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男权社会黯然失色的女性(1)

男权社会黯然失色的女性(1)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1——3)》课程论文 男权社会中黯然失色的女性 ——浅析《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 摘要:在陈忠实的《白鹿原》中,作者着重描述的那个社会是个典型的男权主义社会。在那个以男性为尊的社会,女性的命运必定是不被关注的,女性的世界显然是黯然失色的。田小娥因不甘屈辱的境地,惨死于公公之手;聪慧果敢的年轻女革命家白灵却被毕政委以清除“叛徒”的名义残忍的坑杀;卢兆鹏媳妇在理与欲的矛盾挣扎中走向疯狂,终被父亲毒死。还有那些一生为丈夫而活,死守传统礼教的女人们,都完全被笼罩在男权主义的阴影之下。本文将通过分析《白鹿原》中的几位女性形象展现男权社会中黯然失色的女性的悲剧命运。 关键词:《白鹿原》;男权主义;女性形象;悲惨的命运; 一、男性的欲望由女性买单——田小娥的悲哀 在《白鹿原》中,田小娥是一个颠覆了女性传统的典型形象。虽然作者并没有对田小娥的外表进行详细的描述,但我们可以想象得到田小娥是一个美艳动人,有着丰乳肥臀的“性感尤物”。可以说,她的形象最能激起男人的欲望。然而她的命运却是悲惨的。先是被郭举人纳为妾负责“泡枣工作”,紧接着和黑娃厮混,本以为被黑娃带回原上,可以过着一种她所向往的男耕女织的生活,然而,回到原上却不被人们接纳,在黑娃逃亡的岁月里,她为自保而成了封建家族制最崇尚的人物之一——鹿子霖的情妇。在鹿子霖的授意下,她成功的勾引白孝文,使其身败名裂之后,她更加麻木了,这也最终导致了她悲惨的结局。她一直尊敬的尽管从未承认她为儿媳的公公鹿三深夜来到她的小屋,一刀刺进她的心房,她叫“大”叫得让人很是心疼。 田小娥是这个原上第一个牺牲的如此惨烈的女性。她之所以最后沦为性工具,在于她的愚昧,更在于男权主义社会那些根深蒂固的荒谬逻辑:男人不必为自己的欲望负责任,不必为自己的荒唐行为负责任,要为其负责任的是男人在荒唐中所消费的对象物。白孝文的堕落是因为“早晚都泡在小娥的窑洞里,两人 吃饱了抽大烟,过瘾了就在炕上玩开心” [1] 。原上的人们纷纷指责是小娥祸害了孝文,却不能理性的看待“一个巴掌拍不响”的事实。 而作品后半部分中,作者将小娥装扮成一个为白鹿原带来大瘟疫的厉鬼,也是作者在反思男权主义社会,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女性对男权社会的反抗。 总的来说,田小娥的一生都是悲哀的,她的一生都背负着罪孽,尽管她的本质不坏,但在男权社会的压迫和摧残之下,她逐渐成了男人眼中的“荡妇、淫妇”,而其最后被砖塔镇住,也说明其反抗终究是会失败的。 二、具有强烈独立意识的白鹿原精灵——白灵 在《白鹿原》这部以男性为主体的叙事文学作品中,最健康、最正面也最光彩照人的形象莫过于白灵了。她是一位完美的女性:美丽、智慧、开朗、独立。 她是白家幺女,她的降生是顺应了父母意愿的,所以她得以在父亲特别的慈 爱和关怀下成长,但这幸福仅缘于她当时是个“女孩儿”。如果她永远只是个“女孩儿”,永远在父权的庇护下生存,不长大,那么她的命运也许会是一出喜剧。她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而且由于父母给她最宽松的发展空间,使她过早地被赋予了独立于父母意志之外的成熟女性品质,被赋予独立于男性意志之外的女性主体性,开始以自己的方式试图与整个男权社会秩序抗衡。白灵这个极具个性的女人,在征服外部环境和追求自身幸福两方面,都表现出摆脱男性为主思维的自主品格。她在革命和追求进步方面甚至比同一阵营的男人表现的更为果敢,虽然她是因一个爱情游戏——抛掷铜元而开始投身革命的,然而,一旦投身革命,她就坚定不移的走下去,而且成为其中的佼佼者。在对爱情的选择上,她没有听父母的命令,完全由自己作主,尤其是与兆鹏假扮夫妻后,她发现自己已经完全被这个革命战友所吸引。于是,她主动说:“咱们做真夫妻啊,兆鹏哥!”“我们做一天真夫妻,我也不亏。”[2]虽然直到今天,她在爱情上如此主动的表白仍不为大多数人接受,但试问,有哪个人,尤其是女人,不佩服她的勇气呢?因为白灵懂得放下所谓的矜持去抓住爱情。可以说,白灵的行为是对封建礼教控诉的最强音,她取得了在平等意义上尊重女性生命的最高成就。她勇敢的向男权社会秩序发起挑战,有力的撼动了男权至上的基石,使高高在上一直以来居于统治地位的 男权主义惶恐不安。但无奈,她的力量太单薄了,她的行为对于男权社会的统治者来说,太过极端,所以他们生生的将她的反抗火焰掐灭了。最让人觉得可悲而又可笑的是,一心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她,却死在了“自己人”手中。不管是误杀,还是故意,她的无辜牺牲都说明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不成熟,这也是现在我们仍要关注的问题。 男权主义在中国“屹立不倒”的地位,造成了中国共产党男性党员多于女性党员的事实。那么,在中共高层中占绝对优势的男性们,怎样才能使党内乃至整个社会不再上演类似白灵的惨剧呢?多给予女性党员一些关爱和关怀是非常必要的。如今,女性和男性身处相同的教育环境,他们的知识水平不相上下,所以女性的能力不容小视,不要再试图把女性当成一个被统治阶级了。 三、贞节贤淑的妇女——男人的恋母情结 在现在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男人的压力越来越大,于是就希望女性能够给予他母亲般的抚慰和关怀。从某个角度看,这也是一种恋母情结。 《白鹿原》中就有几个男人有这种情结。白鹿原上的精神领袖朱先生自涝池见着朱白氏的第一眼起就断定“即使自己走到人生的半路猝然死亡,这个女人完全能够持节守志,撑立门户,抚养儿女„„”而朱白氏果然没有辜负丈夫的期望,年过半百之后“眼睛周围布满了细密的皱纹,愈见深沉愈见刚正,愈见慈爱了„„”[3]其实男性是根据自己的需求而不是根据女性的自由发展而塑造女性榜样的,从这个层面上说,男性是很自私的。 白嘉轩的第七任妻子吴仙草一辈子依从着丈夫,破除白鹿原那个恐怖的传说,为白家不断的续香火,为白家做着男权社会中为女人规定的一切事务。她一辈子兢兢业业,毫无怨言,对什么都无所求,她只希望她的男人允许她依靠着他,并且一直依靠着。她与朱白氏有着相同坚韧的性格,作为她和白嘉轩共同的儿子孝文,犯了错以后,白嘉轩也没有和她商量,就将儿子赶出了家门,她都承受了。 在她放弃发言权的过程中,白嘉轩慢慢的忽视了她首先是个人,具备自己意识的特征。逐渐把她当成其灵魂自由栖息的精神家园。当仙草染上了瘟疫,将不久于人世时,“白嘉轩僵硬的身躯颤抖了一下,跌跌撞撞的从庭院的砖地上奔过来,踩着绿色的秽物差点滑倒,双手抓住仙草的胳膊呜哇一声哭了。仙草自进这个屋院以来,还没见到丈夫单独面对她伤心伤情的哭泣,这是头一回,她大为感动。白嘉轩只哭了一声,就嘎然而止,肿起脸像个孩子一样可怜的问:‘啊呀天呀,你走了丢下我咋活呀......’仙草反倒温柔的笑笑说:‘我说了我先走好。我走了就替下你了,这样子才好。’”[4]男性文化塑造这类妇女形象时,过分强调女性的母性职责。其一表现为白鹿原上的男人对女人的最高赞赏,就是认为她与自己的母亲一样,这就是男性的恋母情结,其最好证明为:朱先生在即将离开人世时,紧紧瞅着朱白氏的眼睛叫了一声,“妈——”朱白氏身子一颤,真如慈母似的盯着如孩子般的丈夫。由于男人的恋母情结,使女人也经常不自觉的把男人当成她的小孩看,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抚慰。其二就是男性把女人生孩子当成是女人的本分。当仙草看见丈夫在她生白灵时,第一次给她烧水端水竟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这是女人的悲哀,但这悲哀是男权主义强加的。男权主义社会中,男人说什么就是什么,久而久之,女人就只有听的份。男人认为女人就是生养孩子的,这其实是以母性去掩盖了并且人为的剥夺了女性作为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其他方面的需求。 不仅如此,男权主义虽然在表面上将女性榜样定义为贤良淑德,但在他们的内心里却觉得这种女人太过乖巧而乏味无趣,他们反而喜欢像小娥那样野性风骚的女人,因为这种女人能激起他们更强的征服欲。他们占有女人只是为了享受征服占有的过程,满足他们的征服欲。女人就是被这样一个有着畸形心理的群体束缚在家,从一个明艳的少女熬成了黄脸婆。现实生活中,这种例子更是不胜枚举。一个女人一辈子都在家里操劳,做家务、带孩子,可熬到四十多岁时,由于容颜的老去,而被丈夫无情的抛弃,社会上一直存在着这样一群人,她们离婚后,在温饱线附近拼命的挣扎,然而却没有人,没有权威机构去关注她们。比《白鹿原》中更可悲的是女人们终于明白:不是年龄越大,男人对你的恋母情结就越强烈,男人的恋母情结是会转移的。 四、性需求中的牺牲者——鹿家大儿媳 在白鹿原上最无辜的女性形象非鹿家大儿媳莫属。一个连名字也不曾留下的女人(我一直不解的是:作者为什么连个名字都不给她,是笔误,还是为了更发人深思的震撼?)。虽然她是原上名医冷先生的大女儿,嫁入了门当户对的鹿家,并成为长房媳妇,怎料鹿兆鹏这个接受了新式思想的革命者决意要和封建的一切制度划清界限,包括包办婚姻。除了公公的三个巴掌打出来的新婚之夜,她就再也没有见着自己的丈夫。痞子蔡曾经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你来自云南元谋,我来自北京周口,我拉着你毛茸茸的手,爱情让我们直立行走。”在人类生活中,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鹿家大儿媳身在一个正值青春的花季,有着对幸福的向往,对爱情的渴求,却被残酷的拒在美妙的爱情世界之外,情感世界一片荒芜,苍白冷寂。她也是个女人,她也有着对性的渴求,然而丈夫却不在身边,她接受的是传统的儒家思想,她不会像田小娥那样,和别的男人干苟且之事,但她还是不自觉的出现了对小叔子、黑娃、公公的性幻想。这些性幻想是不能启齿的,有时她甚至觉得自己很肮脏,但更多的时候还是对性的渴求,就是这样一种矛盾的心理,使她大脑中的意识彻底错乱了。一个洋溢着青春活力和生命活力的女人被“性”彻底逼疯了。然而她的父亲冷先生根本不追问女儿发疯的原因,就下药将她毒哑,她万念俱灰,日渐消瘦,最终还是死了。可以说她的丈夫、她的公公以及她的父亲三个站在同一战壕的男权主义者将她逼死了。他们先是残酷的剥夺了她追求爱和幸福的权利,而后又强制性的并且及时的将她那些“伤风败俗”的语言淹没,以挽回他们男性的面子。同时也说明,在男权社会中,女人生来就是由男性统治的,她们所应遵守的是“三从四德”。男人从来就没有对女人的生理需求和精神需求给予半点关注,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女性悲苦甚至凄惨的命运。 综观整部《白鹿原》,强烈的男权意识制约着女性的生命价值,就这样,她们永远被套上了悲剧的命运,在漫长的男权统治历史中,女性总是作为男性的附属物而存在,使女性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中沉浮。一方面,在男性们极力推崇的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女性变得更加温顺,他们却批判女性的精神贫乏;另一方面,当女性提出追求人性,创造人生时,他们又无情的予以压制。因此,在现在这个仍由男性占主导的社会中,女性应该更懂得独立、自强,应该具备像白灵那样的反抗精神,这样,我们的世界才不会黯然失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