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美体育产业对比分析报告
2017年1月
目录
一、美国体育消费市场繁荣,中国体育服务业发展落后 (6)
1、美国体育产业规模庞大,远超中国,是世界体育消费的火车头 (6)
2、中国体育产业结构失衡,以体育用品制造为主,主体产业——体育服务业发展滞后 (7)
二、美国体育经历百年商业化历程,中国体育尚处于产业化转换初期 (9)
1、美国体育产业早在19世纪初就开始了商业化进程 (9)
2、中国体育过去行政化色彩浓重,目前正处刚步入产业化的初期 (10)
三、对比中美体育服务业,掘金五大细分市场 (12)
1、体育赛事 (12)
2、体育中介 (13)
(1)世界最大的体育经纪公司CAA (14)
(2)全球体育营销巨头IMG (15)
3、体育传媒 (18)
(1)EPSN vs.乐视体育 (20)
4、健身休闲 (23)
5、场馆运营 (25)
(1)中国体育场馆的标杆:北京五棵松体育馆 (28)
四、总结 (30)
1、中体产业 (32)
2、道博股份 (32)
3、华录百纳 (32)
4、奥拓电子 (33)
5、雷曼股份 (33)
6、莱茵体育 (33)
7、互动娱乐 (34)
从兴起到繁荣,诞生了全球商业化程度最高的四大职业体育联赛和全球领先的大型跨国体育管理公司。
中国体育在政策、资本和消费需求的驱动下,正迎来黄金时代,各细分领域均有望诞生市值百亿、甚至千亿级别的公司。
我们推出本篇中美体育产业对比研究,重现美国体育商业变现路径,观中国体育之大国崛起。
美国体育经历百年商业化历程,中国体育尚处于产业化转换初期。
美国职业体育19世纪初就开始商业化进程,二战后步入快车道,以职业体育和健身休闲为驱动,体育衍生产业专业化发展。
第一个职业体育联盟是1871年成立的国家棒球协会,1875年改名为全美棒球联盟,联盟制订了各项规则,并开发联赛市场。
这种体制很快推广到篮球、橄榄球、冰球等项目,最终形成了NFL、MLB、NBA、NHL等美国四大职业体育联赛。
中国1994年才推出首个职业联赛(甲A),但直到2005年才成立中超联赛公司。
2014年国务院出台的46号文拉开了体育产业化发展的序幕,各路资本争相介入,中国体育产业迎来十年黄金发展期。
对比中美体育服务业,五大细分市场尚待掘金。
1)体育赛事:美国职业体育2014年共创造收入369亿美元,其中四大联盟(NFL、MLB、NBA、NHL)获得收入260亿美元(占比71%),剩下的109亿美元来自于美国足球大联盟、大学生体育协会等。
福布斯估计,NFL在2014年取得了96亿美元收入,是英超联赛的两倍之多,主要来源包括电视转播(60-70亿美元)、门票销售(10亿美元左右)、赞助及合作伙伴和授权产品销售(20-30亿美元)等。
中超联赛预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