这些不良反应的影响呢?近日笔者采访了北京友谊医院药
剂科主任药师沈素。 沈素介绍说,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
对胃黏膜的损害, 其损害机制分为局部作用和系统作用两种情况。
先说局部作用。口服阿司匹林后,药物直接接触胃黏膜,它不仅可使
黏膜上皮细胞层完整性丧失,还能分解黏液层, 因此破坏了胃黏膜
屏障。这一方面为胃酸、胃蛋白酶对胃本身的“消化”打开了通道,另
一方面促进H+逆扩散,很快使胃黏膜出现瘀斑、浅表糜烂。这些病
灶可发生隐性出血,但不会出现显性大出血。其次说系统作用。阿司
匹林进入体循环后,由于其对环氧化酶(COX),特别是环氧化酶-1
(COX-1)的抑制,减少 了胃黏膜对合成,导致黏膜保护因素的损
失;同时阿司匹林还能增加脂氧化酶活性,从而增加了具有血管收缩
作用的白三烯,其对中性粒细胞的作用,均影响胃黏膜 的血流。以
上对胃黏膜的不良作用,也使细胞修复能力受损,溃疡边缘的细胞再
生受阻,延迟了消化性溃疡的愈合,因此患者易发生出血、穿孔等溃
疡病的并发症。另外,沈素还指出,低剂量阿司匹林长期应用也可导
致食管、小肠、结直肠的损伤,发生溃疡、出血、肠腔狭窄和穿孔。
但这些方面报道较少。 因此沈素提醒,在不得不服用阿司匹林的时
候,注意以下几点,可以降低其副作用: 1.服用适宜的剂量,选择
正确的服药时间。经大量资料综合分析认为,预防应用阿司匹林的剂
量,每日以50~100毫克(大多推荐每日75毫克)为宜。这样既可达
到最佳的预防作用,又可使药物的毒性反应降到最低。从人体生物钟
来看,早上6点到10点血黏度较高,血压、心率水平也高,是心脑
血管意外的高发时间段,因此,最好在早饭后半小时服药。 2.避免
与其他抗血栓药或致消化性溃疡药合用。 3.老年人胃黏膜对损害因
素的适应能力减退,更易引起胃黏膜损伤,在服用阿司匹林的同时,
可服用预防胃黏膜损伤的药物。 4.选用合适的阿司匹林剂型。长期
服用者,均应选用肠溶衣型或缓释型阿司匹林,这样可减低对胃黏膜
的直接损伤。 5.重视服药者的病史。目前一致认为,过去有消化
道溃疡或出血史者,过去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或阿司匹林时曾发生过
溃疡或出血者,属高危人群,应慎用和禁用阿司匹林。 6.服药前和
服药期间应检查。在
用药前最好先做血液化验,服药期间如有上腹不适,应及时检查或停
药。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
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