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联通的“朋友圈”-精选文档

中国联通的“朋友圈”-精选文档

中国联通的“朋友圈”
2月8日,中国联通召开2018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
并宣布公司董事会提前换届。 《中国经济信息》记者从其
官方发布的公告中得知,中国联通这一轮换届选举的8位非独立
董事中,只有3人来自中国联通,分别是联通集团董事长王晓初、
总裁陆益民、集团副总经理李福申。而另外5人均来自联通混改
引入的战略投资者,分别是中国人寿副总裁尹兆君、腾讯高级执
行副总裁卢山、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京东集团首席
战略官廖建文和阿里巴巴资深副总裁胡晓明。
在过去的一年里,联通从内到外“大刀阔斧”般地开展改
革,而此次BATJ等互联网公司高管正式进入中国联通董事会,
对于已经实施混改方案半年之久的联通集团来说,无疑具有里程
碑的意义。 改革
据了解,2016年9月底,联通被列入首批国企混改试点单
位,直到10个多月后,联通集团才正式拉开了混改大幕。
自2017年8月,联通通过股权重设、战略合作、成立新公
司、市场化导向……频频进行“瘦身健体”。
联通最先将“大刀”砍在了人员编制上。《中国经济信息》
记者从联通官方发布的一组数据可知,混改后的联通总部部门数
量减少了33.3%,人员编制减少了51.6%;省分公司机构减少
20.5%,人员职数减少了15.5%。
“我们这次首先从臃肿的机构开始下手进行改革,总部带
头,从过去的27个部门,一口气压到了18个部门,减掉了33%。”
这次“瘦身”让王晓初感触颇多,在他看来,此举足以显示出联
通“提质增效”的决心。
事实也进而证明,无论是运营效率、成本结构,还是人力成
本,都在这次“瘦身”后明显向好了。
就此轮“瘦身”退出企业的员工数量,王晓初此前曾公开表
示会控制在1%,换言之,如今全国员工数已经超25万人的联通,
退出数量约为2500人。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即便如此大规模
的人员离开,对联通整个企业的影响并不会太大。”
不过,联通在混改过程中还表示有3%的员工股票激励,为
的是让核心员工与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中国经济信息》
记者从其多家分公司对持股名单的公示可知,目前已有部分员工
完成了持股签约。
当然,除了员工调岗和股权激励,联通管理层的变动始终备
受关注。特别是在联通公告称将引入包括腾讯、阿里巴巴、百度、
京东等多家公司参与混改,且引入巨资达780亿元(从当初引入
民营战略投资金额来看,BATJ分别投资了70亿、43亿、110亿
和50亿。)时。
相较于内部改革,联通能否与外部战略投资者真正达到战
略、业务等多方面的有效协同,或将成为混改成功与否的关键指
标。
对于李彦宏等互联网公司高管进入联通董事会之列,能否起
到催化剂的作用,备受期待。王晓初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强调,
“他们只会参与联通战略的制定,对于如何改革还要依靠联通自
身。”但对于BATJ互联网巨头的加入,外界纷纷认为将会进一
步加速联通的市场化进程。
另外有分析师指出,像腾讯此前与联通合作推出“大王卡”
这样,BATJ这些公司在未来或通过联通这一“管道”输出更多
互联网产品,从而深入双向合作。 痼疾
中国联通进行的混改,确实牵动着整个电信行业。但当下外
界已经不再瞩目其经历的过程,更多的是关心其混改的目的与方
向。特别是对于其多年来的竞争对手――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来
说,无时无刻不关注着混改动向。
一直以来,中国联通在三大运营商中处于弱势。从日前三家
发布的年报成绩单中可知:中国联通固网宽带用户累计达7653.9
万户,而中国移动总数达1.12687亿户,中国电信累计1.3353
亿户。仅从固网方面来看,联通与友商间的差距十分明显。
困扰联通的除却固网宽带业务停滞不前,其渠道竞争力趋弱
也是痼疾。众所周知,三大运营商一直都是通过铺就覆盖全国的
销售渠道门店来运营,此间便将角力点落于各自的门店数目、成
本支出以及对用户颇具吸引力的话费补贴力度方面。
正是以上因素导致联通在于友商的差异化竞争中劣势尽显,
其相对较小的用户量级及渠道数目,使其线下渠道的拓展和维护
愈发失衡,而这也使得用户离网率偏高。
意识到以上瓶颈问题的存在,联通更是寄希望于混改得以扭
转局面。
通信行业分析人士指出,借助互联网的渠道优势,联通可以
有效降低获客成本,从而减少销售渠道带来的巨额成本消耗;另
外,与BATJ等互联网巨头合作开发新产品,不仅让联通以往仅
靠话费补贴用户的情形得以改?,还会进一步帮助联通实现差异
化竞争。
不得不说,这一民营战略引进,给联通带来的“提质增效”
十分显著。《中国经济信息》记者从其2017年12月的“成绩单”
中发现,联通当月4G用户净增443.8万户,2017年4G用户全
年累计净增7032.5万户,累计达1.74876亿户。
对此,王晓初也曾公开表示,中国联通整个混改工作量已经
完成了92%,“混”基本结束了,下一步的重头戏在于“改”。
不容忽视的是,三大运营商在近年来都有意拥抱互联网,纷
纷在其基础业务层面进行“互联网+”尝试,在取得良好市场反
应的同时,用户体验的进一步提升,更大程度上也改变了用户对
传统运营商的刻板印象。期间,中国联通也有意布局互联网生态,
构建消费互联网的生态体系,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乃至新
零售领域都将看到成果。
加之我国于2月7日宣布进行5G网络试点后,北京、上海、
广州、深圳、雄安、苏州、重庆等十多个城市都在进行5G基站
建设,而三大运营商都迅速步入5G竞赛阶段。在此期间,中国
联通亟需跟上步伐。而BATJ互联网巨头进入管理层,势必予以
中国联通2018年更多的创新力。 考验
毫无疑问,2018年将是联通混改实际落地的一年,同时也
是卓见成效的一年。
不少通信行业专家认为,本次混改虽然让中国联通“扼腕断
臂”,改革方面颇多,但对其自身发展而言,益处更是不可限量。
无论在运维资金、渠道建设、业务整合、产品创新等多个方面的
可想象空间巨大。上述业内人士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联
通通过混改不仅融得巨额资金,弥补其资金不足的缺陷;同时通
过引入外部民营合作伙伴,使其渠道建设进一步拓宽;其次互联
网企业高管的加入,对于未来联通的业务线整合,产品出新等大
有益处。”
确实,在王晓初等高管层积极推进的联通变革中,不仅与整
个电信行业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究其最终价值方向向何,还需
要时间和市场的进一步验证。正如王晓初所言,“评价混改好坏
的重要标准是企业经营效益是否提升,希望大家拭目以待,中国
联通会给出满意答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