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规模奶牛场粪污处理工艺

规模奶牛场粪污处理工艺

中国奶牛·2008年第6期 ·55· 
规模奶牛场粪污处理工艺 
兰海娟,蔡永辉 
(福建南平长富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平353000) 
中图分类号:TU264 ̄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264(2008)06—0055—02 
奶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畜牧业现代化程度的重 
要标志之一 “十五”期间奶业的发展.丰富了农产品市 
场。改善了城乡居民膳食结构。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 整和城乡协调发展。奶业的生产方式、组织形式和产品 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 奶牛的饲养方式从以个体养殖 户为主,现已逐步发展为奶牛规模化、优质化、专业化 生产。个体养殖主要存在以下两大问题:劳动效率低。 般一户1O~2O头。人均饲养头数3~5头。单产水平低; 原料奶质量难以控制。个体养殖户基本采用手工挤奶。 条件好的采用手推车挤奶。一般细菌数很难达到国家 收稿日期:2008—01—02 此外.对于每一次质量事故.认真坚持“四不放过和一 票否决原则”。即查不出原因不放过.查不出责任人不 放过。受不到教育不放过。制订不出整改措施不放过。 质量检验指标低于内控标准的原料奶一律不准出场。 实行一票否决 2.4强化原料奶生产全程质量控制的重点措施 为加强对原料奶各环节的全程质量控制.首先是 要把提高原料奶质量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严格做好员 工卫生、环境卫生、饲料卫生、挤奶卫生、生奶卫生等相 关技术工作.努力提高原料奶的乳脂率和乳蛋白含量. 降低菌落总数。其次是大力推广科学饲养技术.加强饲 草料基地建设。扩大青贮饲料生产 加快普及机械化挤 奶,减少生产环节的污染。再次是认真落实以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方针。切实加强奶牛疫病防治。有效降低传 染病、多发病的发病率。最后是加强饲养环节的技术服 务.努力提高基层畜牧兽医人员业务素质和进场人户服 务水平。 3原料奶生产全程质量控制的实施需要法律和政策 的支持 在我国.分散饲养奶牛所占比重很大。造成原料奶 质量相对较低.同时.监管执法机构力量不足,现有的 法规、标准、管理办法不配套。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监 管不力等现象也影响了原料奶质量的提高.有的甚至掺 级奶标准≤5O万/mL.个别高达1 000多万/mL 而规 模化的奶牛饲养。人均饲养头数可达15~7O头左右。劳 动效率高:使用专业的挤奶设备。原料奶质量好。卫生 
指标可与国外鲜奶质量相媲美 
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奶业由传统型 
向现代型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数量型向质 
量效益型转变.其本质就是科技含量的提高。据测算, 
个存栏规模为1 500头的奶牛场。年排鲜牛粪1-4万t. 
污水7-3万ms 如用作肥料。大约需要300 ̄400ha土地 
才能消纳 因此。不加处理很难有相应面积的土地来消 
纳数量如此巨大的粪尿。特别是南方地区和城郊牧 
场。污粪处理问题更加突出 养殖废弃物给当地环境构 

杂使假严重影响了乳品质量的安全 为保障公众身体 
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将对原料奶质量安全的管理措施 
上升为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 
出台,体现了全过程控制的理念,坚持了源头管理、过 
程控制、市场准人相结合的原则。规定了农产品质量安 
全检测、救济、事故报告、责任追溯等制度,同时《中华 
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 
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出台也为原料奶全 
程质量控制的实施提供了法律支持。2007年9月.国务 
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加大 
了对奶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并要求推进养殖方式转 
变.提高原料奶质量 
4结论 
奶牛场是牛奶及乳制品质量控制的第一车间。优 
质原料奶是每个生产者的愿望。因为它意味着高的牛 
奶价格和效益。牛奶质量和乳制品的安全对消费者、 
对我国奶业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 因此我们必须从头 
做起。从牧场做起.提高原料奶的质量。保证我国奶业 
健康可持续发展.全面实施原料奶全程质量控制的组 
织和技术措施.强化原料奶实施全程质量监控的“追 
溯能力’’和“监管能力”.有效地解决原料奶全程质量 
控制问题 口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56· 中国奶牛" ̄008年第6期 
成了威胁。污水造成河水水质恶化.废弃物中含有大量 
的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卵以及孳生的蚊蝇等.因而增加 
了疫情传播的风险.这些是奶牛集中饲养带来的新问 
题,也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奶牛场的粪污主要是采用生物处理法. 其主要特点是处理费用低,没有二次污染.并可综合利 用。牧场的粪尿污物主要是牛粪、牛尿、清洗牛舍和挤 奶管道的酸、碱废水。是生化性能较好的有机物。特别 是牛粪。它是水分和粗纤维含量高、蛋白质含量较其 他畜禽粪便低的一种粘稠物.不加处理是很难加以利 用的。所以根据它的特性。我们设计了一条工艺流程: 粪尿收集一固液分离一调节均质一厌氧发酵一好氧曝 气一达标排放(详见插图)。该工艺是一条传统的生物 处理工艺。今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它将更进一步合 理、完善、节能。 1 牛粪及污水收集池 南方地区牛舍采用干式清粪.牛粪晒干后.做为食 用菌的基料 收集池主要用雨季储备之用。池容可根 据饲养规模和雨水季节而定.一般设计为30 60d的堆 放量。 牛尿、牛舍冲洗用水可与其他废水一同收集,池容可 根据牧场的用水量和工作时间来设计。一般100 ̄300m,。 2固液分离 . 收集池的污水中固形物、纤维杂质等含量高达15% 20%.这样的污水绝对不能直接进入厌氧池。有观点认 为固液分离要放在厌氧发酵后端.理由是高的碳氮比能 增加沼气的产气量.这是错误的。由于厌氧发酵是一个 污泥逐步沉集的过程.到一定时候还需排泥,固形物达 15%~20%的污水直接进入厌氧池.不管是任何形式的厌 氧发酵池.工作不超过3—5年就会全部堵死。这在上海 和安徽等地都发生过.因粪污直接进入厌氧池。牛粪中 混杂的长草、锯糠、细沙将厌氧发酵设备堵塞,造成投资 几千万元的系统全部瘫痪 所以固液分离应设在厌氧发 酵的前端并控制污水中的固形物在5%以下。 3均质调节 不管任何形式的厌氧发酵都必需保证稳定的供水, 在此段主要控制DH值和稳定的有机负荷。可用处理后 的回水来稀释调节水质。使以下指标控制在:ptt 6.8~ 7.2,COD 1500~3 000mg/L,BOD 800~l 800mg/L,固形物 小于5%。 4厌氧发酵 笔者早期设计的处理系统主要考虑沼气的综合利 用、粪尿的纤维含量、滞留时间设定7-15d、发酵后含泥 量大等因素选择了推流式厌氧发酵池 此工艺池容大. 便于管理,沼气好利用,抗有机负荷冲击力强.污泥存 放量大。但由于推进式进水。固菌能力差。滞留时间长。 pH值下降快,造成COD降解能力差.巨大的池容变成 个储液池.排水达不到设计要求 
近年来上流式污泥床厌氧发生器(UASB)的推广 
应用给牧场污水处理带来了革命.打破了原来认为厌氧 
处理需要发酵时间长的理论。由于底部进水便于污水 
充分与底部颗粒污泥接触.将滞留时间由7 15d降至 
6~15h。减少了池容,大大地降低了投资费用 将COD 
的降解率由原来的40%~65%提高到75%~85%.达到了 
工艺设计要求。池容设计可根据流量、上升速度和滞留 
时间来设定,池的经济高度为4~7m 由于污水中含有 
大量纤维和固形物、厌氧池内排泥和清理浮渣是关键 
的环节。 
5好氧曝气 
好氧曝气是通过机械方式在好氧曝气池中加入空 
气。增加水中氧气溶解度.利用活性污泥中好氧微生物 
降解水中有机物.它是污水处理系统中费用最大的一环。 
如果牧场有较大的土地面积种植牧草可消纳沼液就不 
必设立好氧曝气池.将沼液直接回田是最经济实用的 
生态处理法。如牧场周边的农田、草场面积小。为了能 
达标排放废水。最后需增加使用曝气池进行活性污泥处 
理,以去除更多的有机物.尤其是化学需氧量。其排放 
的水就能达到排放标准 
该工艺日趋完善.对牧场的废弃物采用此工艺处 
理较为经济可行。在应用方面还应合理规化.控制投资 
成本。加强综合利用。降低运行费用。生物处理法的适 
宜温度在l5℃以上。北方应注意设施的保温性能.可以 
搭建大棚以防系统结冰、膨胀、爆裂。总而言之,加强场 
舍小环境的治理、采取切实可行的治理奶牛粪污措施 
以减少污染.达标排放.为养殖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创 
造条件 

图 奶牛养殖场牛粪尿综合处理工艺流程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