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侧保留薄层颞肌与完全剥离颞肌的颅骨修补术后并发
症的临床比较
【摘要】 目的:探讨硬脑膜侧保留薄层颞肌的塑形钛网板修补
颅骨缺损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额颞顶颅骨缺损患者
的临床资料,均行钛网板颅骨修补术,根据术中应用不同的剥离皮
瓣的术式分为两组,每组30例,完全剥离颞肌组在颞肌与硬脑膜(假
硬膜)之间分离皮瓣,保留薄层颞肌组剥离皮瓣时硬脑膜上保留薄
层颞肌。比较两组术后脑挫裂伤、出血、癫痫、皮下积液、头皮坏
死,咀嚼不适感、外形不满意等并发症。结果:完全剥离颞肌组脑挫
裂伤和出血、癫痫、皮下积液、头皮坏死、咀嚼不适感、外形不满
意发生率分别为16.7%(5/30)、26.7%(8/30)、13.3%(4/30)、0、0、
0,保留薄层颞肌组分别为0、3.3%(1/30)、0、0、3.3%(1/30)、0。
保留薄层颞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2/30),明显低于完全剥离颞
肌组的56.7%(17/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脑
膜侧保留薄层颞肌的颅骨修补术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是一种有效的
术式。
【关键词】 钛网板; 颅骨缺损; 颅骨修补术; 颞肌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33.027
由于脑外伤和其他各种原因导致的颅骨缺损,在行颅骨修补术
时往往会出现一些术后并发症,为了减少术后并发症,笔者对2007
年7月-2011年9月收治的60例额颞顶颅骨缺损患者,均行钛网板
颅骨修补术,术中分别行完全剥离颞肌、保留薄层颞肌两种术式,现
比较两种术式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为回顾性资料,60例额颞顶颅骨缺损患
者,均行钛网板颅骨修补术。其中30例颅骨修补术中行完全剥离颞
肌,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16~75岁,平均(40.0±4.2)岁;颅脑
损伤术后2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4例,脑动脉瘤术后2例,脑肿
瘤术后出血2例。另外30例颅骨修补术中行硬膜侧保留薄层颞肌,
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18~70岁,平均(42.0±3.2)岁;颅脑损
伤术后2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2例,脑动脉瘤术后1例,脑肿瘤
术后出血2例。均有颅骨修补适应证:颅骨缺损大于3 cm。
1.2 修补材料 薄层ct扫描后,颅骨三维重建,模拟缺损,做好颅
骨缺损模型,根据缺损制成成品钛网板,周边超过骨窗缘1 cm。固定
钛钉。
1.3 手术时机 术后3~6个月修补54例,2例因患者强烈要求于
3个月内修补,4例因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时行颅骨修补术。
1.4 手术方式 完全剥离颞肌组在剥离皮瓣时,按原切口切至骨
窗边缘,于颞部开始剥离,于颞肌于硬膜(或假硬膜)之间剥离;保留
薄层颞肌组在剥离皮瓣时,按原切口切至骨窗边缘,于颞部开始剥
离,按肌纤维走行的方向剥离,在硬脑膜上保留薄层的颞肌。
1.5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术后脑挫裂伤、出血、癫痫、皮下
积液、头皮坏死,咀嚼不适感、外形不满意等并发症。
1.6 统计学处理 所有结果均经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
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保留薄层颞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7%(2/30),明显低于
完全剥离颞肌组56.7%(17/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 讨论
颅骨修补术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手术,但也会产生一些并发症,如
术中脑损伤、脑出血、术后癫痫、皮下积液、头皮坏死、咀嚼不适
感、外形不满意等。因此,神经外科医生在如何减少颅骨修补术后
并发症发生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如修补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修
补材料的选择等[1]。陈雪江[2]报道外伤性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同
期手术治疗效果优于分期治疗。李进京等[3]报道对大骨瓣减压术
后颅骨缺损患者进行早期颅骨修补是安全的,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恢
复和预后的改善是有效的。高永峰等[4]报道自体颅骨低温保存修
补儿童颅骨缺损等。以往采用有机玻璃和骨水泥等修补材料,因生
物相容性差、材料韧度低、塑形后难以获得满意形状、术后并发症
较多,临床已较少应用。
目前普遍采用的颅骨修补材料是电脑塑形的钛网板,钛网板植
入的位置是将钛网板植入颞肌于硬脑膜(或假硬脑膜)之间,优点是
符合解剖层次,但该术式有以下缺点:(1)减少了皮层供血,由于术
前侧支循环的建立,皮瓣参与其覆盖的脑组织供血,剥离皮瓣后造
成该处脑组织血供减少;(2)增加了脑损伤的机会(常见于脑组织与
皮下瘢痕粘连的情况下),造成脑挫裂伤、出血,本研究中完全剥离
颞肌组发生率为16.7%,完全保留颞肌组和保留薄层颞肌组均为0
例;(3)增加了癫痫的发生率,特别是颞叶及其周围组织,对缺血、缺
氧和损伤极其敏感,更易导致癫痫发生,本研究中完全剥离颞肌组
发生率为26.7%,明显高于保留薄层颞肌组(3.3%);(4)增加了皮下
积液的发生率,本研究中完全剥离颞肌组发生率为13.3%,保留薄层
颞肌组均为0例。硬膜破裂为主要原因,脑脊液自剥离破损的硬脑
膜处漏出所致。完全剥离颞肌组中有1例皮下积液因反复穿刺抽吸
无效,最终取出钛网板后积液才消失。笔者探索利用保留薄层颞肌
术式的目的在于预防完全剥离颞肌术式的缺点,该术式的要点是在
剥离皮瓣时,按原切口切至骨窗边缘,于颞部开始剥离,严格按肌纤
维走行的方向剥离,尽量避免横断肌纤维,保留约薄层的颞肌。双极
电凝输出强度为12 w,减少肌肉组织破坏。因颞肌有丰富的血供,
有颞深前、颞深后、颞中动脉供血[5],即使保留薄层颞肌,术中仍
可见薄层颞肌上有丰富的血运。该术式不仅保留了颞肌向脑皮层建
立的供血,因有薄层颞肌相隔,大脑皮层未受损,减少了脑挫裂伤、
出血的可能,本研究中保留薄层颞肌组无一例发生,与完全剥离颞
肌组1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也减少了癫痫发
生率。因硬脑膜(或假硬脑膜)无破损,脑脊液无外漏,皮下积液发生
率也较低(0例),与完全剥离颞肌组的1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脑膜侧保留薄层颞肌的颅骨修补术的术后并发症相
对少,是一种有效的术式。
参考文献
[1] 韩继荣.早期颅骨修补对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影响[j].中
国医师进修杂志,2009,32(35):71.
[2] 陈雪江.外伤性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同期手术治疗评价[j].
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0):39-40.
[3] 李进京,于龙,刘书深,等.颅脑损伤去大骨瓣减压术后早期
颅骨修补28例临床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89-90.
[4] 高永峰,张士奇,朱军武,等.小儿颅骨缺损应用字体颅骨骨
瓣修补的治疗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5):136-137.
[5] 刘军,孙基栋,曲元明,等.颞肌解剖及翼点手术入路中的保
护措施[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44(2):170-172,177.
(收稿日期:2012-08-08) (本文编辑: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