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网络时代强化中学德育教育
网络时代让我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整体的生存空间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且网络正在以无法想象的速度渗透到各个领域。网络教育是一把双刃剑,一方
面推动了社会进步与发展,另一方面阻碍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为了推动中学德
育教育的长效发展,更好地适应网络环境,教师要创新德育教育方法,推动德育
工作的发展。
标签:网络时代;中学;德育教育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为正处在身心发展和成长关键期的中学生带来了极大的
影响,同时也挑战了中学德育教育,给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网络给中学生
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诸多的垃圾信息也威胁到缺少辨别是非能
力和自我把控能力的中学生。为了最大化地减少网络给中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
深入探究网络时代强化中学德育教育的方法是关键。本文重点就中学德育教育在
网络时代的创新策略进行探讨,以期改善中学德育教育。
一、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德育教育
网络时代的到来给中学德育教育的创新提供了有利契机。网络技术在教育实
践当中有着突出的应用优势,能够成为中学德育教育的有效工具。网络信息丰富
多样,传播方便快捷,同时还具备沟通无障碍性、时空无限性、虚拟性等特征,
给中学德育教育的创新创造了良好条件。第一,利用电子邮件、QQ、微信等工
具,加强对学生思想动态的了解和把握,增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传统德育教育
通常通过师生面谈的方式进行接触和了解,但是很多学生迫于教师权威不愿意表
達自己的真实想法,无法做到知无不言。但是网络的邮件、QQ、微信等沟通工
具均具有匿名隐蔽的特征,使得学生可以利用这些工具匿名和教师进行沟通,拉
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使得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主动说出自己的疑
惑。这样教师就可以把握好学生的思想动态,提高德育教育的针对性。第二,在
校园网平台设置心理咨询室,帮助中学生解疑答惑。中学生面临的学业压力和心
理压力较大,因而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是特别值得关注的一项内容,也应成为德育
教育的重点。虽然很多学校设置了心理咨询师,但很多学生不愿面对面的表达。
网络心理咨询师不必学生透露个人信息,使学生可以用匿名的方式说出个人隐私
以及心理问题,并在教师的耐心帮助之下消除心理障碍。
二、灵活应用多种德育教育方法
德育教育方法多种多样,如果在推进中学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选用的方法过于
单一,不仅会影响到教育效果,还无法让学生得到科学有效的指导。在当前的网
络时代下,中学德育教育要想适应新时代要求,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必
须灵活地运用多元化的德育教育方法,让学生适应网络时代,学会分辨和自我规
范。第一,教师可利用说理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指导。在众多的德育教育方
法中,说服教育方法是常见的方法,但同时也是不可缺少的方法。该方法有助于
系统全面且深入地对学生进行道德规范教育,做到以理服人,调动学生的内在积
极因素,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力。为了让学生在网络时代下懂得规范自己的行为,
教师就要善于利用说理教育方法,让学生了解到网络会产生的危害。第二,教师
可以利用榜样示范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师要善于用个人以及典型人物的优
良品格对学生进行熏陶和影响,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在网络时代下应该如何规范行
为,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的能力,促使学生自觉抵制不良网络的侵害。第三,教
师可借助案例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案例能够起到
警醒以及提示作用,所以教师要注意挑选和应用好案例,让学生看到网络好和不
好的一面,督促学生正确规范的使用网络,逐步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
三、加强家校合作做到齐抓共管
中学德育教育关系到中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是如今中学学校育人工作的重点
和难点。学校承担着德育教育的重要职责,所以要抓好网络时代下的中学生德育
教育工作,对学生进行思想和行为的约束与指导,让学生在网络时代下健康成长。
家庭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家长在这其中占据重要地位,需要
耐心地督促和引导中学生。通过将家庭和学校在德育教育中的优势整合起来,可
以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丰富德育教育载体。学校要在系统教育和指导方面发挥
作用,同时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与家长共同探讨中学生的德育教育问题,
指导家长掌握科学化的教育方法。家长需要处理好网络时代下的代际关系,与学
生进行密切的互动沟通,让学生学会平衡网络与其他活动的时间。此外,家长需
要在上网时对学生进行约束,告知学生一定的注意事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
值观,也让学生学会文明上网。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我们享受着网络给工作、生活以及学习带来的巨大便利,
同时也在受着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我们需要看到网络的优
点,也需要分析网络平台的缺陷。中学德育教育要扬长避短,改革德育教育策略,
使其更好地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提高中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和自制力,也给中
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德育环境和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