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解读

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解读

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专门的科技产业服务机构,在将科技资源迅速、高效地转变为社会生产力,培育中小科技企业成功创业和迅速成长,加速地区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等方面已经显现出其独特的功能与潜力,正在成为各国政府推动经济持续发展,保持社会安定与进步的重要手段。

企业孵化器在世界上出现50年来,总量已近3000家,主要集中在美、欧等发达国家和部分转型国家。

科技企业孵化器为世界新技术革命的产生与发展,为新经济的出现与繁荣作出了历史性的重要贡献。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状况已经成为判断一个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活力和潜力的重要标志。

我国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自1987年创办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各级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下,在火炬计划的引导下,实现了快速发展。

在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的基础上,涌现了专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留学人员创业园、软件创业园、国企创业孵化器、国际企业孵化器等多种类型,初步营造了科技创业环境,整合了科技产业化资源,融合了科教与经济发展体系,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体制。

为推动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精神,并根据"十五"科技发展纲要和科技部产业化环境建设的要求,制定本纲要。

一、发展现状与趋势目前,全国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250余家,其中经科技部批准认定的国家创业中心51家,火炬软件基地19家;经科技部、教育部、人事部共同批准认定的留学人员创业园21家;经科技部、教育部共同认定的大学科技园22家。

据2000年对131家创业中心的统计,孵化场地总面积达272.1万平方米,正在孵化的企业7693家,累计毕业企业2770家,在孵化企业和毕业企业的年技工贸总收入实现535.7亿元,创造直接就业机会30.6万个。

近来,在科技资源相对密集的中心城市,出现了创办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热潮。

在投资主体方面,除政府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投资机构和外资机构等也开始兴办孵化器。

孵化器与风险投资融合,与科技产业化相关机构结合成为趋势。

孵化器的管理与服务不断趋于市场化、国际化。

一个发展形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服务网络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孵化器发展局面正在形成。

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市场经济条例下促进科技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赢得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和赞扬。

面对形势发展的需求,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缺少国家对孵化器的扶持与引导政策;孵化器的数量和质量尚不能满足经济与科技发展的需求;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基础设施和孵化功能还有待完善等。

这些问题在"十五"期间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发展指导思想与目标我国作为一个迅速发展中的大国,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智力密集、工业基础雄厚的中心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的基础性差别仍将存在。

我国面临着改造传统产业、完善现代工业体系的艰巨任务和发展高技术产业、建立知识经济体系的迫切需求。

在科技发展方面,我国既要集中力量在某些重大科技领域取得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又要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紧紧跟上世界发展的步伐。

在我国的出口产品构成中,资源型、传统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仍占主要地位。

我国加入WTO以后,传统产业和部分弱小的科技企业将受到巨大冲击,就业问题将再次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我国的科技产业化发展,不仅要着力推动重大原始性科技创新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又要注匡在引入先进技术基础上进行创新和产业化发展。

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科技产业化的基础性服务机构,面临着巨大的社会需求,肩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

当前,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处于从经典型的综合性孵化器向现代多种类型的专业孵化器发展的转型时期;由政府单一投资建立的社会公益性孵化器将扩展到政府、大学、研发机构、企业、投资机构独立或合作建立的社会公益性、非营利性或盈利性孵化器共存的多元化发展时期;由单独依靠科技资源转化向依托科技资源与产业资源优化重组相结合的方式转变;由高新区内建立向以高新区为基地辐射到任何有条件地方的范围发展;由只建立单纯的孵化机构向建立以孵化器为核心,以网络为手段、吸引创业资本、相关中介服务机构和研发机构共同参与的科技创新孵育体系过渡。

"十五"期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创建和发展,要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同时,发挥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首先,要加强对孵化器建设的分类指导、层次推进和规范运作。

其次,要鼓励多元投资,多种运营,体制和机制创新,在数量上有一个大的发展。

第三,要拓展孵化器的服务领域,提高孵化器的管理、服务水平、实现孵化器发展质量的跨越。

第四,孵化器的创建,要根据创业者和市场需求,充分利用已有设施,避免社会资源浪费。

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诞生与发展得益于高新区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目前孵化器的主体仍然根植于高新区。

"十五"期间,我国孵化器的发展要本着服务于科技创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的基本原则,向更广阔的空间、更丰富的层面延展。

要以高新区新建区为主要依托,将孵化器建设延伸到科技资源的所在地,传统产业的密集区和改革开放的第一线,为我国科技产业化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新经济的成长与社会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

"十五"期间是科技企业孵化器实现全面、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

要发挥孵化器对科技创业企业的集聚功能,全面提升在孵企业的创新能力,形成若干有代表性的科技创新孵育体系。

在2005年以前,全国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要超过500家,孵化场地总面积将达到500万平方米以上,其中70%以上完成信息网络建设,孵化基金总额10亿元以上,逐步形成职业化管理队伍,当年在孵化企业20000家以上,毕业企业累计8000家以上,聚集一批高水平的创业人才,转化一批国家级科研成果,孵化一批国际水平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一批高素质和科技型企业家。

为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科研院所的改革、中小科技企业的发展、出口产品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传统产业的改造、就业机会的增加和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作出重要贡献。

三、主要任务与措施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政府、省市科委要充分认识到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要积极倡导、大力扶持其建设与发展,使我国孵化器数量有一个大的提高,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

在科研院所体制改革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发挥孵化器的特殊作用,有条件的院所可直接转办科技企业孵化器。

地方政府要把孵化器建设作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以政府为主导,大力兴办科技企业孵化器。

国家高新区必须把孵化器作为高新区发展的重要措施,下功夫办好。

"十五"期间,科技部将进一步加强对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工作的指导和支持,突出重点,抓好示范,并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国家扶持政策;设立孵化器建设引导资金和合作基金,推动全国孵化器的健康发展。

2.大力发展多种类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要根据当地资源、产业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积极创办专业孵化器,提高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质量。

在科技资源相对分散,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创办孵化器,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更加有力的支持。

在中心城市和高新区发展较好的地区,要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国内外机构、企业创办各种类型的孵化器,推进孵化器的多样化、多元化和网络化、国际化发展。

各地要因地制宜地选择孵化器的发展模式,防止盲目跟随和攀比。

各省(自治区、市科委,高新区和当地政府要特别支持有条件的大学、研究机构、国有企业创建孵化器。

有条件的地方应与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合作,组建符合当地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孵化器,为当地高新技术特色产业的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

要积极探索建立国内外孵化器紧密合作的"哑铃"式国际企业孵化器的发展方式。

在办好国内孵化器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以合作方式建立海外孵化基地,将整合科技产业化资源的触角伸展到国际领域。

3.完善服务功能,提高孵化质量科技企业孵化器要通过全方位的服务来营造适于科创企业迅速成长的环境:要为在孵企业提供足够的创业场地、高速信息网络、全天候的物业服务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要有对在孵企业的优惠政策、风险资本的引导政策和中介服务机构的扶持政策;要具备孵化资金(种子资金、信贷担保基金或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产权交易和上市渠道,并注重引入商业投融资机构;要能够提供国内外最新科技和产业信息、人才资源与市场信息,开展各种交流、会展活动;要实现与大学、科研院所、投融资、经济技术咨询、市场中介、人力资源、财务、法律事务和商业策划等机构的连接或引入;要注重创业文化与氛围的营造,鼓励在孵企业建立现代企业文化,鼓励在孵企业之间非正式交流,开展弘扬创业精神,培育创业意识,烘托创业氛围的活动,提高创业者政治与社会地位,使政府与社会各界了解、关注和支持科技创业;孵化器要应在孵企业的要求做好各种培训、交流与合作的服务。

不同类型的孵化器要加强自身的特色服务:专业孵化器要有专业化的创业设施、政策和服务;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国际企业孵化器要提供与国际接轨的工商注册、多次往返、方便居留、子女人学和生活服务等跨国创业所需要的服务;国企创业孵化器要针对国企及传统企业的特点,突出科技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创业者权益的保护等服务和措施;大学科技创业园要根据大学生创业的特点,加强商业策划、企业诊断、管理培训与人才资源配备等服务,使创业者顺利完成企业初创过程。

全方位的服务和良好创业环境的建立,不仅需要孵化器自身的努力,更主要的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和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

要充分借用国内外中介服务机构的力量,为在孵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高质量服务。

4.集成科技产业化资源,建立科技创新孵化体系。

以高新区的产业发展环境为依托,以各类科技企业孵化机构为核心,以市场规划和政府支持为主导,以大学、科研院所、大型国有企业为资源,以孵化资金、创业投资为支撑,以中介咨询服务机构和各类要素市场为媒介,以信息网络和投融资网络为纽带,以科创企业为服务对象,整合科技产业化所必需的各种资源,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科技创新孵育体系是办好科技企业孵化器,加快科技产业化进程和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的战略性措施。

以官、产、学、研、资、介、贸诸方面互利发展为基础的科技创新孵育体系的建立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补充,有利于科技体系与产业体系融合,将为科创企业的快速成长提供从未有过的创业环境和发展条件,将从根本上奠定科技产业和新经济在我国发展的基础,将大大缩短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周期,从而使国民经济更加快速、持续和健康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