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lO月 第32卷第5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Petroleum Geology and Oilfield Development in Daqing Oct.,2013 Vo1.32 No.5
DOI:10.3969/J.ISSN.1000.3754.2013.05.034
鄂尔多斯盆地长6油层组致密储层
影响因素分析
郭馨蔚 师永民 杨 悦 柴 智 吴洛菲
(1.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2.延安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陕西延安716000)
摘要: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广泛发育致密油藏。以致密油储集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及微观孔喉结构特征等测 试分析结果为基础,对致密储层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长6油层组岩石类型主要为中一细粒岩屑质长 石砂岩,胶结类型主要为接触式胶结和接触一孔隙式胶结,物性总体较差,粒间残余孔、粒内溶蚀孔较发育, 以微一细喉道为主,属低孔一特低渗储层;成岩早期的压实作用和中后期伊利石的胶结作用是造成储集层物性 较差的主要原因,成岩中后期的溶蚀作用使储集层的物性得到一定改善。 关键词:致密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储层特征;成岩作用 中图分类号:TE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754(2013)05—0165-05
ANALYSIS 0N THE INFLUENCING FACT0RS oF THE TIGHT
RESERVoIRS oF oIL GRoUP CHANG.6 IN oRDoS BASIN
GUO Xinwei ,SHI Yongmin ,YANG Yue。,CHA1 Zhi ,WU Luofei
f 1.School ofthe Earth and Space Sciences of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 2.Yah’an Oil and Gas Company Ltd.,Yan’an 716000,China)
Abstract:Tight oil reservoirs are widely developed in Yanchang Formation of Ordos Basin.On the bases of the
tested and analyzed results of the pet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phys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pore—throat structure properties and SO on of the tight oil reservoirs,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reservoirs are figured out.The studies
show that the main rock type of Oil Group Chang--6 is medium・-fine grain lithic arkose and the cementation type is maiMy contact and contact—hole cemented,the physical properties are relatively poor in general,the intergranular
residual and intragranular dissolved pores that take micro-fine throat as the principal forms are well developed, which belongs to low—porosity and extra・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s;the compaction in the early stage of diagenesis
and the illite cementation in the intermediate and late periods are the key reasons for rather poorer physical proper- ties of the reservoirs,fortunately the dissolution in the medium and late stages of the diagenisis has improved the
properties to a certain degree. Key words:tight oil;Ordos Basin;Yanchang Formation;reservoir characteristic;diagenesis
收稿日期:2013—05-07 改回日期:2013—06・12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219300)。 作者简介:郭馨蔚,女,1989年生,在读硕士,从事石油地质方面研究。 E—mail:xinwei.grace@gmail.toni
・166・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3正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非 常规油气的成功开采打破了传统的油气成藏理论和
思维模式,显示出了巨大的潜力,已逐渐成为全球 油气勘探的新领域之一l1 4。。鄂尔多斯盆地位于华
北克拉通之上,为形成早、演化时间长的多旋回叠
合型盆地,是中国致密油分布的主要地区之一 。 对鄂尔多斯盆地长6油层组致密储层形成机制及控
制因素进行研究,有利于更好地认识储层,为合理 制定开发技术政策提供依据。
1基本概况
七里村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带东 部,是中国陆上开发最早的油田之一,其区域构造
简单,为平缓的西倾单斜,地层倾角小于1。,断 层不发育,局部具有差异压实形成的低幅度鼻状隆 起。。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的延长组储层属于浅埋
藏、低孑L一特低渗储层,发育于晚三叠世。研究区
位于延长三角洲,主要发育北东方向物源的三角洲 前缘相沉积,储层主要为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及三
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 七里村油田的生油层和储油层为三叠系上统的
延长组,主要开采层位为延长组的长6油层组。根
据标志层和沉积旋回,长6油层从上至下可划分为 长6 、长6 、长6 、长6 等4个砂层组,其中长
6,砂层组物性最好。
2致密油储层特征
2.1岩石学特征
根据岩心观察和电子显微镜下74块样品的普 通薄片鉴定结果,长6储集层的岩石类型主要为浅
灰色、灰色以及灰黑色的细一中粒岩屑长石砂岩, 其次为长石岩屑砂岩,以及少量钙质长石砂岩
(图1)。砂岩碎屑以长石、石英、岩屑及黑云母为 主,含有少量重矿物。 (长石)平均为31.19%, 其中斜长石最多、正长石次之,并含有少量微斜长 石和条纹长石。 (石英)平均为27.26%,
(岩屑)平均为18.89%,以沉积岩岩屑为主,含 有少量火山碎屑岩岩屑。‘D(黑云母)平均为
2.57%。重矿物很少, (重矿物)平均小于1%。
根据16个样品的X射线衍射实验结合普通薄片数 据分析,长6储集层的 (填隙物)为8%~
16%,平均为11.56%,并以胶结物为主,杂基次 之。胶结物由碳酸盐( (方解石)为0.5%一 (岩屑)/% I一石英砂岩,Ⅱ一长石石英砂岩,Ⅲ岩屑石英砂岩,Ⅳ一长石砂岩, V一岩屑长石砂岩,Ⅵ一长石岩屑砂岩,Ⅶ一岩屑砂岩 图1延长组长6储层岩石分类 Fig.1 Classifieation of the reservoir rocks in Interval Chang 6 of Yanchang Format ion
12.3%)、自生黏土矿物( (伊利石)
为1.5%~10.9%、 (绿泥石)为0.8%~ 3.1%)以及少量的硅质( (长石+石英的次生加
大)为0.5%~1.1%、 (浊沸石)为0.5%~ 5.3%)组成。方解石分布不均,局部 (方解
石)可达10%, (方解石)一般为1%~5%, 平均3.6%。碎屑颗粒分选中等,磨圆度为次棱角
一次圆状,颗粒之间以线接触为主,也可见部分砂 岩由压实作用导致的凹凸接触和少量点接触,胶结
类型主要为接触式,其次为接触一孔隙式。 总体上延长组长6储层的岩石结构表现为矿物
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较高的特点。 2.2储层物性及微观特征 经40块样品的孔、渗测试结果统计,长6致 密油储集层的孑L隙度主要为6%~8%,平均为 7.06%,渗透率主要为(0.05~0.15)X10~ m , 平均为0.1Ox10~ m 。
根据30块样品的常规压汞和10块样品的恒速
压汞实验数据(表1),长6储集层排驱压力很高, 中值压力大、中值半径小,孑L隙吼道分选中等,歪
度小于1。说明储层的最大喉道半径很小,渗透性 很差,喉道类型以微喉道和微细喉道为主,孔喉分
布偏细孔喉型。 通过对长6储集层83块样品的铸体薄片和24
块样品的高分辨率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储集层孔 第32卷第5期 郭馨蔚等:鄂尔多斯盆地长6油层组致密储层影响【大l素分析 ・167・
表1 常规压汞、恒速压汞实验数据 Table l Experimental data of the conventional and rate・controlled mercury penetration tests
隙类型主要为原生粒问孔隙(比例约占52.4%,
图2(a))、黏土矿物充填粒问孔形成的残余次生 孔隙(约占13.48%,网2(1,))、长石溶蚀粒内 孑L(约占29.07%)和少量的微裂缝(约占
a) ̄1167 Jt ,502.83 Ill,&6 小 ,砂 L{I 列n 扎喉发育、渗透rl 好, .偏光
(c)) ̄1167 Jl:,404.73 Ill,长6. 小 ,砂 , 英、 、黑 雌等矿物 !托‘-叫 定阳、定向排列,Il 交光 5.04%)。储集层的喉道一般小于0.50 n ,喉道
类型主要为片状、弯片状及管束状,黏土矿物没有 足够的生长空问。储集 问以不同的形式叠加组
合,构成了长6储层的孔、喉特征。
(b)郧67 Jl:,517.45 111,长6 小 ,砂 }, 黏{ 矿物fj} ̄tl4i丸填 tfIl】扎肜成的戏余次 扎隙,}I描I乜镜
((】)X:II6O Jt:,478.55 m,比61 小 ,砂 , 峨陵椎胶 允填K=f 溶蚀 肜成的次'K4L ̄IIi,ll"交、尤
图2延长组长6段致密油储层薄片 Fig.2 Thin sections of the tight oil reservoirs in Interval Chang 6 of Yanchang Formation
3致密油储集层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岩心观察,并对岩心样品的普通薄片、铸
体薄片和扫捕电镜等资料分析,认为延长组长6油
层组致密油储集层的形成主要受沉积作用、成岩作
用、构造作用等闪素的控制。 3.1沉积作用 延长组长6油层所处的i角洲相砂体巾,河 坝砂体储层物性最好,其次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
远端席状砂和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而在主砂
体展布带内,砂体中心部位储层物性相对较好,向
两侧储层物性逐渐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