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芳樟醇车间操作规程(2015.7.27)

芳樟醇车间操作规程(2015.7.27)

1 芳樟醇制备操作法

1.甲基丁炔醇制备操作法

1.1原料名称及投料比 名称 规格 投料量(Kg) 分子比 重量比 备注

丙 酮 含量>99% --- 1.0 1.0

乙炔-氨 --- Nm³ 2.0 乙炔含量约20%

KOH ---+水--- (配制成40-50%水溶液)

硫酸铵 含量约40% ---+水--- KOH:硫酸铵=1:1.15~1.2。(当量比)

1.2炔化操作法

1.2.1将--KgKOH投入溶碱釜中,加入饮用水---Kg,开搅拌,开夹套蒸汽加热让KOH全

溶配制成40-50%水溶液,用真空抽入KOH液计量罐中待用。

1.2.2.将---Kg硫酸铵投入硫酸铵溶解釜中,加入饮用水---Kg,开搅拌让硫酸铵全溶配

制成15%硫酸铵水溶液,用真空抽入硫酸铵溶液计量罐中待用。

1.2.3用真空将丙酮---kg抽入计量罐中待用。

1.2.4置换空气:炔化釜内通入N2气置换二次,第一次当釜内压力达0.5Mpa后泄压至

0.05Mpa时再重复第二次通入N2气;最后通入NH3气置换一次,压力达0.5Mpa后泄压至

0.05Mpa,泄压所排氨气用管道输入氨水回收系统。(首次反应或炔化釜开盖检修后均需置

换空气,要求炔化反应系统的O2含量应低于0.1%)

1.2.5置换空气毕,开启反应釜搅拌,夹套及蛇管盐水。依次将计量罐中的KOH碱液,

丙酮料液用泵打入密闭的炔化反应釜。

1.2.6相继开启液氨-乙炔储罐至炔化釜间进料阀向炔化反应釜通入液氨-乙炔---m3,控

制温度<---ºC,时间<---分钟通毕,(夏季气温较高时要特别注意此时液氨-乙炔储罐内的

压力,如高於2.0Mpa则不可迅速将液氨-乙炔放入)。控制温度6-8℃,压力<---MPa反

应約---小时。取样送检(丙酮含量<1%)终止反应。若不合格继续反应,直到合格。

1.2.7将终止剂硫酸铵溶液---Kg泵入己按1.2.5置换空气的终止釜中,再将合格的炔

化反应液带压转入终止釜(亦称闪蒸釜),开搅拌进行闪蒸。

1.3闪蒸操作

1.3.1开启气液分离器到液氨-乙炔储罐间阀门,再缓慢开启终止釜到气液分离罐间阀

门,泄压闪蒸。控制终止釜料液温度<---℃。待终止釜温度下降时,当釜温降至---℃开

启终止釜夹套蒸汽阀门缓慢升温,闪蒸---小时后缓慢开启夹套热水(---℃),开启氨-乙

2 炔压缩机继续闪蒸,控制终止釜温度---℃。(切记过早升温,快速升温。)約--小时闪蒸

完。闪蒸出的乙炔与氨气收集于液氨-乙炔储罐供循环使用。闪蒸速度视终止釜内温度与

压力的升降情况而定。(闪蒸速度与压缩机抽气速度基本平衡)。

1.3.2闪蒸毕向液氨-乙炔配制罐补加乙炔气---L,控制混合气中乙炔气含量在20%范围。

1.4洗涤分层操作

2.4.1闪蒸毕关闭相关阀门,将终止釜内压力由1.2Mpa泄压至0.5Mpa,(泄压所排氨气

用氨-乙炔压缩机通过气液分离器打入液氨-乙炔储罐内)。将终止釜内的闪蒸液带压转入

(事先加入50℃水300-400L)洗涤分层罐内,(终止釜下口视盅保留液位),静置10分钟

分去第一次洗涤水,料液留在罐内。

2.4.2第二次洗涤分层:在洗涤分层罐的料液内加入500L/60℃热水,静置5分钟分去

第二次洗涤水,料液留在罐内。

2.4.3第三次洗涤分层:在洗涤分层罐的料液内加入400L/60℃热水,静置5分钟分去

第三次洗涤水。

1.5中和赶水操作

1.5.1将洗涤分层罐内的料液用N2气压入中和赶水釜,开启搅拌,滴加约--L醋酸调节

料液PH在6.5-6.8之间,加热水---L,继续搅拌洗涤,静置分去水层;釜夹套开蒸汽加

热料液至100℃蒸水10分钟,降温至50℃,停搅拌。

1.5.2用N2气或压缩空气将料液压入甲基丁炔醇粗品储罐,取样送检,供氢化岗位(甲

基丁烯醇)投料使用。

1.5.3将前三次分层的洗涤水、本次中和分层水、蒸出水均集中收集后供氨水回收系统

回收氨水用。

1.6注意事项:

1.6.1乙炔-氨压缩机-(液氨-乙炔储罐)-炔化反应釜-终止釜整个系统第一次气体置换

后,在使用过程及停产中始终保持正压大于0.05MPa,杜绝外界空气进入系统.每天在线监

测系统含氧量小于0.1%。

1.6.2某单体设备若进入空气应重新置换直至合格。

1.6.3若系统惰性气体增加压力升高,开启单体设备(炔化釜)排空阀排空至正常。

3 2.甲基丁烯醇制备操作法

2.1原料名称及投料比 名称 规格 分子比 重量比(Kg/Kg) 投料量(Kg) 备注

甲基丁炔醇 >93% 1.0 1.0 ---

钯碳酸钙 自制、Pd1.0% ---

触发剂A ---

氢气 99% 1.2 约0.0157 约---Nm³

触发剂B -----

水 200

2.2氢化操作法

2.2.1投料:将计量罐内的甲基丁炔醇---kg、水---kg用氮气压入氢化反应釜。

2.2.2用25L甲基丁炔醇、钯碳酸钙--- kg,触发剂 --- kg在溶解桶中糊化后抽入中转

罐, 按1.2.3 法置换空气后,用氮气压入氢化反应釜中再密闭反应釜,启动搅拌。

2.2.3置换空气:氢化釜内通入N2气置换一次,釜内压力达0.5Mpa后泄压至0.05Mpa,

再通入H2气重复置换两次,压力达0.5Mpa后泄压至0.05Mpa。

2.2.4反应:升温之前按2.2.3 法置换空气,夹套开蒸汽升温至---ºC,同时开氢气阀

通入氢气,将氢化釜内压力升到--- MPa,控制料液温度---ºC时停止加热,继续通氢反应

---小时,控制反应温度---ºC,保温---小时至不吃氢为准(氢化釜内压力维持1.5 MPa

不下降即可)。取样送检,检查甲基丁炔醇含量<1.0%时视为反应完毕。

2.2.5出料:开启夹套循环水降温至---ºC,泄压至釜内压力降到0.5MPa时,利用釜内

的余压将釜内料液压入中转罐,再将料液经压滤器后的滤液收集到甲基丁烯醇粗品储罐,静

置分去水层,取样送检,检验合格后供卡诺尔缩合岗位投料使用。

2.2.6钯碳酸钙回收:压滤毕卸开滤盖,取出滤袋迅速将滤饼卸入盛有水的钯碳酸钙回

收桶中,供钯碳酸钙回收用。

2.3注意事项:

2.3.1氢化釜内必须保持大于0.05MPa正压。

2.3.2钯碳酸钙收集后供回收使用。

4 3.甲基庚烯酮制备操作法

3.1原料名称及投料比 名称 规格 分子比 重量比(Kg/kg) 投料量(Kg) 备注

甲基丁烯醇 含量>95% 1.0 1.0 ---

乙酰乙酸甲酯 含量>99% 1.1 --- 简称MAA,

异丙醇铝 含量>95% --- AI(OR)3

三乙醇胺 含量>99% --- TA*(稳定剂)

3.2缩合操作法

3.2.1备料:将甲基丁烯醇---Kg、稳定剂---Kg用真空抽入计量罐备用。

3.2.2备料:将乙酰乙酸甲酯---Kg用真空抽入计量罐备用。

3.2.3预溶备料:将计量的甲基丁烯醇、稳定剂、异丙醇铝等原料用N2气压入预溶釜中,

搅拌,夹套开蒸汽升温至---ºC待料液溶解清澈,用N2气将溶解清澈的料液压入第四步缩

合反应釜内。

3.2.4缩合反应:当预溶料液加毕,启动搅拌,开启缩合反应釜(夹套-导热油,内盘管

-蒸汽)内盘管的蒸汽加热系统,当釜内料液升温至--- ºC,打开MAA计量罐阀门开始匀

速滴加,控制滴加温度(t=--- ºC),滴加时间(h=---小时),滴加MAA毕,于--- ºC继续

搅拌反应---小时,取样送检,检测甲基丁烯醇含量<0.5%视为反应结束。开启甲醇接收

罐真空缓慢蒸馏甲醇---分钟,至反应釜温度从--- ºC降至---ºC时蒸甲醇结束。再用N2

气将缩合釜内料液压入带搅拌的高位储罐内,供蒸馏岗位使用。

3.2.5尾气吸收:在反应过程中所产生的CO2经分馏柱、气液分离器、冷凝器、缓冲罐

进入尾气喷淋塔吸收后排空。

3.3蒸馏:

3.3.1进料:将甲基庚酮粗品储罐的料液用压缩空气相继送入精馏塔的塔釜。

3.3..2 常压蒸丙酮:开启塔顶泠凝器及丙酮接收罐之间阀门,开启冷凝器冷却水,慢

慢打开蒸馏塔釜内的盘管蒸汽加热系统,控制釜温<90ºC,适当开启塔顶回流,收集塔顶

温度50-57℃馏分,将常压蒸出的丙酮收集于丙酮接收罐。

3.3.3丙酮回收完后,关闭丙酮接收罐进料阀。开启塔釜泠凝器和低沸物接收罐之间阀

门,适当降温后开启系统真空机组(注意防止冲料)。

3.3.4蒸前馏份(MIBK):控制真空在-0.08MPa以下, 控制釜温<90ºC,收集塔顶温度

50℃以下馏分。主要为MIBK(甲基异丁酮 ),将蒸出馏分收集于MIBK接收罐。

5 3.3.5 蒸前馏份(1#低沸物):控制真空在-0.08MPa以下, 控制釜温<100ºC,收集塔顶

温70℃以下馏分。主要为1#低沸物,将蒸出馏分收集于1#低沸物接收罐。

3.3.6再蒸前馏份(2#低沸物):控制真空在-0.08MPa以下, 控制釜温>100ºC,收集塔

顶温70℃以上馏分。主要为2#低沸物,将蒸出馏分收集于2#低沸物接收罐。

3.3.7蒸正馏份(甲基庚酮):开启夹套导热油加热,控制真空在-0.09MPa以下, 控制

釜温>105-140ºC,收集塔顶温80-90℃之间馏分。主要为甲基庚酮,将蒸出馏分收集于甲

基庚酮接收罐,用N2压入甲基庚酮储罐计量,供第2步炔化岗位(去氢二氢芳樟醇)投

料使用。

3.3.8将精馏塔内的塔釜液用压缩空气转入重组分储罐,再转入重组分高位罐,利用重

力位差进入分子蒸馏器,蒸出轻组分收集于不合格产品(甲基庚酮)接收罐,再转入储罐

储存;当收集足够数量时,供精馏塔再次蒸馏出合格的甲基庚酮产品。

3.3.9将分子蒸馏器的重组分收集于接收罐,再转入储罐储存,供外协单位收购利用。

4.去氢二氢芳樟醇制备操作法

4.1原料名称及投料比 名称 规格 投料量(Kg) 分子比 重量比(Kg/Kg) 备注

甲基庚酮 含量>98% 1350 1.0 1.0 釜V=6m³

乙炔-氨 4.3m³ 2.5 1.8 乙炔含量约20%

KOH 38.5+水55 0.08 0.035 (配制成40-50%水溶液)

硫酸铵 含量约40% 90+水120 0.048 0.051 KOH:硫酸铵=1:1.15~1.2。(当量比)

4.2炔化操作法

4.2.1将38.5KgKOH投入溶碱釜中,加入饮用水55Kg,开搅拌,开夹套蒸汽加热让KOH

全溶配制成40-50%水溶液,用真空抽入KOH液计量罐中待用。

4.2.2.将90Kg硫酸铵投入硫酸铵溶解釜中,加入饮用水120Kg,开搅拌让硫酸铵全溶配

制成15%硫酸铵水溶液,用真空抽入硫酸铵溶液计量罐中待用。

4.2.3用真空将甲基庚酮1350kg抽入计量罐中待用。

4.2.4置换空气:炔化釜内通入N2气置换二次,第一次当釜内压力达0.5Mpa后泄压至

0.05Mpa时再重复第二次通入N2气;最后通入NH3气置换一次,压力达0.5Mpa后泄压至

0.05Mpa,泄压所排氨气用管道输入氨水回收系统。(首次反应或炔化釜开盖检修后均需置

换空气,要求炔化反应系统的O2气含量应低于0.1%)

4.2.5置换空气毕,开启反应釜搅拌,夹套及蛇管盐水。依次将计量罐中的KOH碱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