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生态环境是指能够确保
人才生存发展、展示才华和实现其
价值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政治环 境、文化环境和人文环境等的总和, 其内容主要包括:自然条件、经济政 治待遇、领导者自身素质、所处知识 层面的高低、活动平台的大小和社 会舆论氛围烘托程度等等。人才生 态环境是一个立体的结构,其主体 构架由三个层次组成:第一层次即 基础层次,是充分满足人才生理、生 存需要的,优良的自然、地理、经济、
政治及政策环境;中间层次是充分
满足人才需要的文化、舆论和人文 环境;最高层次是充分满足人才实 现其价值的体制、制度和机制环境。 三个层次在人才环境中互为条件, 不可或缺。只有实现三个层次全面 优化,才能实现优化人才生态环境 的最终目标。从人事人才工作的角 度来看,优化人才生态环境必须从 创新人事人才环境做起。 人才理念的创新 首先,要树立“大人才”观。对人 才环境观念的认识也要与时俱进,人 事人才工作不能局限在机关、事业单 位的狭小范围,要突破所有制的限 制,积极向社会提供服务,给不同所 有制单位和社会人以同等的、公平的 待遇,为人才合理流动、资源共享创 造更大的空间。其次,要有“大环境” 观。自然、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人 文环境等都是大环境的主要组成部 分,要用一种生态环境观,即系统的、 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来整合 环境资源。第三,要树立“人才是生产 力的第一要素”、“人才国际化”等观 念,积极参与国内、国际人才竞争。第 四,要准确理解什么是人才。现代社 会所需要的人才是既有学历又有悟 性、既有能力又有责任心的务实型人 才,其能力包括适应能力、竞争能力、 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五,要对人 才成长的环境进行再认识。市场经济 条件下人才成长的最佳环境,是既使 人才时时感到危机和压力,又使人才 时时有一种成就感的互动状态。第 六,要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建立完 善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和“售 后服务”水平,树立“大服务”意识。
二、人才管理体制的创新
2002年召开的全国组工会议
明确提出了党管人才的要求。从党
管干部到党管人才,可以看出新世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纪、新阶段我们党关于人才强国战
略思想的转变,是与时俱进的具体
体现,也是党对人才认识的深化与 提升。实现党管人才,首先要积极 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积极推进人事 制度改革,发挥党对人才工作宏观 管理的优势,着重从党的路线方针 政策和优化人才制度环境上实现 党管人才,积极承担起党对人才宏 观管理所承担的全部责任和内容; 其次要积极发挥党的组织优势,改 变党对各类人才的管理、使用和调 控“缺位”现象,根据社会经济发 展对人才的需求 全面部署、统一 协调,积极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 置,为有效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供 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人才政策体系的创新 在构建政策体系、创新政策环 境方面,必须实现以下突破:一是 取消制约人才流动的体制障碍,打 破地域、身份、年龄、性别和学历界 限,扩大公开考试和公开招聘的范 围,为在更大范围内选择人才创造 条件。二是事业单位全面实行聘用 制。事业单位新参加工作人员实行 人事代理并纳入社会养老保险范 围;实行事业单位用人公开招考制 度,规范和加强事业单位的“人口” 管理,提高事业单位人员整体素质 和社会公共服务的质量水平;推进 事业单位职员制试点,在事业单位 打破干部、工人身份,凡是按照规 定程序聘用的行政人员、专业技术 人员,统称为“职员”。三是建立健 全政府指导、公开考试、个人申请、 专家与社会评价相结合的专业技 术资格考评机制和职业资格准入 制度,把专业技术职务聘用权交给
用人单位;允许专业技术人员实行
双职称制;允许行政机关的专业岗
位人员,通过考试和评审,取得专
业技术职称资格;建立“科研带头
人”和“首席专家”负责制度。四是
实行科学的分类管理。建立对公务 员、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三支 队伍不同的管理、考核、评价和奖 励机制,改变目前用一套管理模式 管理所有人才的倾向。五是建立固 定与流动相结合的用人制度和机 制,改变单一的固定用人方式,实 行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专职岗位 与兼职岗位、长期岗位与短期岗位 相结合的用人制度,实现人才资源 流动的社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 六是建立事业单位职务工资、岗位 津贴和绩效奖励三元结构的分配 制度,扩大工资总额包干的实施范 围,取消档案工资,实行进什么单 位、在什么岗位、有什么业绩拿什 么工资。退休时,按本人前三年的 平均工资计算退休费。七是健全和 扩大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和功能,允 许在较大的行业系统内部,建立专 业人才市场,解决行业内部人才资 源共享和未聘人员安置问题。行业 专业人才市场要与区域人才市场 实现信息共享。八是在人才资源开 发上,重在培养和留住“本土人 才”;同时积极引进人才。引进人才 方面除了引智外,还可以采取人才 使用的“委托制”和“承包制”,以解 ::签煞墨盘丝丝苎墨叠:: 决人才紧缺和急需的问题。同时, 建立区外、海外留学人员回区服务 的“绿色通道”。九是构建终身培训 教育体系,形成国家、单位、个人三 方互动、三方投入、三方得利的培 训教育体制。将被动的培训教育变 为主动的、自愿的培训教育;将以 知识传授型为主的培训变为以动 手能力、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和创
新能力为主的培训。十是扩大人事
代理范围和服务项目,逐步将人员
的使用与人事关系相脱离。
四、人才人文环境的创新
人才人文环境的创新主要有三
个方面:首先是领导素质的提升。领
导素质是创新人文环境的主要方
面,领导者的威信是创新人文环境
的主动力,因为领导者的权力、影响
力和人格魅力直接关系着人才作用
的发挥。其次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形
成。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创新人才环
境的内在要求。第三是知识平台的
搭建。知识平台的构筑是为人才创
新人文环境,展示其才华、发挥其作
用、实现其价值的活动舞台。
(作者单位:内蒙古人事厅)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