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蛋白大豆
DB23
前 言
为了充分发挥黑龙江省大豆优势产业带的作用,提高大豆蛋白质含量,适应大豆消费快速增
长的需要。
本标准参照了美国等大豆主产国的大豆质量标准,并根据近年来黑龙江省商
品大豆的粗脂肪、粗蛋白质含量检测结果,制定了高蛋白大豆的质量标准。本标准调整
了高蛋白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并规定大豆粗蛋白质和粗脂肪总量不得小于60%。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谷物品质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向东、刘忠堂、李霞辉、张晓波、齐宁。
高蛋白大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蛋白大豆的有关定义、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贮存的
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豆制食品业用大豆,以及作为分离提取大豆蛋白原料的商品高蛋白大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
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
本标准。
GB 1352
大豆
GB 2715
粮食卫生标准
GB/T 5491
粮食、油料检验 扦样、分样法
GB/T 5492
粮食、油料检验 色泽、气味、口味鉴定法
GB/T 5494
粮食、油料检验 杂质、不完善粒检验法
GB/T 5497
粮食、油料检验 水分测定法
GB/T 5511
粮食、油料检验 粗蛋白质测定法
GB/T 5512
粮食、油料检验 粗脂肪测定法
GB 7718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GB 8612
豆制食品业用大豆
GB/T 17109
粮食销售包装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高蛋白大豆
高蛋白大豆是指由国家或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高蛋白大豆品种种植收获得到的商品大
豆,籽粒蛋白质含量≥43%(干基)。
3.2
13
%湿基
大豆水分在13%状态下测定或计算的粗蛋白质或粗脂肪的含量。
3.3
干基
大豆水分在绝干状态下测定或计算的粗蛋白质或粗脂肪含量。
4
要求
4.1
高蛋白大豆按蛋白质含量定等。质量等级指标见表1。
表1
高蛋白大豆质量指标
等 级 蛋白质/(% ) 蛋白脂肪总量(干基)/
(%)
最高限量
色泽、
气味
杂质/(%) 水分/(%) 子叶变色粒/(%) 病斑粒与霉变粒合计/(%) 虫蚀粒与破碎
粒合计/(%)
干基
≥
13%湿基
≥
1 45.0 39.0 62.0
1.0 14.0 5.0 2.0 10.0 正常 2 44.0 38.0 60.0
3 43.0 37.0 60.0
4.2
卫生指标
卫生检验和植物检疫按GB 2715及国家有关标准、规定执行。
5
试验方法
5.1
扦样
按GB/T 5491执行。
5.2
粗蛋白质检验
按GB/T 5511执行。
5.3
粗脂肪检验
按GB/T 5512执行。
5.4
杂质检验
按GB/T 5494执行。
5.5
霉变粒、破碎粒检验
按GB/T 5494执行。
5.6
水分检验
按GB/T 5497执行。
5.7
色泽、气味检验
按GB/T 5492执行。
5.8
子叶变色粒检验
按GB 8612执行。
6
检验规则
6.1
批次
同一品质类型或品种、同一产地、同一等级的的相应产品为一个检验批次。
6.2
扦样
按照GB/T 5491有关规定抽取样品。报验单填写的项目应与货物相符,凡与货物不符,包
装容器严重损坏者,应由交货单位重新整理后再行抽样。
6.3
判定规则
6.3.1
若全部检验项目均符合本标准该等级要求时,该批产品为该等级合格产品。
6.3.2
卫生指标检验有一项不合格时,该批次产品为不合格。
7
标签
产品标签符合GB 7718的有关规定,标明
产品名称、质量等级、净含量、产地、生产
厂(公司)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贮存方法、产品标准编号等。字迹应清晰、完整、
准确。
8
包装、运输、贮存
8.1
包装
高蛋白大豆
的销售包装符合GB/T 17109的有关规定,包装材料应清洁、卫生、干燥、无毒、无异味,
符合食品卫生要求。包装应牢固,不泄漏物料。
8.2
运输
高蛋白大豆运输过程中,运输工具必须保持清洁、干燥、无毒无害、不得与有毒、有害、
有腐蚀性、易发霉、发潮的货物混装运输。
8.3
贮存
高蛋白大豆应存放在干燥、通风处,不得雨淋、日晒、受潮。存放处应符合卫生要
求,不得对高蛋白大豆产生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