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痛经 妇女 患者 42例 临床治疗分析

痛经 妇女 患者 42例 临床治疗分析

痛经
妇女 患者 42例 临床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
2010-08-10T16:48:30.71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1期供稿 作者: 丁丽伟
[导读] 研究表明痛经患者子宫内膜和月经血中PGF2α和PGE2含量较正常妇女明显升高,尤其是PGF2α含量增高是造成痛经的主要因素。
丁丽伟(黑龙江省海伦市妇幼保健院
黑龙江海伦 152300)
【中图分类号】
R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1-0165-02
【关键词】
痛经 治疗

痛经为妇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凡在月经期及其前后出现下腹痛、坠胀、腰酸,或合并头痛、乏力、恶心等其他不适,影响工作和生
活质量者,称为痛经。其疼痛和不舒适的程度因人而异。一般可分为原发性和续发性两类,原发性痛经好发于青春期妇女,多发于初潮后

6个月至2年内。国内报道其发病率为29%~61.3%。据统计有将近50%的女性曾经历过痛经。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痛经妇女患者42例,年龄17~29岁。平均年龄23岁。
1.2
病因

痛经的发生与月经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有关。研究表明痛经患者子宫内膜和月经血中PGF2α和PGE2含量较正常妇女明显升
高,尤其是
PGF2α含量增高是造成痛经的主要因素。另外,痛经也与子宫平滑肌不协调收缩,造成子宫供血不足,导致厌氧代谢物积贮,
刺激疼痛神经元有关。原发性痛经的发生还受精神、神经因素影响,疼痛的主观感受也与个体痛阈有关。无排卵性子宫内膜因无孕酮刺
激,所含
PG浓度甚低,一般不发生痛经。
1.3
临床表现

月经前后及行经期间可有轻度下腹疼痛、坠胀、腰酸、乳房胀痛及乏力等,属于生理现象。原发性痛经的主要表现为痉挛性疼痛,多
自月经来潮后开始,以行经第一日疼痛最剧,持续
2~3日后缓解。疼痛通常位于下腹部耻骨上,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内侧,可伴发恶
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面色发白、出冷汗。妇科检查无异常发现。
1.4
诊断

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诊断多无困难。月经期下腹坠痛,妇科检查无阳性体征,临床即可诊断。继发性痛经常在初潮后数年方出现症
状,多有月经过多、不孕、放置宫内节育器或盆腔炎病史,妇科检查有异常发现,必要时可进行
B型超声检查、腹腔镜、宫腔镜、子宫输卵
管造影等辅助检查。
2
治疗
2.1
一般治疗 重视精神心理治疗,阐明月经时轻度不适是生理反应。尤其是青春期少女。讲解有关基础生理知识,阐明“月经”时轻度
不适是生理反应,帮助病人打消顾虑,树立信心。进行锻炼,增强体质,生活规律,劳逸结合,营养适当,睡眠充足。痛经时可以卧床休
息或热敷下腹部;注意月经期卫生,避免剧烈运动、过度劳累和受寒。疼痛不能忍受时可给予非麻醉性镇痛治疗,适当应用镇痛、镇静、
解痉药。
2.2
口服避孕药 适用于需要采取避孕措施的痛经患者。口服避孕药可抑制子宫内膜生长,减少月经量及抑制排卵,减低经血中子宫内
膜前列腺素、血管加压素及催产素水平,抑制子宫活动。主要适用于要求避孕的痛经妇女,疗效可达
90%以上。疼痛完全缓解率约50%,
显效率达
40%。
2.3
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 适用于不需避孕或口服避孕药效果不佳者。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减少子宫内膜前列腺素产生,防止
出现过强或痉挛性子宫收缩,从而减轻或消除痛经。有效率可达
80%。常用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苯基丙酸类:如布洛芬400mg,每

3~4次,或酮洛芬20~50mg,每日3~4次。②灭酸类:如氟芬那酸200mg,每日3次,或甲芬那酸250mg,每日3次。上述药物于月经
来潮即开始服药,连续
2~3日。有消化道溃疡及对上述药物过敏者禁用。
2.4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研究证明,硝苯地平(硝苯吡啶)可催产素引起的子宫收缩。本品毒性小,副作用少,安全有效。经前预先服用5

10mg,每日3次,3~7日或疼痛时10mg舌下含化,多可取得较好效果。副作用为头痛、心悸等,用药期间应注意血压变化。

2.5
维生素B6 可促进镁离子(Mg2+)透过细胞膜,使胞浆内Mg2+浓度增加。每日量200mg,4~6个月,可使痛经程度和持续时间下
降。
2.6
经皮电神经刺激 适应于药物治疗无效,或有副作用,或不愿意接受药物治疗者。经皮电神经刺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非药物治疗
方法,有效率达
42%。操作方法:将两个阴极分别放在脐旁4cm,此区相当于双侧胸10~11皮区,阳极放置耻骨弓上方正中区域,这三个
电极刺激胸
10~12皮区的感觉神经与子宫的感觉神经相同,电刺激每秒钟100次,刺激强度40~50mA,脉冲为100微秒宽,病人自行调节
幅度,以达到舒服、麻刺的感觉为宜。此法可迅速缓解疼痛,但不改变子宫活动及宫腔压力。
2.7
预防

加强体格锻炼,保持心情开朗,不断增强体质,消除对月经的恐惧、紧张情绪。经期避免剧烈活动和过度劳累,少吃寒凉生冷或刺激
性的食物,避免淋雨或洗冷水澡等。加强营养及注意经期卫生。子宫发育欠佳者,口服小剂量的雌激素,连服
20日,共3~6个周期。

考 文 献
[1]
李美芝,主编.妇科内分泌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
[2]
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