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500m3高炉干湿法除尘方案比较
高炉煤气净化有湿法和干法两种工艺,在调研的基础上对此两种工艺在工艺过程、能源介质消耗、工程占地、投资及发电等方面做简要比较。
1.工艺流程对比
1.1干法煤气净化工艺
(1)设计条件及参数
高炉煤气发生量:420000Nm3/h,最大460000Nm3/h。
高炉炉顶压力:正常0.2MPa,设计0.25MPa。
高炉炉顶温度:90℃~250℃。
事故状态炉顶温度(最大):550℃。
荒煤气含尘量:≤20g/Nm3
(2)煤气净化概述
高炉煤气净化采用低压脉冲布袋除尘器,其工艺流程如下:
重力除尘器 → 阀门 布袋除尘器 → 阀门 → TRT → 净煤气总管
气力输灰管道 调压阀组
大灰仓
加湿机
经重力除尘器粗除尘的高炉煤气,从布袋除尘器的进气管进入下 2
部箱体,经气流分布器进行机械分离后,大颗粒粉尘被分离直接进入灰斗,较细的粉尘均匀进入箱体中部而吸附在布袋外表面形成“尘饼”,在“尘饼”及布袋的共同作用下,使煤气中的含尘浓度降到5mg/Nm3以下,从箱体上部排入煤气出气管,进入TRT或调压阀组系统。
煤气净化布袋除尘器主要有箱体、中间灰斗、进出风管、喷吹装置、滤袋装置、防闭塞装置、泄爆装置、气力输灰系统等组成。
布袋脉冲清灰系统:每个除尘器箱体配有16个脉冲阀,脉冲阀的开关有PLC控制。箱体需清灰时,首先关闭箱体进、出口管上的电动蝶阀、电动眼镜阀,由PLC控制16个脉冲阀的喷吹,喷氮时间为0.1~0.2s(时间可调),相邻两个脉冲阀喷氮时间间隔6s(时间可调),16个脉冲阀依次喷吹完毕,打开进、出口管上的眼镜阀、蝶阀,箱体重新进入正常状态。相邻两个箱体清灰时间间隔为10s(时间可调),14个箱体依次吹完。生产运行时由PLC控制自动清灰,或由箱体进、出口总管煤气压差控制清灰(实际压差≥5kpa即自动清灰)。
卸输灰系统:采用气力输灰,卸输灰工艺流程为除尘器筒体 →气动卸灰球阀 → 气力输灰装置 → 大灰仓 → 加湿机 → 运灰车。气力输灰装置采用正压浓相输送,输灰介质采用氮气,每个筒体下设1个0.5m3仓泵,氮气通过进气组件,渗透到仓泵内部与物料混合,使物料成流态化状态输送,每个仓泵为1个输送单元(共14个),输送单元接入输灰总管组成流态化气力除灰系统,将仓泵收集的飞灰送至大灰仓,输灰系统间断运行,大灰仓容积100m3,大灰仓顶部设脉冲布袋除尘器,脉冲气源为氮气,储灰仓设置高、低料位检测及报 3
警,输灰氮气经布袋除尘后放散至大气中。为便于卸灰,大灰仓锥体上设置氮气炮,并设仓壁振动器,每个氮气炮上设置两个脉冲阀。氮气炮可在现场和控制室的PLC上控制。输灰管道采用20#无缝钢管,弯头内衬耐磨陶瓷材料,管道弯曲半径不小于10倍管道直径,管道具有防堵功能,同时输送管上设置事故排堵阀。气力输灰系统能实现自动、远操、就地控制。
温度控制系统:高炉正常运行时,进入布袋除尘器的煤气温度为90℃~250℃。高炉非正常运行时,煤气温度能达到550℃或小于90℃,煤气温度过高,进入除尘器时能烧坏布袋,温度过低时煤气可能结露造成布袋除尘及清灰困难。为防止煤气结露,除尘器箱体及中间灰斗用硅酸铝纤维毡作保温层,同时用蒸汽保温。当高炉煤气高于250℃时,对高温煤气采用炉顶喷雾水的处理方式,使高炉的高温煤气降至煤气净化系统可以处理的范围内。当高温煤气经喷雾降温处理后仍不能满足除尘器的要求,对高温煤气进行炉顶放散。当高炉煤气低于90℃时,对低温煤气进行炉顶放散。
PLC控制及仪表检测系统:重力除尘器出口煤气温度、压力检测,温度低于90℃及高于250℃报警;净煤气出口总管温度、压力、流量检测;除尘器每个箱体的进出口压差检测;氮气总管压力、流量检测;氮气减压阀后压力检测及调节;净煤气总、支管出口粉尘浓度检测;压缩空气压力、流量检测;蒸汽压力、温度、流量检测;除尘器每个箱体温度(在卸灰阀上部1.5米处设温度计)检测;除尘器每个箱体料位检测;仓泵料位检测,大灰仓高、低料位检测及报警;煤气净化系统包括气力输灰各运转设备(除电动葫芦、加湿机外)由PLC集中控制,另设现场手动操作箱。加湿机卸灰处各设1套固定式CO煤气报警仪。要求以上各检测点远传至控制室显示。 4
布袋检漏系统:设有布袋破损检测,在净煤气总管上设有1台煤气自动在线检漏仪,在每个箱体出口管上分别设有煤气自动在线检漏和人工取样检测点。
(3)主要设备选型
A.布袋除尘器(见下表)
序号 项 目 技 术 参 数
1 设备名称 布袋除尘器
2 煤气发生量 平均420000Nm3/h,最大460000Nm3/h
3 过滤面积 16247m2
4 过滤风速(压力按0.2MPa,流量按460000Nm3/h,温度按250℃) 正常过滤时 0.3m/min
一室清灰时 0.33m/min
一室清灰一室检修时 0.35m/min
5 进气温度 正常<260℃(事故<320℃不超过30分钟)
6 炉顶煤气压力 0.2MPa,设计0.25MPa
7 泄爆压力 0.3MPa
8 荒煤气含尘量 ≤20g/Nm3
9 净煤气含尘量 <5mg/Nm3
10 阻力损失 ≤1800Pa
11 筒体直径 5200mm
12 分室数量 14个
13 滤袋数量 4620条
14 每室数量 330
15 滤袋规格 Ф160×7000
16 滤袋材质 氟美斯9806 800g/m2
17 脉冲阀数量 224个 5
序号 项 目 技 术 参 数
18 清灰氮气压力、耗量
(间断使用) 0.35~0.4MPa ,9.6~12m3/min
19 输灰氮气压力、耗量
(间断使用) 0.3 MPa ,8.5m3/min
20 蒸气用量(间断使用) 1000Kg/h(最大)
21 压缩空气(间断使用) 0.6MPa,5m3/min
22 设备数量 1套
B.储罐
系统设10m3氮气罐2个
C.气力输灰装置
14个仓泵,设计压力0.7MPa,工作压力 0.3MPa(最高压力),容积V=0.5m3,内设料位计。
技术参数:
序号 参数名称 输送系统
1 平均料气比(kg/kg) >40
2 一个仓泵系统设计出力(t/h) 10
3 输送压力(MPa) ≤0.3
4 输送起始速度(m/s) 7
5 输送末端速度(m/s)
12
6 尖峰耗气量(m3/min) 8.5
7 吨米气耗量(Nm3/t.m) 0.005
一个仓泵系统运行时间如下:
单元 输送出力(t/h) 输送罐容积(m3) 每次输送灰量(t) 每次输送时间(min) 输送次数(次/h)
单元 10 0.5 1.25 7.5 8
6
(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项 目 技术参数
1 处理煤气量 平均420000Nm3/h,最大460000Nm3/h
2 荒煤气含尘量 ≤20g/ Nm3
3 净煤气含尘量 <5mg/ Nm3
4 输灰氮气耗量 压力:0.3MPa,最大8.5m3/min,
清灰氮气耗量 压力:0.35~0.4MPa,9.6~12 m3/min
5 压缩空气耗量 5Nm3/min,间断使用,压力:0.6MPa
6 蒸汽耗量 1000Kg/h(最大),压力:0.4MPa,温度170℃
7 水耗量 加湿机:10~20m3/h,间断使用,压力:0.3~0.6MPa
(5) 占地
除尘器本体24m×45.5m,储灰仓9m×6.5m,发电厂占地40×40m,合计用地2750m2。
7
煤气净化除尘器综合工程估算表(不包括基础)
序 号 名 称 规 格 型 号 总价(万元) 备 注
一、主体部分 873
二、气力输灰系统 272
三、储灰仓 36
四、阀门系统 305
五、除尘器本体管路、系统钢结构框架、支撑、爬梯、平台 920
六、 电控系统 1套 220
七、 线缆、桥架 1套 110
八、 运费 18
九、 安装费 100
合计 2854
8
1.2湿法除尘工艺
(1)工艺流程
一般高炉湿法除尘工艺流程图如下:
1)快速冷却塔(蒸喷塔)
内部设有多层喷头,高炉煤气高进低出,与塔内各层喷头喷出的细水滴相接触,捕集煤气中灰尘,冷却煤气。
2)RD型文式管(精除尘)
高炉煤气由蒸喷塔而下通过文式管收缩段及RD可调喉口缝隙时,流速增大形成湍流运动状态,与水箱喷入的水滴充分接触,达到捕集灰尘的效果。
3)灰泥捕集器
4)排水处理系统
洗涤塔下部设置2支高低位连通管道,根据连通器原理,利用PID调节系统,控制排水蝶阀,保证洗涤塔液位高度封存煤气。
5)水处理
高炉煤气采用湿法除尘,需循环水量1050m3/h,供水压力0.4Mpa,供水温度35℃,回水温度45℃。水处理工艺如下图示:
高炉煤气 重力除尘器 快速冷却塔 RD型文式管
灰泥补集器 减压阀组 脱水器 净煤气管网
TRT 污水处理 9
煤气洗涤水
沉淀池
热水池 提升泵 冷却塔
冷水池
污泥池
污泥脱水 加压泵
用户
(2)湿法除尘工艺技术指标
以2500m3高炉为例,煤气发生量420000 m3/h,湿法除尘工艺主要技术指标:
1)动力消耗:
循环水量:1050 m3/h,新水消耗量8.4m3/h。
2)TRT发电量:
2500m3高炉湿法除尘TRT发电量约7500 kW/h,比干法少发电量43%左右。
3)系统占地面积
包括煤气洗涤系统、TRT发电系统占地面积2500m2。
4)煤气质量
含尘量,mg/m3 ≤10
含水量,g/m3 25
煤气温度℃ 45~60
压力损失KPa 20~35
5)投资估算
洗涤塔(包括填料、配套仪表等) 约300万元。
钢制斜板沉淀池一座:25X10米(240万)
污泥脱水间一座:15X8米(双层)3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