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温室大棚草莓种植技术

温室大棚草莓种植技术

温室大棚草莓种植技术一、品种选择与定植1.1品种选择宜选择休眠性浅、抗病性强、生长旺盛、花芽分化早、耐寒性好、不易矮化、花粉多、果实大小整齐、畸形果少、产量高、品质好的品质。

目前,生产上适用的品种有红颜、章姬、丰香等。

1.2秧苗定植1)秧苗选择应选择无病毒优质壮苗,壮苗的标准应该是根系发达、具成龄叶4~5片、叶柄叶色正常、中心芽饱满、新茎直径1cm以上、须根多而粗白,分布均匀、舒展,苗种20~30g,花芽分化早、发育好、无病虫害。

2)土壤处理①土壤消毒。

草莓忌重茬,但大棚促成栽培有难以倒茬,为减少病害,在种植前应进行严格的消毒。

可利用太阳能消毒,也可用药剂熏蒸消毒。

②施底肥。

草莓促成栽培结果期长,产量较高,对养分需求较大,施足底肥对草莓的优质丰产很重要。

一般每亩施用腐熟的优质有机肥5000kg以上。

此外,底肥中要加入草莓专用肥或氮磷钾复合肥50kg。

底肥撒匀后翻耕2~3遍,使土壤和肥料充分混合,翻耕深度30cm左右,然后做垄。

3)定植时间一般在8月下旬到9月上旬,以自然气温15~20℃、土壤温度15~17℃为宜,不宜过晚,否则不利于缓苗后的生长。

4)定植方法①起苗。

在定植前1~2天育苗圃要浇一次透水,以有利于带好土团,减少伤根,依秧苗大小进行分棚定植,若采用营养钵育苗,则种植时随手脱去塑料钵,则成活率较高。

②定植密度。

大棚栽培一般选用大垄双行的栽植方式。

一般垄高30~40cm,上宽50~60cm、下宽70~80cm,垄沟宽20cm,株距15~20cm,每亩定植7000~9000株(定植密度可根据品种特性而定)。

定植时要求草莓苗的苗弓背朝向畦(沟)外定植。

③定植深度。

定植深度必须适宜,深不埋心,浅不露根。

新茎基部必需入土,以利于发生新根,但苗子心部(外叶托叶稍部分)不能埋入土中,特别要注意弱小的秧苗种植不能成活,否则容易造成死苗现象。

④定植后管理。

定植后要立即顺沟浇定植水,水一定要浇透,保持土壤湿润。

缓苗后新叶展开,开始旺盛生长,此期只要土壤不干就不用浇水,直至9月下旬。

为促进花芽发育,要加强肥水管理,每亩追施尿素10kg,追肥后灌水,以后每5~7天浇一次水,同时要随时摘除老叶、病叶,摘除抽出的匍匐茎。

如果保温前秧苗生长过旺,叶片过多,还应摘叶,留5~6片叶即可,摘叶的同时摘除侧芽,以减少养分消耗。

二.温湿度调节2.1温度调节1)各物侯期温度要求①扣棚保温初期。

白天保持28~30℃,超过30℃要通风换气;夜间保持12~15℃,不低于8℃。

保温初期外界温度较高,可暂时不加盖保温被,并要随时注意白天放风降温,以后视温度下降情况覆盖半保温被或全保温被。

②现蕾期。

白天保持25~28℃;夜间保持10~12℃,夜温不能高于13℃,否则影响腋花芽发育,使花器官发育受阻。

③花期。

花期对温度的要求较严格,白天保持23~25℃;夜间保持8~10℃。

④果实膨大期。

白天保持20~25℃;夜间保持5~8℃。

夜温10℃以上时植株消耗养分多,果实膨大受影响。

⑤果实采收期。

白天保持20~25℃;夜间保持5~8℃。

2)保温措施①覆盖棚膜。

当外界夜间气温降至8~10℃时开始保温,10月上旬为保温适期(扣棚适期)。

保温过早室内温度高,不利于腋花芽分化;过晚,植株休眠,造成植株矮化,不利于正常结果。

棚膜最好选用透光性好的聚氯乙烯长寿无滴膜,以增加温室内的光照强度。

②覆盖地膜。

一般选择黑色地膜。

铺设黑地膜可以保持土壤水分,抑制杂草孳生,还可降低大棚内的空气温度,隔绝草莓果实与土壤的接触减少病害,保持果实色泽鲜艳、清洁卫生。

黑地膜的铺设时间一般为扣棚后10~15天,此时草莓已基本上全部活棵,且已初步完成除草松土及培根、补苗工作,铺设方法为将黑地膜覆在垄面植株上,摸到苗株地方将地膜撕开一小孔,然后小心地掏出叶片,注意一定要把苗株的中心叶片露出,四周老叶在地膜上压住地膜孔的边缘,使其紧贴地面。

3)温度调节方法主要靠放风,即通过放风口大小、放风时间来调节温度。

一般应掌握:外界温度较低,需增加室内温度时,放风口要小,放风时间要短;外界温度较高,需降低室内温度时,放风口要大,放风时间长些。

此外,放风口要分次逐渐开启,避免骤然放风伤及幼苗。

植株现蕾后是由高温管理转向较低温度管理的关键时期,在降温的同时,棚内湿度也由于放风而迅速降低,叶片易失水干枯,严重时花蕾也会受到损伤。

所有这次转换温度要逐渐进行,降温可持续3天左右,并且白天要给叶片喷两次水。

2.2湿度调节1)土壤湿度调节。

扣棚保温后,大棚内温度较高,草莓对水分的需求量很大,通常每隔3~5天需灌溉一次,冬季最少10天灌溉1次,以“湿而不涝、干而不旱”为原则。

灌溉采用膜下滴管,以保持土壤水分,降低棚内空气湿度。

2)空气湿度调节。

草莓不同生育时期对空气相对湿度的要求为:现蕾期60%~80%,开花期30%~50%,果实成熟期60%~70%。

要结合温度管理调节湿度,同时可通过全棚覆盖地膜或垄沟内覆草控制湿度。

三、水肥管理1)灌溉前期外界气温高,灌水应在傍晚进行;后期内外气温均较低,灌水在上午进行。

灌水后先提高室温,而后加大放风量,降低湿度。

浇水不能过勤,每次应灌透。

开花前1周左右要停止浇水,开花后15天左右结合施肥浇水1次。

2)施肥大棚草莓追肥一般在定植活棵后至覆盖黑地膜前后施2~3次。

大棚草莓结果期长,为防止脱叶早衰,要重施基肥,中后期多次喷肥,以满足其营养要求。

在施肥品种上要掌握适氮增磷、钾。

追肥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从上棚至现蕾,可10天左右冲施1次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浇1次水;开花后,可15天左右冲施1次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浇1次水。

开花结果期可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或硼酸水溶液,以提高授粉坐果率。

中后期结合喷药,叶面喷施丰莓水溶肥料或磷酸二氢钾,以提高果重及含糖量,使果味更鲜美,商品价值高。

四、.赤霉素处理激素调控是设施草莓栽培的重要技术环节,一般在温室覆盖薄膜后7天左右(天气晴好情况下)进行。

喷洒赤霉素的目的,主要是解决草莓植株生长势较弱,呈匍匐状、矮化,叶较小、叶柄短、花序梗短等现象。

赤霉素的处理时间、用量和使用次数要根据栽培品种类型、品种自身发育状况、扣棚时间以及棚室温度管理水平多种因素综合考虑,不能按照统一模式操作。

五、植株管理1)摘叶和除匍匐茎及时摘除侧芽、匍匐茎,同时摘除下部老叶、黄叶和病叶,并将摘除的侧芽、匍匐茎、老病叶及时清除出棚室,集中销毁。

2)掰芽一般除主芽外,再保留2~3个侧芽,其余生于植株外侧的小芽全部抹除。

3)掰花茎草莓促成栽培采果时间比半促成栽培时间长,顶花序一般至第二年2月底或3月初采果结束,这时要及时的掰掉花茎,第1和第2侧花序一般于3月下旬、4月上旬采收结束,为促进新花序抽生,应及时掰除老花茎。

4)疏花疏果植株开花过多,消耗营养,为了获得较高品质的果实,应采取疏花疏果措施,把高级次小花序去除,以集中养分促成保留的果实变大、增重。

六、放养蜜蜂1)放蜂量一般每亩日光温室放2箱蜜蜂,几乎保证每株草莓上有1只蜜蜂为其授粉。

2)放蜂时间在草莓开花前一周将蜂箱放入温室内,以使蜜蜂更好的熟悉适应温室内的环境。

3)放蜂位置蜂箱放在温室的中间部位,距离地面100cm左右。

4)注意事项因为蜜蜂不能生活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中,白天要注意放风排湿,放风时要再放风口处罩上纱网,防止蜜蜂飞出。

在打药或使用烟熏剂防治病虫害时,施药前要关闭蜂箱口,将蜂箱暂时搬到室外,隔3~4天后,再搬进室内。

七、病虫害的防治温室草莓的主要病虫害有灰霉病、蛴螬、蚜虫、叶螨、鼠害等。

灰霉病为害果实最为严重,该病的发生与天气及棚内温湿度有关,低温高湿是诱发该病的主要环境因子,因此做好保温、降湿及通风工作是防治灰霉病发生的关键,药剂防治可采用多菌灵、托布津等杀菌剂交替使用。

若发现有虫害或鼠害发生,则可采用相应的杀虫剂或灭鼠药进行防治。

一、7-8月1.土壤消毒、增施有机肥。

利用太阳能进行土壤消毒,施用商品生物有机肥,翻耕后用薄膜密封7-10天,杀死地下害虫。

揭膜后再加施饼肥100公斤、过磷酸钙30-40公斤和45%氮磷钾复合肥30公斤。

基肥用量占总施肥量的70%。

2.整地做畦。

土壤经消毒后进行翻耕、耙平、做垄,一般垄高30厘米,垄面宽45-50厘米,垄底宽55-60厘米,沟底宽30厘米。

二、9月1.定植。

定植时间在9月上中旬。

每畦定植2行,“三角形”种植,行距25-30厘米,株距15-20厘米。

根据品种生长势确定密度,一般每亩定植6000-8000株。

苗木定植时要摘除老叶、病叶及匍匐茎,留3叶1心,定植时要求弓背朝向畦外(沟)。

定植深度适宜,做到深不埋心,浅不露根。

2.定植后管理。

定植后灌足定根水,此后每天浇小水1-2次,防止干旱,直至苗成活。

返苗后进入花芽分化期,应加强肥水管理,控水控氮,防止苗徒长。

每亩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0-15公斤(第一次在苗成活松土后,第二次在覆膜前),以促进花芽分化。

另外,要继续做好中耕除草、防治病虫等工作。

三、10-11月1.进行棚膜、地膜覆盖当外界夜间气温降至8℃左右时开始保温,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为大棚草莓促成栽培保温适期(扣棚适期)。

保温过早,室内温度高,不利于腋花芽分化;过迟,植株休眠,造成植株矮化,不利正常结果。

大棚膜以EVA膜和多功能无滴膜为宜。

大棚夜间气温低于5℃时,实行多层覆盖保温。

大棚膜覆盖后,一般在苗期追肥完成后(11月上中旬)进行地膜覆盖,先在畦面铺设微滴管或软管再覆地膜,地膜以0.03-0.05毫米黑色不透明聚乙烯膜为宜。

2.棚室内管理(1)温湿度管理。

保温初期,一般白天温度控制在28℃-30℃;夜间温度控制在12℃-15℃,最低不能低于8℃;室内湿度控制在85%-90%。

开花期,一般白天控制在22℃-25℃,最高不能超过28℃,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授粉受精;夜温以10℃左右为宜,最低不能低于8℃,夜温超过13C,腋花芽退化,雌雄蕊发育受阻;室内湿度保持在50%-60%为宜,湿度过大过小都会造成授粉不良,因此即使在寒冷的冬天,白天也要利用中午气温高时,揭膜通风换气,以降低棚内湿度。

(2)肥水管理。

大棚草莓扣棚保温后,正值花芽发育期,随后很快现蕾、开花、结果。

顶花序采收后,腋花序又抽生并开花结果,植株负担重,如不及时施肥,容易表现早衰。

追肥至少进行4次,分别于开花前、果实膨大期、侧花序发生期、侧花序结果期追施,每次每亩施45%氮磷钾复合肥10-15公斤,并每隔7-10天叶面喷施一次0.3%尿素加0.3%磷酸二氢钾液肥。

棚室内湿度很大,容易给人一种不缺水的假象。

一般在保温前和盖地膜前各浇水1次,以后结合追肥或在清晨若新叶边缘不吐水时适当补水。

大棚草莓尤其适宜采用滴灌。

果实发育期要特别注意保持土壤湿润。

(3)喷施赤霉素。

促成栽培开始保温后,展开2片新叶、现蕾30%时进行第一次赤霉素处理,以促进花柄伸长,有利于授粉受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