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二外日语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

高校二外日语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

2010年1月 第29卷第1期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Jan.2O10 

Vo1.29 No.1 

高校二外日语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 井焕茹 (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哈尔滨150080) 

摘要:在众多的第二外语选择中,很多人都把日语作为首选。而高校二外日语的教学现状尚有许多不足之 处。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其中穿插与日语及日本有关的社会文化知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采用 多种刺激方式融合的手段,促进日语学习。 关键词:日语;现状;教学模式;对策 中图分类号:H36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0)01—0158—03 

高校二外日语是外语专业特别是英语专业第二外 语必修语种之一,也是理工科学生学习第二外语的首 选。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竞争激烈的社会对人才 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外语专业的学生除了要 精通专业外语之外,还要努力提高第二外语水平,以适 应社会对“双语”及“多语”人才的需求。而第二外语 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众 多的第二外语选择中,很多人都把日语作为第二外语 的首选。对于高校二外日语教学的目标,就是培养学 生运用13语知识及技能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探索 提高高校二外日语教学具有现实的意义和可行性。 一、二外日语的学习现状 二外日语的学习正在掀起新的高潮。随着就业竞 争力的日益严峻,为了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很多高 校不仅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了二外日语,也根据学 生的实际需求,为有些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开设了二外 日语课程。如计算机专业、软件专业、材料专业等。除 此之外,日语业余辅导班的招生也是异常火暴。在新 的就业形势的推动下,学习日语的高潮正在全国掀起。 另外,高校学生掀起的考研热也直接带动了--- ̄b日语 的学习高潮。如何将二外日语教学与考研相结合,也 将是教学改革研究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二外日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学习者自身的情况及日语语言特点,导致 客观上缺少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大多数学生学习日语的初始目的是多学习一门外 语就多掌握一种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因而在初始 阶段学习热情非常高。但由于学习者自身的情况及日 语语言的特点,学习日语存在着各种客观的困难…。 对于本科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已经有了多年的英 语学习经验,在学习英语时更多需要的是理解,记忆量 很小;而二外日语都是零起点的,特别是在初级阶段, 学生必须积累一定的初级句型,因此需要记忆背诵的 东西很多。并且由于他们在学习日语时很容易受英语 思维的影响,学习日语就增加了很多困难。因此,随着 学习的深入,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逐渐减弱,加上没 有过级要求,学习压力不大,学习的兴趣也就逐渐减 退。对于研究生来说,虽然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日语 基础,但是已经没有了考试的压力,因此学习日语的动 力也就减少了很多,甚至有些已参加工作的研究生认 为学习二外日语对自己已经没有用了,再加上研究生 更注重自主学习,课时有限,因而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2.教学任务与课时比例不协调,使教师在教学改 革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据了解,大多数高校日语二外的课时都是每周四 学时。以新版的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 (上)为例,每一课是由“基本课文、语法讲解、表达及 词语讲解、应用课文、练习及生词表”六个部分组成。 例如第1 1课心】,大多数高校平均每周的教学任务是一 课。在这有限的四学时,要完成以上环节几乎没有剩 

收稿日期:2009一l0一l5 基金项目:哈尔滨理工大学20o9年校级教育教学研究立项课题重点资助项目阶段研究成果(科技编号:P20090084) 作者简介:井焕茹(1979一),女,陕西富平人,讲师,硕士,从事日语语言文学研究。 

・--——158---—— 余时间。由于学生学习日语的熟练程度的限制,利用 仅有的很短的剩余时间,要实现口语交流及文化学习 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因此,尽管教授 ̄-J'b日语的教 师已经在教学模式上作了大量的研究和改革试验,但 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J'b日语教学依然摆脱不了传 统的教学模式。为了赶教学进度,大多数老师依然在 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讲解一翻译”这种以教师为 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的单一被动型教学手段。偏重语 言现象的学习而忽略了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 力,从而导致学生尽管掌握了大量词汇及语法读解技 能,但是交际能力差,只会几句简单问候语等实际运用 能力低下的现象。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 学生的需求。另外,教材内容不够新颖,缺少新鲜感也 是存在的问题之一。 三、教学改进策略 1.将英日比较应用于--J'b日语教学中 由于英语是我国所有中学、大学的必修课,因此学 生大都对英语的特点比较理解。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日 语教学,如果方法得当,已有的英语基础将有助于日语 的学习,成为学习日语的桥梁。反之,也有可能成为学 习日语的障碍。 语言学常把语言分为“曲折语”、“黏着语”、“孤立 语”和“多式综合语”。日语属于黏着语,句法单位之 间的句法关系要根据黏附在实词后面的虚词来确定。 而英语属于曲折语,句子的语法关系体现在动词丰富 多样的变化上。由于属于不同的语系,必然在语序、时 态、体等方面存在着相异之处。同时,又有着相同之 处。例如:英语与日语中都存在代词,相同之处在于都 可以做主语、宾语、定语等。然而英语中代词又分为主 格(做主语)和宾格(做宾语);而在日语中,人称代词 既可以做主语,也可以做宾语。在语序方面,英语语法 结构比较严密,一般必须有主语,主要依靠语序开表达 语义;而日语句子中的主要成分依靠助词来表示,要靠 词尾构成句法结构,语序是无关紧要的。通过对比,有 助于我们对英语与日语语法的理解和掌握,为-J'b日 语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另外,在学习日语语音方面,也可以通过与英语语 音的对比,帮助学习者正确地发音。例如,日语中有些 假名的发音几乎和英语是相同的,例如“南、<、世 ……”等等在英语中都有与之相同的发音,通过对比可 以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掌握他们的发音方法,同时还 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减少初学阶段的枯燥感。 有些则可以通过比较来感受发音方法。如最典型的 “ ”,既不发英语中的[hu],也不发[fu],而是H形介 于这两个音之间,通过说明可以让学习者更加直接地 感受发音部位,从而更加准确地掌握日语的发音方 法 引。 2.在教学中穿插与日语、日本有关的社会文化知 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每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民族 精神都在语言中所体现。在教学中,适度导人日本文 化背景知识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日语的热情,还可以帮 助学生扩展知识,提高他们熟练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 能力,这样对高校学生掌握和运用好日语是非常有帮 助的。在教学中适时地介绍一些风土人情、历史与人 文现象、奇闻趣事等,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而且事实证明,对日本文化了解得越多,日语的使用就 越准确,阅读能力就越强,与日本人的交流也就越顺 利。例如,单纯的词汇讲解是很枯燥无味的,如果在教 授词 [时能把与某些词汇有关的日本文化、社会现象、 风俗人情等联系起来进行教学,不仅能使学生领会到 看似枯燥的词汇背后的趣味性,又能让学生逐步地拓 宽自己的视野,了解日本,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日语的兴 趣。同时也能让学生对日本文化及各种社会现象进行 很好的审视。比如:花兄(赏樱花)、意陈族(坐冷板凳 的人)、歌舞伎(歌舞伎)等 ]。 3.合理安排教学节奏,课堂形式多样化,充分调 动学生的积极性 据调查,一节课45分钟里学生精神最集中,思想 最活跃的时间只有15~20分钟。因此,调动学生的积 极性,使学生保持持续的学习愿望是至关重要的。在 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 使教学节奏有快有慢,难易交替,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 生的积极性。同时要灵活组织课堂教学,并采用形式 多样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从 而达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上还可以插播一 些日文歌曲、日语戏剧短片等不仅能缓解枯燥的学习 气氛,还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 另外,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经常采取动 态性练习,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注 重听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大量 的听说训练,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口语表达能力,还可以 锻炼学生的胆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因为二 外日语的课时非常有限,所以教师还应该适当鼓励学 生课外自主学习,这样效果会更好。 4.尽可能多地利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 段 教学中尽可能多地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通过 播放经典日剧、短片等形式让学生更加切身地感受日 语语境,了解日本的风土人情、思维方式、人际关系等 

一】59— 等。另外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等,给学生提供一些与 日本及日语有关的网站,以便学生能获取Et本的最新 信息,了解日本当前的最新形式。采用多种刺激方式 融合的手段,促进日语学习。 二外日语教学是一项长期性的复杂的工作,现在 已有的各种教学法在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 的作用,但我们不能因此说已经非常完备。所以,-- ̄'b 日语教学需要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进行摸索和探 求,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要进行切合实际的分析及了 解,采用不同的教育理念及教学方式、教学目标等,以 提高二外日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总之,要提高高校二外日语教学水平,首先,教师 应该掌握丰富的异国文化知识。作为日语教师必须不 断提高自身的语言水平,同时,还要深入了解和钻研日 本的历史文化,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胸有成竹,学生 也将乐趣无穷并受益匪浅。在教学中还应该深入了解 学生,发掘他们的潜力并给予鼓励,从而增强学生的自 信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学习,这样才能更加积极主动 地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婉莹.大学非专业学生日语学习动机类型与动机强度 的定量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3):38—42. [2]光村图书出版株式会社.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 (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34—143. [3]朱棠.二外13语教学法探究[J].宁夏大学学报,2009, (3):103—107. [4]久保田奄子.日本箫教育;二挡c于否批判教育,批判的就 办害墨教育[J].世界 日本嚣教育,1996,(10):35— 48. 

Current State of Japanese Teaching as A Second Language in University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JING Huan—ru (The Institute of foreign Language in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arbin 150080,Chin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