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藏(549 ~623 年),祖籍西域安息,隋唐时期著名佛教学者,三论宗创始人。因到会稽(今浙江绍兴)嘉祥寺讲法,听众常达千人,被称为嘉祥大师。其主要著作有《中论疏》、《百论疏》、《十二门论疏》、《三论玄义》、《大乘玄义》和《二谛义》等。
吉藏(549 ~623 年),隋唐时期著名佛教学者,三论宗创始人。据《续高僧传》记载:吉藏俗姓安,祖籍西域安息 (今乌孜别克斯坦布哈拉),故有“胡青藏”之称。先世避仇移居南海(今广州市),后迁金陵(今南京市)而生藏。
三四岁时,其父带他谒见中国古代三大佛经翻译家之一的真诗,为其取名“吉藏”。不久,其父出家,法名道谅。他常随父到兴皇寺听经,后拜兴皇寺主持法朗大师为师。学成,精通龙树、提婆之大乘空宗学说,并创立真、俗二谛学说,主张“诸法性空”, 借以阐明宇宙万有是 “心”、“情”、“理”的表现,而导归于“无所得”。
隋朝取得百越(今浙江、福建一带)之后,他到会稽(今浙江绍兴)嘉祥寺讲法,听众常达千人,被称为嘉祥大师。后来接受隋炀帝遨请,住长安日严寺,完成“三论”注疏,创立三论学派。在此期间,曾与当时蜚声朝野的“三国论师"僧粲辩论,历时多日,往复数番,终于取胜。
唐朝初年,高祖李渊于长安设立十大德统领僧众,吉藏也在当选之列。晚年住延兴寺。其主要著作有《中论疏》、《百论疏》、《十二门论疏》、《三论玄义》、《大乘玄义》和《二谛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