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O2汽提法尿素深度水解解吸装置技改小结

CO2汽提法尿素深度水解解吸装置技改小结

第4期 2011年7月 中 氮肥 M-Sized Nitrogenous Fertilizer Progress No.4 Ju1.2011 

CO2汽提法尿素深度水解解吸装置技改小结 

谢群力。刘辉 (河南晋开化工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开封475002) 

[中图分类号]TQ 441.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9932(2011)04—0025—02 

河南晋开化工投资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 

分公司尿素车间有2套160 kt/a CO 汽提法尿素 装置。第l套尿素装置2007年5月建成投产, 

随着产能的提升,配套的15 nl /h深度水解装置 

能力略显偏小。第2套尿素装置2010年1月建 

成投产,吸取第1套装置的经验,与之配套的深 度水解装置能力提高到20 m /h,操作弹性大幅 

度提高,同时还可以处理合成车间气氨回收系统 

过来的大量氨水,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现在2 套尿素装置的产能达到400 kt/a,吨尿素氨耗在 

560~570 kg,汽耗在0.9~1.0 t,电耗在150~ 

160 kW・h(包含循环水)。2套尿素装置工艺 

相同,其深度水解装置运行平稳,操作弹性大, 达到了设计排液中尿素含量<10×10I”、NH 含 

量<10×10 的要求。在此将15 m /h深度水解 装置的技改情况小结如下。 

1装置概况 

1.1工艺流程 工艺冷凝液由解吸塔给料泵送至解吸换热 

[收稿日期]2011-02—12 [修稿日期]2011-03-05 [作者简介】谢群力(1986一),男,河南南阳人,尿素生产高 级工,主要从事CO2汽提法尿素装置的生产技术及管理工作。 

停车时使用。以上措施实施后,节约了锅炉水, 

增加了副产蒸汽量。 

4结语 

通过采取上述各项措施和指标优化调节后, 

系统运行基本稳定,高压、低压系统各项指标较 

好,装置操作参数基本达到预期值,并一直平稳 运行。开车初期由于合成氨库存限量,装置负荷 

没有提得很高,但已经显示出增产、节能降耗的 器,与第二解吸塔底部的液体进行热交换后进入 第一解吸塔,由解吸换热器副线调节进液温度。 

第一解吸塔出来的液体由水解泵送至水解换热 

器,与水解塔底部的液体进行热交换后进入水解 塔,水解塔底部加入2.5 MPa的过热蒸汽加热, 

液体自上而下在塔内停留足够的时间使尿素充分 

水解。水解塔出来的液体经水解换热器换热后进 

入第二解吸塔,第二解吸塔底部加入0.4 MPa的 

低压蒸汽和工厂空气进行加热和水解解吸。从第 

二解吸塔出来的蒸汽和NH,、CO 以及从水解塔 

出来的气体一道进入第一解吸塔加热分解。第一 

解吸塔解吸气在回流冷凝器中被半封闭的中温循 

环水冷凝回收,再由回流泵一部分送至低压甲铵 

冷凝器作为吸收液返回高压系统,一部分回流至 

第一解吸塔,由回流液量和加热蒸汽量来调节解 

吸气中水含量<40%。 

1.2主要设备参数 

1.2.1解吸塔 

解吸塔为浮阀塔,分上下2部分(即第一、 二解吸塔),V=21.5 In ,55块塔板,材料304L。 

第一、二解吸塔为一整体,由升气管板将塔分为 

2段。第一解吸塔规格为61 000 mm x 11 510 mm, 

第二解吸塔规格为61 000 mm×15 400 mm。 

效果。目前装置与新上项目联通生产,负荷在 

80%左右,班产尿素220 t,随负荷上升装置各 

项消耗进一步下降(表1)。 

表1

 改造前后吨尿素消耗对比 ・26・ 中氮肥 第4期 

1.2.2水解塔 

水解塔为筛板塔,4,1 200 mm×21 550 mm, 

V=21.5 m ,25块塔板,材料16MNR+316L。 1.2.3回流冷凝器 回流冷凝器为管壳式,4,1 020 mm×6 900 

mm,F=240 m ;列管,/,25 mm×1.6 mm,共 341根,L=4 500 mm。 

2问题分析 

2.1解吸超压原因 

(1)高压系统转化率下降或低压系统精馏 塔、低甲冷、低甲冷液位槽至氨水槽排放未关, 

氨泵、甲铵泵填料泄漏使氨水槽中NH,、CO 、 尿素含量升高,在同一进料量下解吸负荷增加, 

使解吸超压。 

(2)回流冷循环水温度过高(冷凝量小) 或过低(结晶)。 

(3)水解塔满液或窜气(空)或压力过高, 

气相阀开得过大。 

(4)回流冷液位槽上去常压吸收塔的惰气 阀结晶或故障。 

(5)回流冷凝器列管堵、结垢,封头挡板 

损坏,冷凝量降低。 (6)加热蒸汽压力过高。 

2.2水解超压原因 (1)加热蒸汽压力过高。 (2)解吸不完全使水解负荷过重,为保证 

温度指标和达标排放而加大蒸汽量。 

(3)水解塔气相调节阀关闭、开得过小或 结晶堵塞。 (4)水解塔满液或窜气(空)(实际生产中 

遇到)。 

3技改内容 

(1)4,2o0 mill解吸气相管上增加一65o lnln的 

应急放空管至排气筒,并增加应急放空阀以方便调 节。在生产系统不稳定时,可适当放空一部分解吸 

气,保证氨水槽液位下降;在事故槽液位高又要停 

车排塔的情况下可以打开解吸放空阀,降低事故槽 

液位,避免因无法排塔而发生环保事故。 (2)回流冷凝器循环水上水增加 50 mm 

的“T”型过滤器,防止回流冷凝器列管因杂质 

堵塞影响冷凝液的吸收。 (3)在回流冷凝器循环水上、回水管线上 

各加一倒淋,方便回流冷凝器列管的化学清洗, 

缩短处理时间。 (4)在回流泵进口及回流液至第一解吸塔 

倒淋处引入蒸汽冷凝液(原设计没有),便于停 

车时冲洗置换。生产中曾因回流泵进出口及回流 液至第一解吸塔管线结晶而造成堵塞。改造后此 

问题得以解决。 

4运行总结 

深度解吸水解系统的主要控制指标为:第一 

解吸塔出液130~138 m /h,第二解吸塔出液 138—143 m。/h,水解塔出液200—210 m /h,解 

吸压力<0.3 MPa,水解塔压力1.6~1.8 MPa, 

回流冷循环进口温度40~5O℃,第二解吸塔出 液NH 含量<10×10~、尿素含量<10×10~。 

原始开车或长排后开车,水解解吸系统提前 

加少量的蒸汽和空气,升温到100℃以上再开水 解系统,这样可大大缩短废液排放达标的时间, 

缩短废液打循环时间,减少蒸汽用量。 

加减负荷时,为防止解吸泛液,加减量要 慢。加负荷时要先加量后加蒸汽,且加蒸汽速度 

要缓慢,控制好液气比。由于水解塔加热蒸汽压 

力高(2.5 MPa)且水解塔塔高(21 m),液位 

控制显示有滞后性。尤其应注意:加蒸汽过猛, 过热蒸汽压力突然升高,或操作不当使水解塔满 

液或窜气(空),都会使解吸泛液,造成解吸气 

温度上升,水含量升高,回流液浓度降低,高压 系统水碳比升高、转化率下降,氨水槽浓度上 

升,水解解吸负荷增加,导致系统恶性循环,系 统消耗上升。 

解吸泛液的处理:适当减少加热蒸汽,提高解 

吸压力,加大回流液的量,使解吸气相温度快速降 下来(几年的生产实践证明千万不能在发生泛液时 

作减量处理,这样只会使泛液越来越严重)。废液 

不达标可先打循环处理,合格后再转出。 

5结语 

15 m /h深度水解解吸装置经改造后运行稳 

定,达到了设计标准。因此在2009年第2套尿 素系统深度水解解吸装置设计时与化四院沟通, 

直接在建造时就参照15 m /h深度水解解吸装置 

作了修改,使其一次开车成功并达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