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验中常用的分析方法
1、感官分析法
感官分析法是一种很重要的检测手段。
这是由于目前一些产品的质量特性,还不能用仪器来进行,只能靠感官检验,即通过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进行检验。
2、物理分析法
物理分析法是指对产品的物理量及其在力、电、声、光、热的作
用下所表现的物理性能的检验。
这种检验要通过仪器测量进行。
①相对密度法
相对密度法是指同体积同温度下,物质的质量与纯水质量的比
值,用d t2ti表示,一般视相对密度是指20C时的相对密度,用d2020 表示。
也可用某一物质的质量与4C时同体积水的质量的比值,用d420 表示。
比重瓶法
比重计法
②折光法
折光法是利用测定溶液的折光率来测定溶液浓度的一种方法。
折光率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常数,通常用阿贝折光仪测定。
③比色法
比色法是将被测物质转变为有色化合物,并比较其颜色深浅,确定被测物质含量的方法。
3、化学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又称为化学检验法。
产品的某些特性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显示出来,对这些特性的测量要用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又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量分析中又可分为质量分析和容量分析。
⑴质量法质量法是通过称量物质的质量来测定被测组分含量的一种方
法。
一般是将被测组分从试样中分离出来,转化为一定称量的形式,然后称重,由称得的质量计算被测组分的含量。
质量法可分为沉淀法、气化法、电解法和萃取法。
a、沉淀法:利用沉淀反应使被测组分以难溶化合物的形式沉淀出来,然后将沉淀过滤、洗涤、烘干或灼烧成一定的物质,成其质量,最后计算其含量。
b、气化法: 一般是通过加热或其他方法使试样中某些被测组分
气化逸出,然后根据试样质量的减轻计算出该组分的含量;或者在该组分逸出后选用某种吸收剂来吸收它,可根据试剂的增重来计算被测组分的含量。
适用于挥发性组分的测定。
c、电解法:利用电解原理使被测离子在电极上析出,然后根据
电极的增重来求得被测组分的含量。
d、萃取法:利用萃取原理,用萃取剂将被测组分从试样中分离出来,然后进行称重的方法。
⑵容量法
又称滴定分析法,按反应类型不同,可分为以下四种:
a、酸碱滴定法:以质子传递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法。
其反应
实质可表示为
H 3O + + OH - = 2H0
HA + OH =A + H 2O
A + H s O = HA + H 2O
b 、 配位滴定法:以配位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法。
目前常用EDTA 做标准溶液,测定各种金属离子,即 EDTA 法。
其反应为
M n+ + Y - = MY n-1
c 、 氧化还原滴定法:以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法。
根 据使用标准溶液的不同,可分为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碘量法、 溴酸盐法、铈量法等。
d 、 沉淀滴定法: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法。
最常用的是 银量法,即用AgNO 标准溶液测定卤化物含量的方法。
4、仪器分析法
仪器分析法可分为光学分析法和电化学分析法两种, 是通过检验 试样溶液的光学和电化学性质等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而求出待测物
组分含量的方法。
光学分析法包括比色分析法、比浊分析法、分光光 度法、发射光谱分析法、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和荧光分析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