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8期 (总第1 5 oN)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MUDAN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NO.8,2O14
Seria1 No.150
论莫言小说的民间性与现代性关系 周 桂 琴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财经分院,连云港222003) [摘 要] 莫言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天马行空地叙述民间、并且不简单地批判民间落后和愚昧,来完成对现 代性的反思的作家。民间写作贯穿了莫言三十年的创作历程,他将自己的写作说成是“作为老百姓的写作”,而 不是“为老百姓写作”,在模仿川端康成的《雪国》后,莫言创作出了《白狗秋千架》,举起了“高密东北乡”这面旗 帜,也开始了其民间写作的道路。在本文中,我们针对其作品对莫言的民间性视野是否具有现代性意义进行了 分析,并探讨了莫言小说对现代性的反思。 [关键词]莫言;民间写作;现代性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23(2014)08—0005—02
民间写作贯穿了莫言三十年的创作历程,和许多现代 乡土作家有共同之处,他们从农村到城市,将家乡作为创作 背景,将乡土人文作为思想源头,但不同于沈从文的“乡恋” 的美好情怀,亦不同于鲁迅近于苛刻地对民间陋俗的批判, 莫言作品中出现的魔幻、反叛、发泄特点较多,既对民间文 化流露出审视批判倾向,又对热情敏感的自我心性表现出 释放的精神。因此,莫言的作品中具有了现代意义。 一、莫言民间写作的发展历程 1984年秋,莫言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正是我 国改革开放的春潮迭涌而来的时期,长期文化封闭的文学 界受到了大规模西方文化思想的冲击,许多作家深受影响。 莫言也不例外,他接触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其中川端康 成的《雪国》启迪莫言创作出了《白狗秋千架》,作品的整体 构思和艺术手法身不由己地模仿着外国文学,其中《球状闪 电》和《爆炸》就受到了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 影响,莫在作品中运用大量渲染夸张的表现手法,形成了其 “魔幻现实主义”的特色。这是他第一次举起了“高密东北 乡”这面旗帜,也开始了其民间写作的道路。 在学习和借鉴之后,莫言并没有一味地照搬他们的故 事和技巧,这些作品仅仅起到的是唤醒其开创“乡土文学” 创作之路的催化剂。1986年,莫言发表了《红高粱》,这是 一部反抗政治道统的作品,释放了人们压抑的个性,从而透 过民间生活的深层寻求民族骁勇的血性和人类生命之力, 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让文学界赞叹不已。 在接下来的创作中,莫言将其高密二十年的生活情感 寄托于民间创作中,民间色彩更为醇厚。《檀香刑》和《四十 一炮》便是这个时期的两部代表作品。莫言在《檀香刑》后 记中,谈及了“撤退”的想法,也就是抛开西方现代文学的影 响,试图回归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运动。其中,采用章回体写 作的《生死疲劳》,抛开了沈从文和汪曾祺纯美的味道,笔下 散发出浓郁的民间生命力,民间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 二、莫言民间写作的思想内涵 1.“作为老百姓的写作” 作为一个出身底层的知识分子,莫言厌弃虚伪的呻吟 和伪装,他作品中的个体精神与民间精神自然和谐地融合 在一起,是粗鄙而又真诚的自由和独立。莫言认为,他的工 作等同于工匠的手工活,既不神秘,也不高贵,甚至不比读 者高明[1]。他将自己的写作说成是“作为老百姓的写作”, 而不是“为老百姓写作”。可以说,这样的写作理念,本身就 是“民间化”的思想特质。 2.个性化写作 莫言的主张是“写自我的自我写作”。他认为一个有出 息的作家经过不断总结自己、不断超越自己之后,才能够有 大的文学影响。莫言的个性写作立场首人眼帘的应该是成 功虚构了“高密东北乡”这个文学地理概念,其表示他创作 的灵感往往来自于“高密东北乡”这个半真半假的“故乡”。 其次,莫言民间性的语言处在一种汪洋恣肆的创作状 态下,沉迷且狂放,因此他自嘲道“我是一头想象力丰富的 猪,脑子里有许多莫名其妙的幻想,我经常被自己幻想出来 的情景吓得屁滚尿流或者哈哈大笑。”_2 3.民间写作的创作心态 莫言初人文坛的时候,他受到了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 义”的影响,区别于当时主流文坛的创作方式,表现出动作 夸张和炫耀技巧的心态,但叙事中的民间资源仍然来自于 二十年的高密生活。在虚构了“高密东北乡”这个文学地理 概念之后,莫言将其他地方的民间资源融入到了“高密东北 乡”之中。比如《丰乳肥臀》中描述的红柳、沼泽地和芦苇 荡,事实上并不存在于他的故乡,所以他将“高密东北乡”称 之为“我精神意义上的故乡”。在一定程度上说,其创作心 态的形成过程来源于儿时灵魂深处对故乡的记忆。 同时,他曾憎恨和逃避过的故乡态度,最后因为抑制不 住精神上对故乡的回归,从另一个层面上可以说其已经超 越了故乡。所以他说过“对于生你养你、埋葬你祖先灵骨的 那块土地,你可以爱它,也可以恨它,但你无法摆脱它。-[33 由此完成了他民间创作心理的转型。 三、莫言小说的民间性与现代性的关系 莫言的民间性视野是否具有现代性意义,我们针对其 作品进行分析。 (下转第44页)
[收稿日期]2o14 12—21 [作者简介]周桂琴(1980一),女,连云港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 5 ’ 弱、农村的小农意识和狭隘思想的影响,所以农村教师较城 市教师更易对与自己不同的教学理念持消极态度。 农村学校教师人际关系简单,在生活和教学工作中彼 此经常互相沟通和联系,教研组由学校学科教师构成,同一 学科教师3人以上,不足3人者可联合相近学科教师成立 教研组。除了教研组活动以外,教师之间由于教研组组长 也是从教学经验丰富、管理能力强的教师中挑选出来的。 据调查发现:“接受者和建议者双方可能以前就认识,他们 有可能是同学可能是同事。了解对方可能增加对对方的信 任,使得其更愿意接受对方提出的建议。人们一旦信任他 人就会认可对方的行为,并接受对方建议。当判别者怀疑 别人提出的建议时,就会怀疑对方的动机和能力。”[5]在教 研组活动中无疑具有“人和”的优势,农村教师在活动中更 易畅所欲言、集思广益,对教师的建议和意见更能让其接 受,可以大大降低教师抵触心理的影响,对农村教师专业快 速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 考 文 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IM].北京:人 民教育出版社,2003:50. [2]刘群英.我国中小学教研组研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E3J陈宝贤.农村中学教研组长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研 究——基于中山市三角中学实践的探索[D].武汉:华中师范大 学,2011. [4]徐锦.农村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及对策研究EJ].教育与教 学研究,2012,26(12):16. [5]郑洁.关于接受建议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I-D].苏州:苏州大 学,2008. [责任编辑:石盛磊]
(上接第5页) 在长篇小说《檀香刑》中,莫言通过统治者彰显出的王 权威严对专制政治历史进行了批判。看客在观赏妓女被残 暴虐杀的过程中,窥私欲得到了满足,残暴的人性也得到了 空前宣泄。如同鲁迅《药》中所揭示的:革命者的血最终变 成了下层老百姓治肺痨病的土方子。由此可见,莫言作品 中的批判性是以知识分子启蒙话语为主导的现代性,其在 中国社会历史中出现的伤感和迷茫中,构筑起现代性思索 的文学世界。 莫言给我们展现出的不仅仅是写民间群众的作家,更 是一位民间的作家,由此其负载的文学世界中蕴含着丰富 的民间色彩,他通过知识分子的现代立场来批判现代人的 生存状态。这就是为什么这样充满浓厚民间性特色的作品 反而给人更强烈的现代意味。 从莫言的《红高粱家族》来看,那种超越了善恶伦理的 野蛮正义、那种爱情在人性上的自由坦荡,超越了力量和生 命的骁勇狂放,对现代文明的虚伪可怜狠狠地给了一巴 掌_4]。在《丰乳肥臀》中,大金牙、老金、鹦鹉韩一心钻到钱 眼里的聪明伶俐,与无所适从的上官金童比较,已经被城市 化的现代性所抛弃[5]。同样的,在《幽默与趣味》中,大学教 授王三变成了猴子,莫言表现出了对现代性的痛苦以及对 民间精神的独立品格进行了反思。 莫言的创作,是站在民间生命的角度,对生活和生命有 着强烈的人文关怀,他的思索带领读者一起感受民间生命 曾经或是正在经历的悲惨和焦虑,走向民间,并不断探寻着 现代性的出路。他的民间性小说为何具有厚重的现代性思 想内蕴,也正是因为此。 四、奠言小说对现代性的反思 莫言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天马行空地叙述民间的作家, 并且不简单地批判民间落后和愚昧,而是抽身于知识分子 的启蒙话语,冲破主流意识形态,来完成对现代性的反思。 1.农村改革给知识分子带来的忧虑感 在《丰乳肥臀》和《生死疲劳》中,莫言将其创造的城市 “高密东北乡”变成了一座现代化都市,表达了城市变迁对 人物自身变异的研究。金童在《丰乳肥臀》中患上了阉割焦 虑,隐喻着知识分子的变质和莫言自我的凋敝和萎缩,无论 是笔下人物还是作者本身,城市现代性的迥异景观造成了 不伦不类的“高密东北乡”,这便是作者在反思知识分子安 身立命之所时的一声叹息。 在《四十一炮》中,由于农村改革,屠宰村的变迁,人们 在是非曲直、道德伦理上的激烈冲突,寄托着莫言对于农村 ・ 44 ・ 改革和农村步入城市化进程的焦虑。莫言笔下的“高密东 北乡”已经成为了一个畸形体,如同马克尔斯在《百年孤独》 中描述的有尾巴的小怪物表征的是西方数百年以来的殖民 社会残渣余孽一样,莫言以其民间式的幽默,运用夸诞胡言 的语体风格,讽刺了城市的拥挤、阴暗、匆扰和无趣。于是, 也就有了《长安大道上的骑驴美人》一文r6]。 2.鬼狐之说的反现代性叙事 鬼狐题材的作品原本是民间小说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异界寄托着作者抒发对现实的不满。但在《在延安 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文艺工作者主要开始为革命事 业服务,鬼狐题材也退出了时代舞台。在拉美魔幻现实主 义对莫言产生影响之后,这种鬼狐之说在他的笔下复活。 如《师傅越来越幽默》中,下岗职工丁师傅为摆脱经济困境, 开辟了一处让青年男女幽会和野合的理想场所,却不料陷 入了诡异的殉情案中。丁师傅在结尾活人见鬼的场景,只 不过是莫言希望逃离现代化扰攘的狭窄空间,找到民间精 神的净土,扩展了另~条通道,来完成对现代性美学的一次 脱离。 3.革命伦理对民间伦理的破坏 革命的历史从来都印刻着阶级、党派这些词语,中国革 命现代性的意识即阶级意识和集体意识,个人的物质和精 神被改造成公有化观念,个体私欲情感被抛弃,最终使得民 间固有的伦理关系在革命面前变得六亲不认。如《檀香刑》 中,钱丁获得官方伦理的认可,忽视民间伦理关系而抓捕准 岳父孙丙;赵家对亲家孙丙,也是摧毁了血缘伦常,以现代 化律法来对其进行刑罚。而在《丰乳肥臀》中,母亲对待司 马库的态度来自于岳母和女婿的民间血缘伦理,并不是阶 级敌人的革命 曦感,更没有大义灭亲的壮举。 莫言对民间伦理的演化过程中,产生了失去民间诉求 的焦虑感,并以此故意用反思维的叙事方式来颠覆现代性 单一改革求变的目的,确立一个全球经济、军事、文化高速 发展中的精神诉求支点,寻求对民间文化的保持。 [参 考 文 献] [-11黄发有.莫言的“变形记”[J].当代作家评论,2006(6). [2]莫言.生死疲劳I-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 [3]莫言.超越故乡[M]//莫言散文.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 E43王光东.民间的现代之子——重读莫言的《红高粱》[J].当代作 家评论,2000(5). [5]莫言.我的《丰乳肥臀》——在哥伦比亚大学的演讲[-M']//dx说 的气味.北京: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 [6]莫言.我的中学时代、我的故乡与我的小说[M]//杨扬,编.莫 言研究资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责任编辑:曾 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