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肝门区肝肿瘤、弥漫性肝肿瘤、肝内外广泛转移的肝肿瘤、凝血功能异常者及有严重心、肺、肾功能不全者)均可作氩氦刀冷冻治疗[3]。
3.1超声引导及指导定位氩氦刀治疗时超声引导定位要不能用穿刺架,只能在超声引导下将刀具穿刺进肿瘤。
穿刺点的选择除选取最短途径外,应使超导刀经过1cm以上的正常肝组织,充分有效地利用正常肝组织来压迫针道,减少出血几率。
我们用二维探头,采取正交平面成像法指导穿刺,即先纵切面扫描引导将刀具插入肿瘤约1/3,显示刀具长轴,再做十字交叉扫描,确定刀具仍位于肿瘤中心或术前计划的部位再继续穿刺到预定部位。
3.2术中超声监测术中超声监测至冷冻到冰球全部覆盖肿瘤至少1cm,从多个切面上观察不到肿瘤回声为止。
3.3超声监测并发症文献记载氩氦刀治疗肝癌可出现肝破裂、出血、胸积液、胆漏、感染、针道种植转移等并发症,但本组无肝破裂、出血、胸积液、胆漏、感染、针道种植转移等并发症发生。
9例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发热,体温为37.5℃ ̄38.8℃,1d后体温正常,7例诉治疗部位轻微疼痛。
均未处理,上述表现自行消失。
超声引导氩氦刀治疗肝肿瘤操作简便,廉价并可多次重复进行,且可连续观察到术中超导刀在肿瘤中的位置,冰球扩大和融化的过程,术后靶区和靶区周围的各种变化,以及有无并发症的出现。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还可观察到靶区血流的变化。
因此,超声引导经皮氩氦靶向治疗肝肿瘤是目前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冷冻和非冷冻组织之间形成一个高阻抗的界面,B超显示为一个弧形的高回声,它具有极强的可视特点,这些对于手术方案的制定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与CT、核磁共振等相比,B超引导治疗具有方便,经济和可重复检查等优点。
我们体会到B超引导氩氦刀冷冻治疗,定位准确,安全可靠,效果明显,有重要的价值及临床意义。
冰球形成时,术中超声显示在冰球表面形成一弧形强光带,后方伴声影,冰球全貌不能显示。
我们认为,冰球的强回声和后方的声影与形成的冰球及其超声特性有关。
通过探针将高压氩气输送到病灶时,局部组织迅速降温,组织液迅速在细胞内外形成冰晶,使得冷冻组织与非冷冻损伤组织之间声阻抗差迅速增大,故在两者界面处呈现强回声。
同时我们知道,冰是一种晶体状态,具有各向异性,在不同的方向上具有不同的介电常数、电阻率、折射系数和吸收系数。
当超声作用于冰晶上时,会发生反射、折射、散射、吸收等物理现象,致使超声能量衰减,因此冰球后方表现为声影。
随访氩氦刀疗效的常用方法有AFP检测、超声检查、增强CT和MRI。
各种方法中,AFP的检测最为常用。
术前AFP升高者,术后作定期随访有助于判断疗效。
但是由于30%左右肝癌术前AFP是阴性,利用AFP检测无法判断肿瘤是否复发。
超声检查操作简便,是常用的方法,但对鉴别残存肿瘤组织和凝固性坏死组织有困难,因为两者有相同的声像图,这是超声的不足之处。
但可结合彩超肿瘤的缩小、彩流的减少来评价。
氩氦刀冷冻治疗肝肿瘤,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恢复快、痛苦轻、操作简便等优点,但该技术应用时间尚短,如何进一步治疗也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1]赵柏山,罗淑英,段云友,等.应用自然组织谐波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评价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肝癌的早期成果[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0,16(2):135-137.[2]赵司芩,殷广福,穆红艳,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选择性门静脉联合肝动脉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中的应用[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0,9(5):294-296.[3]SheenAJ,PostonGJ,SherlockDJ,etal.Cryotherapeuticablationoflivertumours[J].BrJSurg,2003,90:272-289.[4]LauWY,LeungTW,YuSC,etal.Percutaneouslocalablativetherapyforhepatocellularcarcinoma:areviewandlookintothefuture[J].AnnSurg,2003,237:171-179.[5]李开艳,张青萍,陈孝平.超声引导经皮射频组织消融治疗肝癌[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2,11:10-12.(收稿日期:2008-02-21)肿瘤组织标本库的创建及意义党裔武,陈罡,罗殿中(通讯作者),杨梅松竹,冯震博(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530021)[摘要]目的:探讨肿瘤组织标本库的创建和管理方法。
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及实地调查深入了解国内知名大型标本库的创建过程及其管理经验。
结果:肿瘤组织标本库通过有效地收集和科学地保存人类肿瘤组织,避免研究资源浪费的同时,也为肿瘤研究提供了便利和丰富的资源。
结论:标本库的建立在促进肿瘤研究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肿瘤;组织标本库[中图分类号]R730.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098(2008)12-1499-04EstablishingaTumourBankandItsSignificanceDANGYi-wu,CHENGang,LUODian-zhong,etal(GuangxiMedicalUniversity,Nanning,Guangxi530021,China)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howtoestablishandmanageatumourtissuebank.MethodsTheexperienceofbuild-ingandmanagingatumourbankwasobtainedbyliteraturesandfieldsurvey.ResultsBycollectingandpreservinghumantumourtissueseffectivelyandscientifically,tumourtissuebankscouldavoidthewasteofresearchmaterials,aswellaspro-videconvenientandabundantresearchresource.ConclusionTumourtissuebanksplayimportantrolesintheprocessoftu-mourresearch.Keywords:Tumour;Tissuebank恶性肿瘤作为人类杀手之一,其危害日趋上升,恶性肿瘤的研究也已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
虽然近年来恶性肿瘤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现象,如研究的重现性较差,研究周期长,进程较慢等。
肿瘤研究和服务的最终对象是人体,故肿瘤研究也必须从动物和细胞株的研究逐渐转向人体肿瘤组织标本的研究。
作为恶性肿瘤研究材料的肿瘤组织标本在促进肿瘤研究进展过程中就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成为了肿瘤研究工作的基础[1]。
然而如何获取这宝贵而有限的人体肿瘤资源并将其充分利用于肿瘤的研究,这些都是尚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自二十世纪末期以来国外兴起了标准化肿瘤标本库的创建,随之,国内也渐见少数这方面的报道。
国外先后建立起了单病种和多病种的肿瘤组织库,并逐渐规范化,形成了标准化的操作体系[2]。
如欧洲不少国家的医疗机构拥有了自己的标准化的冰冻肿瘤组织标本库[3~5]。
近年国内某些研究机构也建立了肿瘤库,如河南省肿瘤医院、广东省肿瘤医院、天津省肿瘤医院等。
我们做了一些相应的考察、研究和分析,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文献综合通过查阅下列国内外数据库的相关文献,获取相关的资讯和经验。
PubMed(http://www.ncbi.nlm.nih.gov/);OVID;美国PML;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清华同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解放军医学图书馆(CMCC);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科院医学信息所(CBM);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中国重大科技成果数据库(STAC);中国科技成果数据库(CSTAD);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数据库(CSTP)等。
共获相关文献18篇。
通过这些文献的学习,对标本库的建设和管理有了理论的认识。
1.2实地考察实地考察河南省肿瘤医院标本库,并与相关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学习他们建库的成功经验。
河南省肿瘤医院标本库启动于2006年,是由中国与挪威双方共同建立的肿瘤专业性标本库,2007年初正式投入使用,目的是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标准化组织库。
在国内享有相当的知名度,是国内标本库建设的典型,因此,选择对其进行参观学习。
2结果肿瘤组织标本库创建和管理的经验总结如下:2.1标本库的建立2.1.1设施与仪器设备设置专门的库房,50m2以上,带空调,放置用于存放标本的液氮罐,超低温冰箱等冷冻设备;另外设分子实验室,免疫室等,内配备离心机,PCR仪,微量加样器等设备,用于标本的核酸提取和蛋白免疫检测等研究;配置收集标本所需的取材台,取材器具,照相机等;资料管理使用的电脑,打印机等。
2.1.2实施方案与技术路线肿瘤库建立的基本路线是收集、保存、利用。
标本的收集关键在于标本取材的准确性,操作过程避免外界污染以及标本之间的交叉污染,严格控制标本离体时间,从而确保标本的质量;标本的保存要根据标本的用途采取最优的保存方法,保存过程中要定期进行质量控制,同时对标本的相关资料要保存完整;标本的利用要严格把关,申请者必须满足利用条件,并且办理相关手续,从而使得宝贵资源能物尽其用,避免浪费(见图1)。
图1样本采集的流程规范标本收集的准备工作:术前办理相关手续,标本收集者首先对病人家属或病人行知情说明,并签署术中标本留取活检协议书,同时与临床科室、手术室密切联系,并由临床医生填写标本入库登记表,事先跟病理科医生协商,在组织标本足够大,能确保病理检查的前提下,切取少许组织进库保存,遇到小组织标本要果断放弃收集。
取材器材方面的准备,供存放标本的液氮罐,经灭菌的取材器材,照相机,已编号的灭菌储藏管,资料登记本,橡胶手套等。
冰冻组织标本的收集,标本的选取:在组织标本足够大,手术切下肿瘤组织后,主刀医生在无菌条件下将肿瘤组织用生理盐水冲洗两次后一分为二,3/4用于病理检查,1/4用于肿瘤库冻存。
选取的标本包括肿瘤组织(避免取坏死组织并尽量冲洗尽血液)、瘤旁组织和远端正常组织。
标本的切取方法与时间控制:首先对大体标本进行观察和拍照,确认肿瘤的部位、范围,并与周围异己组织鉴别,进行相应的描述登记。
在标本离体后应在最短时间内(<30min)更换器具切取包括肿瘤、瘤旁、正常组织组织标本,成直径约0.2cm~0.5cm的组织块,各取2块~4块,分别装入已编号的带有橡皮垫圈的灭菌冻存管中,旋紧盖子后放入液氮转移罐,防止冷冻后爆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