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科技企业专业孵化器创新服务体系
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87年,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成立,标志着作为区域经济活
力助推器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在我国探索运行,并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
发展的有效载体之一。科技企业孵化器对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和
科技成果的转化、推进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高速发展、构建自主创新
体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经过20多年的建设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
已经成为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重要平台。
我国孵化器建设初期,大多是综合性的孵化器,普遍存在着功能
定位模糊、专业针对性不强、运行机制与自身发展矛盾突出、技术创
新服务程度低等问题,一般仅局限于提供办公场地及日常管理服务,
有的甚至成了“摆设”。如何改变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机制与创新发展
需求的矛盾,增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创新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提升孵化器硬件资源利用率,建设专业型的孵化器,完善创新服务体
系,推进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当前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一个重要
研究课题。
绵阳高新区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成立于2001年,是国家科技部
“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重点支持建设的科技型专业孵化器,2005年正
式投入运行,专业为生物医药领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生物医药项目
提供创新创业服务,目前已累计完成40余家生物医药中小企业、100
余项生物医药项目的孵化服务。在对生物医药企业和项目的服务中,
我们不断探索尝试专业孵化器机制创新、资源整合创新、管理创新、
服务模式创新、自身发展创新等创新服务体系的建设与改进,为科技
企业提供人性化创新服务,培养科技创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加速科
技成果转化。我们的实践证明,科技企业专业孵化器创新服务体系在
推进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完善专业孵化器创新服务体系的前提是机制创新
经过多年的发展探索,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机制主要分为三类:
政府主导下纯公益事业运行机制、企业自主创立的纯企业运行机制、
政府与企业联合创办的联合运行机制。政府主导下的孵化器重点突出
了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公益性质,但孵化器运行效率低下,孵化器可持
续性发展较弱;企业主办的孵化器一般强调自身企业的发展,重点解
决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而社会公益性较弱,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做大
做强;政府与企业联合创办的孵化器同时兼顾了孵化器的社会公益性
和孵化器可持续性的特点,也是目前大多数孵化器采用的运行模式,
但仍然存在着很多矛盾,不利于孵化器的创新服务。完善专业孵化器
创新服务体系的前提是运行机制创新,只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
行规律的孵化器运行机制,才能满足孵化企业的需求。孵化器的良性
运行应在政府主导下,走企业化运作之路,融合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人
才、硬件、项目、成果等优势资源,借助产权交易平台和社会风险投
资等服务机构多方共同运作孵化器,这样既保障孵化器的社会公益服
务性,同时又能满足企业自身造血功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更能发挥
科研单位的人才、项目等资源优势,将多方利益纽带联系在一起,使
孵化器真正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效载体。
为充分发挥专业孵化器的公共平台作用,高新区成立了“绵阳高
新区生物医药孵化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孵化器公司)”,采用“政府
职能服务+企业化运作”的管理模式,即绵阳高新区生物医药孵化器
管理办公室、绵阳高新区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管理办公室、绵阳高新
区生物医药孵化器有限公司实行合署办公。专业孵化器、生物医药科
技产业园作为政府建立的公共平台,对生物医药项目的孵化、研发及
产业化提供配套服务,履行孵化平台的政府职能,孵化器公司以企业
运行的模式对专业孵化器进行管理,绵阳市政府和高新区管委会在政
策和资金上也给予倾斜和支持,为培育更多的生物医药企业提供全方
位服务,促进专业孵化器的良性运行,实现生物医药技术创新和绵阳
生物医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完善专业孵化器创新服务体系的关键是服务功能创新
服务功能创新是孵化器创新服务体系的关键所在。传统的日常事
务服务、场地租赁、实验仪器设备租赁服务等孵化器功能已经不能满
足有着更高需求的企业创新需要。绵阳高新区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经
过几年的建设,本着“诚信、创新、高效、共赢”的服务理念,已经
从原来传统意义上的简单为企业服务发展了技术指导、专家评估、院
地合作、风险投资、项目对接、项目联合研发、产权交易、人力资源
数据库共享等多项服务功能。
为使专业孵化器建设、发展、项目进展等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
递出去,我们建立了自己的专业孵化器信息网站,开通了“项目推荐”、
“企业风采”、“硬件平台”、“合作招商”、“优惠政策”、“服务指南”、
“孵化新闻”、“孵化器建设与发展论坛”、“在线交流”等板块,以方
便投资者、在孵企业及时了解专业孵化器建设进展与最新动态。
设立了用于项目建设及各类平台建设的风险投资资金,开展了一
系列的风险投资工作,为区内生物医药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目前,由绵阳高新区生物医药孵化器有限公司和中科院生物所院地合
作创立的绵阳高新区中科生物工程诊断试剂用原料酶基地已经建成投
产,有利于打破国外公司对高端酶产品的垄断。
三、完善专业孵化器创新服务体系的重点是人才资源创新
项目研发成功与否、孵化器创新服务体系成功运营与否,关键都
在人。高新区从人才资源信息库系统建设,制定激励机制,发挥人才
资源的最大潜能,充分发挥科研院校专业人才优势,建立人才资源网
络等方面,为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高新区同中科院成都分院签署了人才合作协议,充分发挥院士的
专业和技术优势,在高新区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开展博士后培养工作。
与绵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系达成了人才引进与培养协议,同时
我们还为区内生物医药在孵企业介绍和推荐了多名药学科研人才,以
促进孵化企业项目研发力度。
高新区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建立了项目专家评估体系,聘请了生
物医药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作为项目评估团成员,为在孵
项目可行性与先进性把关,对孵化项目进行技术服务。同时,专家组
还对专业孵化器实验仪器设备的采购进行论证分析,以使实验设备资
源得到合理配置与利用。目前专业孵化器专家评估体系已有十五位专
家教授,他们大都是本专业的学术带头人,有的专家还享受着政府特
殊津贴。
四、完善专业孵化器创新服务体系的基础是资源共享创新
生物医药专业是一个高科技含量的专业,项目研发需要大量的实
验仪器设备,孵化器平台不可能将所有项目研发所需要的实验仪器设
备都配置到位,必须实现各相关单位实验仪器设备等硬件资源的最大
化共享,才能满足不同企业项目研发的需求。资源共享创新是孵化器
创新服务体系的一项基础条件,同时也可避免不同单位的资源闲置浪
费。
高新区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与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建立起
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
基础医学研究所、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绵阳师范学
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系、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国内
十四家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达成了在项目
研发、实验设备共享、共建绵阳生物医药产业化基地等多方面的全方
位合作,加速了专业孵化器的发展进程。
绵阳高新区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经过几年的发展建设,不断完善
专业孵化器服务体系,创新服务模式,已建成标准厂房、专业孵化器
综合楼等场地面积10000平方米,建立了生物工程平台、天然药物平
台和公共实验平台等,配置了650余万元实验分析仪器设备及净化设
备。建立了绵阳高新区专业孵化器项目孵化基地,绵阳高新区生物医
药科技产业园成果产业化基地,形成了“生物医药孵化基地+生物医
药产业化基地”的发展格局,孵化器的专业化水平提升显著,降低了
创业者的创业投入和创业风险,有力的促进了本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