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师范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
题 目:浅论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精神
****:***
学 院:历史文化与管理学院
专 业:历史学
班 级:06级历史本
****:***
二 〇 一 〇 年 五 月
2 摘 要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了特别的显现,具体表现为爱国主义精神的升华;团结统一、共御外侮的精神;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精神以及热爱和平的精神,有力地推动了抗日战争取得最后的胜利。
关键词:抗日战争 民族精神
3
Abstract
The national spirit is the strong spiritual power of our national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In the Anti-Japanese War, Chinese national spirit showed
specifically, including the sublimation of patriotism;the spirit of unity and
strong resistance;the spirit of striving continuously;the spirit of fearing no
sacrifice courageously and loving peace, which promoted the final victory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Key words:The Anti-Japanese War, the national spirit
4
目 录
引言(绪论) ………………………………………………………………………5
一、抗日战争中爱国主义精神的升华………………………………………………6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团结统一、共御外侮的精神…………………………………7
三、抗日战争时期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8
四、抗日战争时期的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精神…………………………………9
五、抗日战争的胜利是热爱和平精神的胜利…………………………………… 10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5 引 言
本文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精神为研究范围,具体阐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显现的民族精神及对于抗日战争的影响。因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共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各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是一个国家的脊梁,是一个民族永不落败、永不消退的支撑和动力。而抗日战争是近一百年来反抗外族入侵的一次完全胜利,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度过这样的难关,扭转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屡战屡败的局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全国人民为民族精神所鼓舞。在抗日战争时期显现出了伟大的民族精神,表现为爱国主义、团结统一、自强不息、英勇顽强、热爱和平的民族精神。这些民族精神给抗日战争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全国人民就是在这种强大的民族精神的鼓舞下,才能够在抗击日军侵略的战争中取得近百年来中国反对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民族精神成为指引抗战胜利的一面鲜艳的旗帜。关于这一课题,学界已有相当研究成果,如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论述,有王新萍的《论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与核心》(《大家谈》2009年第9期);蔡丽琼《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1月第10卷第1期)等;也有学者是从抗日战争与民族精神的相互关系,或者是就某一角度对抗战时期的民族精神展开论述,如陈琢《抗日战争中的民族精神与当代中国的和平崛起》(《长白学刊》2005年第5期;李桂华《抗日战争与民族精神的新聚集和新提升》(《楚雄师范学校学报》第二十卷第六期,2005年2月);侯治水《中华民族精神在抗日战争中的彰显》(《宿州教育学院学报》第8卷第3期,2005年9月)等。今天的我们应该发扬这样的民族精神,把它融入到我们的血脉中,让它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价值观念,增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学术价值。
6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适应环境、改造世界、形成自己特有语言、习俗和人文传统的长期发展历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富有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志向。它是一个民族心里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可以动员和团聚一个民族的力量,是这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和壮大的精神支撑。
中华民族精神是在长达五千多年的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由50多个民族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自古以来,中国各族人民为了维护共同的生存和发展,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主权,为了抵御外来侵略和建设美好家园,无时无刻不在培育和发展着民族精神。而抗日战争正是这样的一个时刻,中国人民处在抵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主权的特殊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民族精神展现出了充分的活力,得到了一次真正的诠释。
抗日战争是一百年来中华民族取得反抗外族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战争。八年抗战,艰苦卓绝。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度过这样的难关,扭转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屡战屡败的局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全国人民为民族精神所鼓舞,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使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了进一步锤炼与充分展示。
一、 抗日战争中爱国主义精神的升华
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民族之魂,是我们的希望所在。它也是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源泉和思想核心,是全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从黑暗走向光明的一面旗帜。
在抗日战争这种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更加彰显中华儿女的深深爱国之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也成为中国抗战到底并最终取得胜利的精神动力。日本侵略者无端挑起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国难当头,极大地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新的觉悟,唤起了中华儿女更加强烈的民族意识。全国人民都集中到了反对日本侵略的旗帜下,谱写了全民族团结御侮、击败日本强敌的爱国主义壮歌。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所表现出的临危不惧、奋勇杀敌、视死如归的精神,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是空前的,都是对爱国主义精神的进一步升华。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占我东三省,侵略矛头直指全国,妄图灭亡我中华民族,日军的疯狂进攻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并没有磨灭中国人的爱国精神。从1937年的“七七”卢沟桥事变开始,中国人民掀起了大规模的抗日救国斗争,社会各阶层人士都把反对外敌入侵、救中国于水深火热之中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共同抗日,全国各地工人纷纷举行抗日大罢工,各地的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民族资产阶级也行动起来加入抗战。为了抗日救国,各个党派、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都以民族与国家全局的利益为重,团结一心,投入抗战中。爱国主义精神在这一时期迸发出巨大的力量,成为了抗日战争的坚不可摧的坚强防线,也成
7 为了抗战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总之,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遗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为中华民族所共有,在抗日战争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它以全民族动员起来的磅礴气势得以充分展示,而中国抗战的最后胜利也证明了以爱国主义所凝聚起来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强大力量。
二、抗日战争时期的团结统一、共御外侮的精神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每当出现外敌入侵时,全国人民都能够万众一心、共御外侮。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凝聚力又得到进一步加强。中华儿女都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整个民族都投入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抗日救亡”、“不做亡国奴”的共同心声,把千千万万的民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结成各阶级、各阶层、各党派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激励着全体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首先,国共两党摒弃前嫌,合作抗日。十年内战里,中国共产党长期处于国民党大军“围剿”之中。但在强敌入侵的情况下,却以民族大义为重,于1935年8月公开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号召全国全民族团结起来建立联合战线,一致对日;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又发表《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向全国人民呼吁:“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号召“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 “全国上下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1]同日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中国工农红军领导人致电蒋介石,表示红军将士愿意“为国效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土卫国的目的”。[2](P305)经过多次谈判,国民党中央通讯社于1937年9月22日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庐山谈话的发表,宣告了国共两党重新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欢迎。
在统一战线建立后,国共两党的军队在对日军的几次大的战役中表现出了精诚合作、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在台儿庄战役中,国共两党在共同抗日这面旗帜下,并肩战斗共创日军。1938年3月上旬,日军在津浦铁路北段大举增兵,企图南下徐州。白崇禧被蒋介石派往徐州协助李宗仁指挥作战。日本在装备和战术上高于中国军队,因此,白崇禧顾虑重重,对能否取胜日军没有把握,行前,白崇禧主动到八路军办事处向周恩来、叶剑英请教作战的方略。周恩来为其指明了方向。之后他到徐州协助李宗仁指挥作战,“基本上采取了周公所指出的方针”。[3](P289)正是国共两党诚心合作,台儿庄一役,中国军队痛歼谷师团大部,重创坂垣师团,战果辉煌,震惊中外。这一仗正是检验国共合作是否有诚意的一仗。
其次,在这一时期我国的少数民族也加入了抗日救亡的大军中.我国是一个多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