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行业分析篇一:中国中药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中药行业分析报告 下载该文档 文档格式PDF 更新时间2007-08-01 下载次数0 点击次数1 文档基本属性 文档语言 文档格式 pdf 文档作者 suomarja 关键词 主题 备注 点击这里显示更多文档属性 经理 单位 分类 创建时间 上次保存者 penttI_t 修订次数 6 编辑时间 文档创建者 修订 加密标识 幻灯片 9 段落数 44 字节数 357491 备注 0 演示格式 A4-paperi (210 x 297 mm) 上次保存时间 中国中药行业分析报告(2003 年 1 季度)出版日期: 2003 年 6 月 编写说明强势: 我国药用资源丰富, 是世界上最大的药材生产国; 中药的无毒副反应, 无耐药性引起许多国家重视;国家逐步加大经费投入,政策扶持. 弱势:我国中药加工程度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有些产品无法定量, 定性,难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我国在中药种植,生产,有效成分测定,毒 理药效检测,质量检测,包装贮存等方面尚缺乏统一的标准;企业设备陈旧,缺 乏既懂中药专业技术又懂 GMP 的人才. 机会:非典为中药提供了一个走向世界的机会;人们对天然药物的热衷,为 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战略性契机;世界知名制药企业在我国设厂,中药产业已 被国外厂商一致看好;各国政府将传统医药的管理逐渐纳入法制化轨道. 风险:我国中药的出口正面对着国际市场上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市场的空间 正在被蚕食.版权: 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 北京联合经研投资咨询有限公司1TEL: (010) 68558557 FAX: (010) 68558370中国行业分析报告----中药行业目录I 2003 年中药行业运行趋势分析................................... 2一,2003 年中药走势预测 ........................................2 二,2003 年中医药工作要点 ......................................3 三,部分药品出口走势分 析 ......................................7II 我国中药态势分析 ........................................... 12一,我国中药行业优势分析 .....................................13 二,我国中药行业劣势分析 .....................................14 三,我国中药行业机会分析 .....................................15 四,我国中药行业风险分析 .....................................16III 我国中药市场区域格局分析.................................. 18一,市场细分 .................................................18 二,目标市场选择 .............................................19 三,市场定位 .................................................20IV 企业分析 ................................................... 22一,同仁堂,天士力缘成为中药领头羊 ...........................22 二,三金药业集团抓住机遇谋发展 ...............................23V 重庆市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探析 .................................. 26一,重庆市发展中药材产业化的优势与不利因素 ...................26 二,中药材产业化的内涵,指导思想和基础建设原则 ...............29 三,中药材基地建设模式选择 ...................................31版权: 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 北京联合经研投资咨询有限公司2TEL: (010) 68558557 FAX: (010)68558370中国行业分析报告----中药行业I2003 年中药行业运行趋势分析在现代经济中,信心和预期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新世纪之初的中国 经济以蓬勃的生机,辉煌的成就昭告世人.作为国民经济组成部分的医药行业, 在经济运行的质和量上,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中药工业是医药行业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如果说去年上半年我们还在为中 药工业发展趋缓而忧心忡忡,那么到了年终岁尾之时,我们欣喜地看到中药工业 在经受了内外市场的严峻考验后正在调整中稳步前进. 一,2003 年中药走势预测 基于去年中药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对 2003 年宏观经济形势,行业经济形势的 分析,预计今年中药工业发展将有可能出现以下几点表现: (一)总体经济运行难以从根本上改善低速增长的态势 预计今年,在全国医药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总体格局中,中药工业 各项生产,效益指标仍将保持低速而平稳增长的基调,但经过结构调整和科技进 步的推动,增长幅度会在去年的基础上有一定提高. (二)市场运营绩效会有一定改善 在经历了去年严峻的市场考验后,中药企业在市场开发和营销运作方面更加 在新的一年里, 广大中药企业将会根据新的市场形势, 加强市场开拓力度, 成熟. 努力降低销售成本.政府和协会将加强一系列改革措施的规范化和透明化,加强 信息指导,使企业在有所净化的市场环境中取得较好的经营业绩. (三)科技创新引导中药现代化,产业化步伐将逐步加快 政府出台的加快中药现代化,促进产业升级的一系列倾斜性政策将会释放出 积极效应,中药科技化的步伐会明显加快.在政府,企业,科研单位,以及社会 各界的齐心推动下,无论在创新中药研发水平上,还是新产品开发,质量标准体 系建设等方面都会取得新的进展. (四)企业组织结构将会出现较大改观 随着中药行业盈利性较好的产业特征的进一步表现,将会受到更多投资者的版权: 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 北京联合经研投资咨询有限公司2TEL: (010) 68558557 FAX: (010)68558370中国行业分析报告----中药行业青睐;同时由于中药行业排头兵企业的带动,中药行业的兼并,收购将继续"热 度"不减.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较好产品品牌,较科学管理机制的企业集团 得以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拉动中药产业升级的中坚力量,也为中药行业有效改善 企业组织结构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出口难以有效扩大,但持续下降的状况会有所缓解 由于国际植物药市场的迅猛发展,以及我国中药工业尚未形成完备的产业结 构等内外客观因素的影响,使我国中药产品长期不能与国际接轨,而这一差距又 非短期内所能解决.因此,在未来的2~3年内,中药产品的出口仍将受到较大 阻力,出口难以有效扩 大.但随着我国政府扩大出口扶持政策力度的加强,企业 开拓国际市场的信心上升, 以及行业排头兵企业优秀品牌商品在国际市场的销售 加强,我国中成药出口持续下降的状况会有所好转,中药材在国际市场的占有份 额会继续增长. 二,2003 年中医药工作要点 2003 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年,做好今年 中医药工作对中医药事业在新世纪新阶段开创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年 中医药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 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以落实 《中 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为重点,切实加强农村中医 ,进一步深化中医 药工作;继续贯彻《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 医疗机构改革;以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为核心,加快科技创新和优秀中医临 床人才培养,与时俱进,艰苦奋斗,努力开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一)切实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 各级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要把学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 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来抓.要加强与有关 部门的沟通协调,在落实《决定》的相关配套文件中明确有关中医药政策措施.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制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的意见》 ,各省版权: 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 北京联合经研投资咨询有限公司3TEL: (010) 68558557 FAX: (010)68558370中国行业分析报告----中药行业级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要积极参与本省(区,市)实施意见和规划等的研究制定 工作,使《决定》及其配套文件中有关中医药政策措施得到全面落实. 认真落实《中国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纲要(2001—2010 年) 》提出的中医 药工作目标, 各省级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要根据目标确定有关中医药的具体指标 值,并制定相应的具体政策措施.加强农村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各地要制定好 县级中医医院的基本设施配置标准,抓紧进行房屋设备的改造和建设;积极推进 县级中医院与乡村卫生机构的中医药业务技术合作;加强乡镇卫生院中医科建 设,使中医药在预防,保健等多方面的优势特色得到发挥;积极推动村卫生室应 用简,便,验,廉,安全有效的中医药方法防治疾病.加强对乡村中医药技术人 员自种,自采,自用中草药的管理.采取鼓励政策,促进农村民办中医医疗机构 的发展.制定和实施农村中医药人才培训规划,加强农村中医药人员在职培训, ,积极探索为农村培 制定《中医药职业教育与高专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 养高层次实用型人才的新途径.大力筛选推广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建立和完善 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的制度和机制.贯彻实施《关于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 ,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和巡回医疗活动,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的意见》 (二)继续深化中医医疗体制改革 各级中医药行政管理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实践,争取在中医医院管 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上有所突破.不断完善中医医疗机构补偿机制,全面落实 国家制定的财政补助和税收政策, 重点落实好对中医医疗机构的财政补助倾斜政 策.调整好中医医疗服务价格,继续降低药品收入在医院收入中不合理的比例. 扩大集中招标采购的药品数量及品 进一步规范中医医疗机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 种,并进一步规范中药材,中药饮片的采购.参加完善"三项改革"试点地区的 中医医院要做好门诊药房改为药品零售企业的工作. 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要加强中医医院内部管理,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 度和医疗护理工作程序,规范.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流 程,提高工作效率.做好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监测,加大向社会公示中医医院医疗版权: 中经网数据有限公司 北京联合经研投资咨询有限公司4TEL: (010) 68558557 FAX: (010)68558370中国行业分析报告----中药行业信息的力度.继续推广"病人选医生"制度,实行住院费用清单制,建立医疗服 务价格公示制度.探索医院运行机制及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实现方式.加速中 医医院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带动医疗服务质量和科学管理水平的提高. 加快发展社区卫生中的中医药服务.研究制定《关于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发挥 中医药作用的意见》 ,提出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的评价标准,加强全科医生 (中医类)的培养和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中医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实施全国中 医药服务示范社区建设计划.要将社区中医诊所,中医门诊部等纳入社区卫生服 务网络.城市中医医院要积极探索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