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酉阳县花田乡现代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思考

酉阳县花田乡现代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思考

酉阳县花田乡现代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思考
作者:谌剑波等
来源:《南方农业·上旬》2015年第06期
摘要渝东南地区仍以农业生产为主,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现代特色效益农业的显得尤为重要。

以重庆市酉阳县花田乡为例,分析了该乡现代特色效益农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现代特色效益农业;乡村旅游;重庆市酉阳县花田乡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6-071-02
知网出版网址:http:///kcms/detail/50.1186.S.20150710.1055.002.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5/7/10 10:55:00
2013年,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讨论决定将重庆划分为五大功能区。

渝东南地区被定义为生态保护发展区,是重庆市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与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也是重庆市重要的生态屏障、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带和扶贫开发示范区。

同时,渝东南地区也面临着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缩小与重庆市经济发展差距的任务。

渝东南地区农业生产仍占主导地位,加快现代特色效益农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2014年2—5月,通过对重庆市酉阳县花田乡的考察,笔者认为,该乡依托县政府政策引导,依赖科技创新,立足资源优势,推动产业升级,基本开辟出一条适应当地现状的现代特色效益农业发展之路。

1 发展现状
花田乡位于酉阳县北部,面积79 km2,人口约6000人。

乡境内山地沟谷纵横,平均海拔810 m,有耕地829.73 hm2,其中水稻田364.07 hm2。

自2011年以来,依照酉阳县政府部署,花田乡整合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按照市场导向、效益优先、以点带面的原则,引导农民改变原有生产习惯,发展现代特色效益农业。

目前,以花田贡米、有机麻旺麻鸭、何家岩梯田乡村旅游为代表的花田乡现代特色效益农业基地已基本建成。

据统计,2013年花田乡共生产花田贡米约25万kg,通过“稻鸭共作技术”出产成品有机麻旺麻鸭近10000只,接待乡村旅游游客1500人次,为当地农民年增收4000元/户。

2 主要经验
2.1 政府正确引导和政策支持
酉阳县政府在2011年制定大力发展花田贡米的发展规划[1]。

根据该规划,花田乡政府结合当地实际做出了以花田贡米为基础,带动发展有机畜牧生产和乡村旅游的决定。

为推动这一
计划的顺利实施,酉阳县政府和花田乡政府在政策上都给予了大力支持,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2 校地合作提高农业科技含量
在确定发展方向后,酉阳县政府积极与西南大学开展校地合作,2012—2013年多次邀请相关专家为花田贡米的发展出谋划策。

同时,结合当地情况采用了一批先进技术,如水稻间作技术、高山梯田稻鸭共作技术[2]、频振式杀虫灯等,基本杜绝了农药、工业化肥的使用,提高了现代特色农业的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2.3 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优势
花田乡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和资源,这是发展特色农业最大的优势。

(1)花田乡有悠久的耕作方式,农民对于农药、工业化肥的依赖性不强,为高质量花田贡米的生产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

(2)花田乡有优质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花田贡米的生产。

(3)花田乡有重庆市最大的农用梯田和高山草甸,有淳朴的民风和独特的土家风情,极其适宜开发乡村旅游[3]。

3 主要问题
3.1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短缺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已有近3亿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而花田乡近几年也有1000余人外出打工,约占该乡劳动力总和的30%以上;而且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多为文化素养和技术水平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

这些相对优质的劳动力的非农转移直接影响了花田乡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

3.2 乡村旅游基建资金不足
目前,花田乡发展有机农产品和建设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等的大部分资金均来自于政府财政拨款。

但是,政府财政拨款毕竟有限,很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仍然不足。

3.3 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弱
农业生产一直无法解决“靠天吃饭”这一难题。

在生产中一旦遇到洪涝、干旱、大面积流行病虫害等情况,就会对花田乡的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后果。

3.4 农业品牌知名度不高
品牌是现代特色效益农业重要的外在表现之一。

根据调查发现,花田乡已着手打造“花田贡米”和“何家岩梯田民俗摄影基地”等品牌。

目前,“花田贡米”已获得相关部门的有机认证。

但这些品牌在全国影响力仍然有限,民众对其认知度不高。

4 对策与建议
4.1 成立专业合作社,逐步形成规模化生产
针对农村劳动力不足,部分农民技术素养不高等问题,可对农村种养大户进行帮扶,寻求以大户带动散户,最终实现规模化生产。

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聚集农民的人力、物力、技术等要素,产生叠加效益。

这样可避免生产的盲目性,增强农民的自我保护、自我发展能力[4]。

4.2 地企合作,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针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可由当地政府牵头与有实力的旅游发展投资公司签订旅游开发合同。

由企业出资建设花田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成后由旅游公司对该旅游目的地进行全面打造并管理,政府进行必要监管。

力争将花田乡何家岩梯田和菖蒲高山草甸打造成为酉阳县继桃花源和龚滩古镇之后的第三旅游点,以带动当地发展,提高农民附加收入。

4.3 加强风险评估,建设农业保障体系
针对在农业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自然灾害问题,有关部门应着手建立风险预警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向农户发出报警信号,增强农民决策的准确度,提高抗风险能力;还可联合农户与保险公司签订投保合同,保障农民利益[5]。

4.4 扩大品牌知名度,保障品牌产品品质
针对当地农业产品知名度不高问题,通过媒体宣传、组织参加各类农博会、开展与梯田贡米相关的文化活动等途径,加强宣传,扩大品牌知名度和认知度。

在打造品牌的同时,要注意相关农产品和旅游产品的品质,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做大做强花田乡的现代特色效益农业。

参考文献:
[1] 张沛昌,唐柳青.酉阳县优质稻米产业化发展思考[J].湖南农业科学,2012,(18):30-32.
[2] 谌剑波,范玉红,冉廷彪,等.重庆花田梯田稻鸭共作中鸭的生产管理技术[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5):95-97.
[3] 黄健.重庆酉阳县旅游资源整合及开发策略[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9,22(6):91-94.
[4] 赵海燕.现代农业背景下农业风险问题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8):102-104.
[5] 杨颖.贵州农村反贫困的成效及影响因素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12,40(1):148-152.
(责任编辑:敬廷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