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_滨海湿地植物修复效果监测与评价方法研究

_滨海湿地植物修复效果监测与评价方法研究

第32

卷第4

期海洋环境科学

Vol.32,No.4

2013

年8

月MARINEENVIRONMENTALSCIENCE

August2013

滨海湿地植物修复效果监测与评价方法研究

张悦1,2

刘长安1

宋永刚3

陈鹏飞4

于彩芬4

李树荣2

(1.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辽宁大连116021;2.

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辽宁大连116021;3.

辽宁省海洋水

产科学研究院,

辽宁大连116021;4.

大连海洋大学,

辽宁大连116021)

摘要:

本文根据滨海湿地植物特点及其退化的普遍原因,

以科学性、

合理性、

可操作性为原则选取了5

个评价指标,

分成长

期评价与短期评价,

建立了滨海湿地植物修复效果监测与评价方法,

并以黄河口芦苇湿地恢复区为示范基地,

对其修复工程

的修复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

黄河口芦苇湿地恢复示范区在植物盖度、

植物健康状况、

入侵危害等方面的评价等级较

高,

芦苇恢复整体状况较好,

但修复工程的面积修复指标还未达标,

应进一步扩大芦苇的恢复面积。

滨海湿地植物修复效果

监测与评价方法基本适用于滨海盐湿地植物修复效果监测与评价。

关键词:

生态修复效果;

滨海湿地;

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336(2013)04-0544-03

Theresearchfortheeffectevaluationmethodofthe

plantrestorationincoastalwetland

ZHANGYue1,2

,LIUChang-an1

,SONGYong-gang3

,CHENPeng-fei4

,YUCai-fen4

,LIShu-rong2

(1.NationalMarineEnvironmentalMonitoringCenter,Dalian116021,China;2.EnvironmentalScienceandEngineeringCollege,

DalianMaritimeUniversity,Dalian116021,China;3.LiaoningOceanandFisheriesScienceResearchInstitute,Dalian116021,Chi-

na;4.DalianOceanUniversity,Dalian116021,China)

Abstract:Accordingtothecharacteristicsoftheplantsincoastalwetlandandtheuniversalreasonsofthedegradation,fiveevaluation

indicatorswereselectedinaccordancewiththescientific,rationalandworkableprinciplesinthispaper,anddividedintolong-terme-

valuationandshort-termevaluation,andtheeffectmethodoftheplantecologicalrestorationincoastalwetlandwasestablished.Resto-

rationAreaoftheReedWetlandinHuangheEstuarywasusedasaresearcharea,andtheeffectsoftherestorationwasevaluated.The

resultsindicatethattheranksoftheplantcoverage,thegrowthanddevelopmentofplant,harmfullevelofinvasiveplantwerehigher.

Theconditionofthereedrestorationwasgoodoverall,buttherestorationoftheareawasnotyerstandard,soshouldbeexpandedfur-

ther.Accordingly,theeffectevaluationmethodoftheplantecologicalrestorationincoastalwetlandappliedtotheeffectevaluationof

theplantrestorationincoastalwetlandbasically.

Keywords:effectoftheecologicalrestoration;coastalwetland;evaluationmethod

近几十年来,

随着沿海地区开发活动的不断加剧,

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如生物多样性下降、

珍稀濒

危物种绝迹、

红树林消失、

渔业资源衰退、

赤潮濒发、

滨海

湿地面积萎缩等[1]

直接或间接导致了许多海洋生态系

统的严重退化。

海洋生态环境退化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

的问题,

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已成为全球举世瞩目的焦点和生态学研究领域的热点。

纵观国内外海洋生态修复的研究与实践,

可以分为

生态修复规划、

生态修复技术方法及生态修复监测三个

方面,

国外在这三方面均作了一定数量的研究,

我国针对

某种生境的生态修复技术方法也做了相关研究,

如红树

林、

海草床、

海岛等生态修复技术方法的研究[1]。

但对于

收稿日期:2012-10-15,

修订日期:2012-12-13

基金项目:

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新兴经济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200905009)

作者简介:

张悦(1983-),

女,

辽宁沈阳人,

助理研究员,

在读博士,

主要从事滨海湿地生态修复、

碳循环研究,E-mail:yuezhang@

nmemc.gov.cn

通讯作者:

刘长安,E-mail:caliu@nmemc.gov.cn第4

期张悦,

等:滨海湿地植物修复效果监测与评价方法研究545

生态修复后效果评价的研究目前还很少。

本文主要针对

滨海湿地植物修复效果监测与评价进行研究,

并以黄河

口芦苇湿地修复区为例进行修复效果评价。

此评价不仅

为真实地反映滨海湿地植物修复效果提供理论依据,

为日后制定更为系统的生态修复效果监测与评价奠定了

基础。

1

评价方法

1.1

参照系统的选取

参照生态系统可选取历史的自然残留区域或自然恢

复区,

也可在本区域或邻近区域内选择未受破坏或破坏

程度很轻的“

自然生态系统”

作为响应的参照系统。

对于

那些缺少真实存在的生态系统,

或者随着时间的变化现

存生态系统能否作为参照系统难以确定的情况下,

通过

模型构建(

参照生态系统是通过其他地方多个生态系统

或者其他来源的资料组装整合出来的)

来确定参照生态系统。

选取的参照生态系统特点应包括[1]

:(1)

功能相似

性;(2)

气象和水文相似;(3)

人类居住、

人类活动及经济

活动的影响相似,

通过这些活动汇入湿地的水径流量和

性质是相似的;(4)

历史的或潜在的活动相似,

如养殖、

伐等;(5)

大小、

形态、

水深、

湿地分区及比例、

主要的植被

类型等相似;(6)

土壤及非土壤地质相似;(7)

主要本地野

生生物的通道相似。

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根据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及其退化的普遍原

因,

以科学性、

合理性、

可操作性为原则选取了5

个评价

指标,

其中长期(3a

以上,

含3a)

监测与评价为5

个指

标,

短期(1~2a)

监测与评价为4

个指标。

在短期评价指

标中,

草本类选择植物盖度修复比率,

木本类选择植物保

存密度修复比率。

滨海湿地植物修复效果描述按照指标

及监测与评价的长、

短期进行描述。

评价结果判断见表1

和表2。

表1

滨海湿地植物修复效果长期评价指标分级

Tab.1Indicatorsclassificationoftheplantsrestorationeffectincostalwetlandforlong

评价指标分级标准

一级(

好)

二级(

较好)

三级(

中)

四级(

较差)

五级(

差)

面积修复比率/(%)

≥9585~9575~8565~75

≤65

植物盖度修复比率/(%)[2]

90~10070~9050~7030~50

≤30

植物保存密度修复比率/(%)90~10070~9050~7030~50

≤30

植物生长发育状况正常生长基本生长轻度损害重度损害濒死或死亡

入侵植物危害程度/(%)[3]

≤55~2020~3535~50

≥50

生物多样性修复比率/(%)

≥8575~8565~7555~65≤55

表2

滨海湿地植物修复效果短期评价指标分级

Tab.2Indicatorsclassificationoftheplantsrestorationeffectincostalwetlandforashorttime

评价指标分级标准

一级(

好)

二级(

较好)

三级(

中)

四级(

较差)

五级(

差)

面积修复比率/(%)

≥9585~9575~8565~75

≤65

植物盖度修复比率(

草本)/(%)90~10070~9050~7030~50

≤30

植物保存密度修复比率(

木本)/(%)

植物生长发育状况正常生长基本生长轻度损害重度损害濒死或死亡

入侵植物危害程度/(%)

≤55~2020~3535~50≥50

1.3

评价指标的监测

根据选取的评价指标,

可以得出5

个监测参数,

分别

为植物面积、

植物盖度、

植物保存密度、

植物生长发育状

况及植物多样性指数,

其调查与分析方法见表3。

其监测

与分析方法如下。

表3

监测参数的调查与分析方法

Tab.3Investigationandanalysismethodsofmonitoringpa-rameters

序号监测参数调查方法分析方法

1

面积RS、GIS、GPS、

遥感法[4,

6]

2

盖度调访、

样方法、

遥感法[4]

3

保存密度观测、

样方法、

遥感法[5]

4

生长发育状况采集目测法

5

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

法[4]1.4

评价指标的计算

1.4.1

滨海湿地植物面积修复比率

滨海湿地植物面积修复比率按公式(1)

计算:

E=S'/S×100%(1)

式中,E

为湿地面积修复比率;S'

为湿地修复区实际

修复面积(m2

);S

为湿地修复区计划修复面积(m2

)。

1.4.2

滨海湿地植物盖度修复比率

植物盖度修复比率按公式(2)

计算:

P

c=C'/C×100%(2)

式中,P

c为植物盖度修复比率;C'

为修复后植物盖度;

C

为参照系统植物盖度。

1.4.3

滨海湿地植物保存密度修复比率

植物保存密度修复比率按公式(3)

计算:

P

d=D'/D×100%(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