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低段书法教学浅谈论文

小学低段书法教学浅谈论文

小学低段书法教学浅谈
大西街小学:李瑜
在进行了近两个学期的教学中,我深深的感受到不应该只是为了教学而教

学,而是应该运用恰当的方法,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特点,把学生引导到
一个既定的情境中去。
一、学习书法的重要性
(一)书法是文化、是艺术。教学上,我们更应该倾向于事物的本体,关注作
品的风格,空间构成和点画形态等。
(二)书法教学的育人功能。汉字具备了潜在的育人功能,结合书法教学课程
的特点,通过拓展教学内容的内涵,深化素质教育的思想,可以实现育人的目
的。
(三)对小学生而言,写字必须规范,这既是社会交际的需要,也是现代化的
标志之一。我国政府历来重视汉字的规范化、标准化。1988年国家语委和新闻
出版署又联合发布了《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并在联合通知中指出:“《现代汉语
通用表》依据《印刷通用汉字自形表》确定的标准,规定了汉字字形的结构、
笔画和笔顺。”字表发布后,印刷通用汉字字形即以次为标准。
二、书法教学的一般教学程序——五步教学法
(一)导: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书法课上,教师教学中可以通过播放
古筝等优美的古典音乐或讲一些书法家的学书历程,把学生带入到情境中去,
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即所谓的情境教学法。例如,
在给学生播放一些录音、录像时,生问;一副几十个字的书法作品,为什么能
值这么高的价格?师说: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艺术,在简单的黑白
世界里,以其强烈的节奏,顾盼情生的意态,形神兼备的气质,富有情趣的意
境,深深的吸引着人,打动着人,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给人以美的享受。
因此,继承和弘扬祖国的书法艺术,我们应该感到骄傲和自豪。
(二)讲:交代学习内容,明确主题。教师采用观察、分析、比较等教学方法
进行示范书写,通过示范让学生亲眼看到书写过程,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更
好的理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教师在教学字的避就关
系时
(1)上避下;思、安、华等
(2)下避上:条、分、奏等
(3)上下避中间:黍、茶、黎等
对小学生而言,也可编成歌谣:
左避右,上避下,美观大方不分家。
你让我,我帮他,团结起来力量大。
(三)练:练是上课的中心环节。在培养学生动手的同时,练习过程中要强调
学生做到“三到”即眼到、心到、手到。“眼到”就是仔细观察范字的笔画、字
形;“心到”就是认真分析范字的用笔特征,字形结构特征和各种笔画位置,做
到心中有数。“手到”就是下笔临写,把眼中看到的,心中体会到的用手表现出
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横画的形态练习,这对于低年级的同学来
说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我大体总结了以下几步骤:
1、自由书写。
2、范写。
3、比较看,自己写的与老师写的还有多远,哪儿接近了,哪儿不对。
4、再书写。
5、谈书写的动作过程
(起笔、行笔、收笔经历了哪些细腻的动作以及提、按、转、折、方、圆等)。
6、学生掌握动作规律,熟练书写,巩固书写行为,手指、笔、纸、墨熟练配合。
7、横的变化形态,即一个字可能有几个横、长短、粗细、方向、角度各异,通
过观察、比较(可以借助工具如:铅笔、直尺等)尝试表现横的变化,学生在
一个接一个的训练里,感受到的是发现后的惊喜,成功后的再挑战,同时,他
们开始感受规律,触类旁通,注意学习方法,这样 在学其它的点画形态便相应
容易了。由此,从整合到分解,再回到整合,在反反复复的训练中,学生的能
力在不断提升。
(四)评:即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评,通过点评,肯定优点,激发写字兴
趣,指出缺点明确不足,让学生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以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书写美观的效果。
(五)举:这是课堂的最后一环节。如在教“氵”旁时让学生举“氵”的例
子,如:汽、酒、冰等。通过举一反三即找出了同类字的书写规律,增加了学
生的识字量,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小学生书法学习阶段状况简单分析
小学生学习书法往往道路曲折,从发展过程来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即:
(1)涂鸦阶段。这一阶段对于儿童来说属于感性认识阶段,他们喜欢随便涂抹,
而不愿按板成规,主要集中在一、二年级。主要原因有:第一,从生理阶段看
反映还不太灵活;第二,拿笔方法受平时写铅笔字的影响很难改正。(2)从感
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对他们来说学习书法已经有了一定的
认识,但很肤浅,临帖的自觉性还不高,需要进一步认识,这一阶段的学生主
要集中在三、四年级。(3)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学
生对书法有了一定的认识,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他们能够自觉的临习,主要
集中在四、五年级。
2013.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