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结构主义与文学符号学
浅析结构主义与文学符号学
论文导读:
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是兴盛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文学理论,在当代
西方文论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它继承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派注重
文学文本的客观分析的科学主义传统,并使这种传统发展到极致。符号学作为一门
学科,如果溯源,那么在西方世界可从古希腊学者那里找到关于符号的论述。结构
主义是一种研究方法,是 关于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 。第
四,在文学符号学和叙事学上有深入研究。
关键词:
结构主义,文学符号学,结构,符号
一、引子 结构主义文学理论是兴盛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文学理
论,在当代西方文论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它继承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
批评派注重文学文本的客观分析的科学主义传统,并使这种传统发展到极致;同
时,它又开启解构主义那种颇具颠覆意味的解构思想。符号学作为一门学科,如果
溯源,那么在西方世界可从古希腊学者那里找到关于符号的论述。而现代的符号学
则是由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和美国哲学家皮尔士分别从语言学和逻辑学的角度创立
的。结构主义是一种研究方法,是 关于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 ;它认为 事物的真正
本质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我们在各种事物之间构造,然后又在它们之间感觉到
的那种关系 。结构主义文论不是一个观点统一的学派,其内部的差异很大;同时,
它也可以同其他思想体系交叉,如精神分析的结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结构主
义等。结构主义注重事物 构造 和 关系 的思维方式,是从整个结构主义思想的基
本假设逻辑推衍出来的,并渗透到结构主义文论的方方面面。
二、结构主义文论的理论背景和主要特征 结构主义是一种研究方法而不是一
个统一的学派,因此它的理论来源和基础是多样的,理论体系也是庞杂的。
1 结构主义文论的理论背景 这里说到结构主义,我们要考虑三个代表性人
物,即: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意大利学者维柯、和法国结构主义代表福科。首先,作
为现代符号学的创始人之一的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了解语言学的读者都对他耳熟
能详。他的语言学理论给结构主义带来的革命性范式转换。以 二元对立 为基础的
研究,他在此领域有几个重要的区分,即: 共时、历时;所指、能指;说话、话语;
组合、联想。他在语言学中倡导共时性的观念是一个革命性的范式转换。从而,语
言被认为是作为能指的语音和作为所指的概念的结合。索绪尔的 象棋和象棋规则
的比喻的关于言语和语言的关系这一观点表明,人的言语行为尽管千差万别,但都
有共同的内在结构(语言)。这成为了结构主义文论家寻求文本的内在结构的出发
点。此外,对结构主义具有启导作用的还有意大利学者维柯。他提出了 真实事实
原则,认为人所看到的世界是他所能理解的世界,事实状况是由他头脑中关于真实
的信念来框定的。维柯的这一思路实际上是在寻求早期人类思维的 结构 ,可以说
他是结构主义思想的先驱人物。最后一个我们要提到的是法国学者、早期思想中曾
存在结构主义倾向的福科。他们这一代用无作者思想、无主体意识、无同一性理论
来代替神。他们的观念实际上通过张扬结构系统自身的自主、自足特性来代替了人
的主体能动性,体现了当代西方哲学 语言论转向 之后思想界的主体性消逝趋势。
2结构主义文论的主要特征 结构主义文论的主要特征有两个,一是它的一般性
的泛科学特征,二是具体考察其文学理论的特征。对结构主义的共同特征的论述让
皮亚杰和列维-斯特劳斯都很全面。让 皮亚杰的心理学的结构主义主张认为 结构
有三个特性:
即结构有整体性、转换功能和自我调节功能。列维-斯特劳斯在《结构人类
学》中对结构提出了四点说明。一是结构中任一成分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成分的变
化;二是对任一结构来说,都有可能列出同类结构中产生的一系列变化;三是由结构
预测出当某一种或几种成分变化
时,整体会有什么反应;四是结构内可观察到的事实,应是可以在结构内提出
解释的。针对文学这一具体对象时,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又有它自身的一些特征。这
些特征主要是:
第一,寻求批评的恒定模式;第
二,强调文学研究的整体观;第
三,追踪文学的深层结构;第
四,在文学符号学和叙事学上有深入研究。
三、法国结构主义文论6
2,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一书末章 历史和辩证法 批判了萨特《辩
证理性批判》的基本观点,标志着结构主义取代了存在主义在法国思想界的主流地
位,也标志着结构主义思想的核心已迁移到了法国。结构主义文论不是法国专有
的,但它在法国是发展的最好的。在六十年代,法国结构主义涌现了前、后 四子
作为杰出代表。 前四子 是列维-斯特劳斯、福科、阿尔都塞和拉康; 后四子 是巴
尔特、格雷马斯、托多洛夫和勃瑞蒙。前四子加上巴尔特,被人称为结构主义的
五巨头 。将简要介绍列维-斯特劳斯和巴尔特的结构主义思想。
3.1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神话学
3.
1.1 生平及其代表作 法国著名人类学家、社会学家,早年就读于巴黎大学,
学过法律、哲学和心理学。1935-39年在巴西圣保罗大学任教期间,率考察队到亚
马逊丛林地区去了解印第安土著人的生活,搜集到的材料成为他日后著述的重要资
料。二战后旅居美国,结识来美访问的雅各布森,开始接触结构主义的思想。1950
年起任教于巴黎大学高等研究院。主要著作有:
《亲属关系的基本结构》、《热带的哀伤》、《结构人类学》、《今日图
腾》、《野性的思维》、《神话学》。
人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浅谈实效价值论语境下的思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