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和文化传播主傩流变述评 莆田学院汉语言文学系 吉峰莆田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徐维玮 [摘要]妈祖文化传播主体基本上来说就是妈祖文化的创作主体。妈祖文化的传播主体,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繁荣.出 现了不同的发展变化阶段,走过了从不自觉阶段、自觉阶段到职业化道路。本文着重对妈祖文化传播主体的流变进行述评,理清妈 祖文化传播的脉络。 [关键词]妈祖文化传播主体 一、妈祖文化不自觉传播主体 1、封建官方统治者 当某一社会文化形成一定影响力之后,统治者必定会进行控制和 干预。而当妈祖信众日益庞大时,统治者顺理成章地便会对其大加褒 奖,不断给予封谥,以利用这种民间信仰来凝聚民心。如此,封建官方 统治者便不自觉地推动了妈祖文化的传播。 宋徽宗年间,赐顺济庙额,这是封建官方对妈祖的首次褒奖。宋绍 兴二十六年封妈祖为“以郊典封灵惠夫人”,宋淳熙年间f公元1174,~ 1189年),又“赐爵以妃”。“元代政权出于保护航运的经济需要,第一次 将妈祖封为“天妃”。 明朝洪武五年,封妈祖为“孝顺纯正孚济感应圣妃”;明成祖朱棣于 永乐七年封妈祖为“护国庇民灵应弘仁普济天妃”。清朝康熙十九年封 妈祖为“天上圣母”,列入春秋祀典。清廷还赐给莆田湄洲屿、台湾的台 南以及厦门等地的妈祖庙“神昭海表”和“锡福安澜”的匾额,并追封其 父为“积庆公”、其母为“积庆夫人”。从此,他们对妈祖的崇拜和祭祀更 加隆重。…清乾隆曾亲自赋诗多首感怀妈祖。2005年由莆田学院妈祖 文化研究所出版的《历代妈祖诗咏》中收录了乾隆的代表诗作共六首。 其中气势最为恢宏的一篇名为《平定台湾联句》。封建最高统治者对妈 祖信仰的承认与嘉封,使妈祖文化传播得到了官方财力、物力上的支 持。 2、神权思想下的士大夫阶层 封建社会的士大夫阶层都受过高等教育,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 他们陆续发表了一些关于妈祖信仰的文章,借以向最高统治者展露才 华。最早的一篇妈祖文献资料《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是出自南宋绍 兴二十年庚午(1150年)进士廖鹏的笔下。还有,每当朝廷赐封和民间 兴建或重修庙宇之时,兴化军官员、地方上有名望的人物,如黄公度、廖 鹏飞、陈宓、刘克庄等都为女神庙撰文、题诗,加以宣传;地方学者李俊 甫著《莆阳比事》和仙游县官黄岩孙编《仙溪志》,这两部著作对林氏女 氏也做了肯定的简介。南宋著名词人刘克庄,热心为仙游枫亭天妃庙 撰写碑记。这些在客观上对传播妈祖信仰起了推动作用。当然也有士 大夫超越理论宣传的层面,直接传播妈祖信仰的。南宋宰相陈俊卿就 在家乡建起规模宏大的白湖庙,后来成为地方官员春秋两祭之所。一 些知识分子的交流中,也往往把妈祖信仰传播给他们。 士大夫阶层参与妈祖文化的传播,极大地丰富和提升了妈祖文化 的内涵和层次。到了元代,士大夫阶层特别强化了“奉儒守业”这一点, 将儒家忠、孝的传统文化元素赋予妈祖文化传播之中,获得了社会的广 泛认可。 3、航海通商者 唐宋时期,我国对外贸易颇为发达,海上交通频繁。通商船只经常 遇到惊涛骇浪、飓风暴雨而不时发生海难。人们深感福祸难料,安危难 测。所以,航海通商者就多在船上设置妈祖神龛用于供奉,形成独特的 “流动的庙宇”。据琉球国的《历代宝案》记载:“道光伍年四月初玖日 ——为装运粮米事恭奉宪令于上年肆月拾伍日在本县出口,伍月初壹 日到台湾府装载炼蜜——计开被风中国难商随带物件:一、所奉天上圣 母神像全座——” 据郑和《天妃之神灵应记》碑云:“而我云帆之高涨,昼夜星驰,涉彼 狂澜,若履通衢者,诚荷朝廷威福之致,尤赖天妃之神保佑之德。"I41 妈祖信仰给航海者以巨大的精神力量,“梯航所过,弓影蛇形,皆有 一天妃载其目中”。他们通过海上贸易将妈祖文化对外传播,成为妈祖 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 4、海外华侨信众 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妈祖信仰。自宋朝以 来,华人足迹遍及世界各个角落,将妈祖信仰传播到各地。《东西洋考》 卷九记载:“国朝永乐间,内官郑和有西洋之役,各上灵迹,命修祠宇,巳 丑,加封弘仁普济护国庇民明著天妃。自是遣官致祭,岁以为常。册使 奉命到外,亦明湮惟谨”。早期的一些华侨之所以出国,一部分原因是 由于无法忍受封建统治者的压迫与剥削,故而不得不冒着九死一生的 危险而背井离乡,到海外去寻求新的出路。还有一部分华侨是为了经 商或是出海作业的需要。恶劣的航海条件下,出于对生命的珍视,于是 在出海前都要将妈祖作为保护神供奉起来祈求平安。华侨虔诚地信奉 妈祖,不仅仅只是一种对民间神祗的崇拜,妈祖文化在海外华人社会圈 中,形成了一种文化认同和寻根怀祖的具体象征,这种情怀加强了华夏 儿女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同时,妈祖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及独特的人文魅力。妈祖具 有孝顺与仁爱、乐于助人、救苦救难等良好品德。海外华侨信众用妈祖 去教育后代,可以更好地将妈祖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去时 代传承。 5、普通妈祖民间信众 每年百万海内外信徒竞相赴湄洲岛妈祖祖庙朝拜,其中台湾民众 为最。每逢妈祖诞辰、升天等重大纪念日,进香谒祖朝拜的队伍络绎不 绝。“生而神灵,能言人休咎”的海上女神妈祖,以其救灾降福的形象征 服了沿海民众。民间信众历代传颂着她的事迹,崇拜她,信仰她。祈求 神灵保佑他们安居乐业,避开灾难,多福多寿。而如今,民众早已不满 足于仅仅祈求妈祖保佑航海平安。 同时还赋予了妈祖更多的神职功能,如:保佑学业和事业的顺利、 财运的亨通、婚姻的美满等。妈祖被民众赋予了“五路财神”、“月下老 人”、“文昌神”、“北斗星”等诸多综合的神职功能。正所谓:“祭神如神 在”,民众虔诚的祈祷,坚信妈祖会满足其祈求的愿望。一代代的善男 信女们传颂着妈祖灵验的故事,人们也不必去推断那些鲜活的故事是 否理性,毕竟妈祖信仰已经变成了沿海信众的精神寄托。 二、妈祖文化自觉传播主体 1、“闻道在先”的教育工作者 教育工作者重视宣扬妈祖文化,主要也是为了教育下一代好好学 习妈祖文化的美好品德,并将其发扬光大。随着妈祖文化的广泛传播, 各地教育工作者们纷纷将其融入教学之中。如台湾地区就把妈祖文化 渗入到学童教育之中。他们的国小课本(康轩版)中,编有《迎妈祖》的 课文,介绍妈祖文化相关的信息,还免费赠送故事CD。 福建地区的许多高校和中小学,将妈祖文化作为选修课。莆田市 城厢区筱塘小学曾向全校学生开设妈祖知识教育课,讲授妈祖文化的 渊源、地位、作用等。国内一些高校还将普及妈祖文化活动,作为大学 生假期社会实践的一个环节。20o9年北京科技大学就曾组织暑期社会 实践团一行1O人来到福建莆田市,开展了为期4天的有关妈祖文化及 其申遗的调研和宣传活动,并在回校后进行实践成果巡回展,通过活动 加深了学生对妈祖文化的了解。教育工作者对妈祖文化的传播,受到 了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顺应党和民众的意愿。 2、“耳目喉舌”的媒体人 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媒体人通过多元化大众传媒渠道,对外 宣传妈祖文化。譬如妈祖故乡的党报《湄洲日报》,突出妈祖文化特 色。开辟“妈祖”专版,紧紧围绕莆田党委和政府每年举办的湄洲妈祖 文化研讨会、海峡论坛、妈祖旅游节、摄影节、妈祖文化活动周、妈祖文 化国际沙雕节、妈祖诞辰纪念等大型活动进行策划报道。 此外,媒体人还利用网络传播渠道,开辟妈祖主题网站,运用大量 生动、形象的语言、图片,宣传了妈祖生平降妖救难,祈雨除患,治病救 人,除恶扬善,造福百姓的高尚精神和品德,以及报道一些相关妈祖文 化最新动态信息,这大大的促进了妈祖文化的传播。 三、妈祖文化职业传播主体 1、妈祖文化产业的经营者 “1986年1月1日,湄洲岛妈祖庙举行开光仪式,首届董事会宣告成 立,时任莆田市政协主席的林文豪先生被推举为董事长,董事会的成立 也说明了妈祖祖庙开始了有组织的管理。” 2006年9月,香港信和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志祥出资近1000万港币, 计划在福建省莆田市湄洲湾的湄洲岛与秀屿港之间,建造妈祖城。采 取市场化运作方式,总体功能集休闲娱乐、购物、餐饮、文教、渔港、会 展、金融、行政等于一身。2008年7月30日,妈祖城建设正式开工。 2011年8月,莆田市“海西文化创意产业城”也投入计划建设之中, 将依托莆田妈祖文化优势,大力发展妈祖文化 (下转第41页)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厅项目“海西建设视野下妈祖文化传播战略研究”(项目编号为JA11219s)阶段性成果;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 项目“妈祖文化传承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项目编号2008HX01)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吉峰(1980.10一),男,汉族,吉林长春人,讲师,福建省莆田学院汉语言文学系讲师,传播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传播、文化传播; 徐雏玮(1982.8一),吉林敦化人,讲师,福建省莆田学院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一39—
要素,鱼贯有序、先后推进地写出来。为了行文顺畅,便于读者理解,作 者要考虑上下文的衔接,信息的新旧 ,是否冗余,读者的知识准备,主题 思想的体现等等。而这一切都和语句的实际切分有关系。从单独的语 句来看实际切分,或者说从语句内部着眼,主位是话题,而述位是话题 的表述;从超句的角度来看实际切分,或者说从语句间关系着眼,主位 体现交际接应。(华硕2005:228—232) 2.超旬统一体的句际联系类型 超句统一体句际间的联系可分为:平行联系、链式联系、环式联系、 断割联系、重叠联系、复指联系、问答联系、混合联系。 (1)平行联系 在连贯的话语中,有时要同时叙述、描写、列举或对比一系列事件、 行为、状态和景象等,这时构成超句体的各个句子在结构上是平等的、 平行的。这就是说,各个句子在结构上或都是双部结构,或都是单部结 构,它们都具有同样的词序,同样的动词的时体形式。它们在语义上都 具有独立的涵义,与前面的句子没有词汇一语法联系。如:Bypa Oy1.ueBana HaⅡ1leTep0VprOM,KaK BO3BpameHHa ̄M0Ⅱo皿OCTL.Pe ̄KHH Ⅱo)KⅡb XReGTa/i B OKHa.HeBa BCnyxa ̄a Ha r几a3ax H Hepe ̄HBa/IaCb--iePe3 rpaHHT.JlIO ̄H npo0eranH BⅡOⅡb皿0MOB,ⅡPFIⅡep>KHBaff HI几且ⅡM.15eTep X几oⅡaii qepHMMH ILIHHe/i且MH.t1e且CHbIn CBeT,3)IOBelILHn H xo/IO皿HI ̄IH, TO y0blBa)I,TO paaropaacn,KOF且a BeTep B3 ̄yMa/I HaⅡropoRoMⅡO3IOr o6naKOB.(K.IlaycTOBCKHf1)在这个超句统一体中各个句子在结构上是 平行关系,因为它们都是双部结构,词序一样、动词谓语的时体形式一 样。在意义上每个句子都具有独立的涵义,因为句中的词汇是完全独 立的,既无指示词和概括整个结构意义的词,又没有代表其他结构的 词。 (2)链式联系 链式联系又称顺序联系,它的特点是,超句体中各个句子在结构和 语义上是不等同的。第一个句子在结构、语义上是独立的、完整的。而 后面的句子或者重复前面的句子中的某一成分,或者对前面句子的内 容进行补充或解释,或者是前面句子内容的结论。因此,它们在结构和 语义上是不独立的、不完整的,是依赖于前面的句子的。整个超旬体各 旬间的联系是后句扣住前句,像链条一样,一环连一环,一环扣一环,所 以被称为链式联系。(吴贻翼2003:127) (3)环式联系 运用环式联系构成的超句统一体的特点是,启句和合句在词汇上 完全或部分吻合,首句和尾句的句法形式也常常雷同。小主题由启句 和合句共同揭示。合句中常使用用于封闭结构中的连接词H,a,HO,Ra 及感叹句、插人语、直接引语等。在科技语体中使用特定动词的简单将 来时复数第一人称paCCMOTpI4M,nepefl ̄eM,o6paTHMCa等,以及代词 MLI,这常表示作者的主观情态性,暗示另一思想、主题,即散文段的开 始。(陈洁2007:15) (4)断割联系 由断割联系构成的超句统一体是由一个简单句或复合句断割为两 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句子,并用句号隔开所构成,被断割部分可以是句 子成分或从属句;在断割式复杂的句法整体中不存在启句和合句,即只 有展题部分。由断割关系形成的断割结构就是一个超句体或句组,它 明显地分为两部分:基本部分和附加部分。前者表示叙述的基本内容, 是结构的核心;后者包括一个或数个部分,起强调、补充作用。如:A OH iiie/i.HH Ha KOrO He rⅡⅡⅡⅡ.Top>KeCTBeHHblft H Heqa.rlbHMffI,BeCb qepHbI ̄0T ropeqH,CX<Hramme ̄ero. (5)重叠联系 由重叠联系构成的超句统一体是通过重复启句中的某一成分形成 的,被重复的词多为名词或动词。如:Ilien 1921 r0且.OqeHb Tpy ̄HbIfl 皿Ⅱ且M0J10且。盘CoBeTcKO ̄pecny6HHKH FOR. (6)复指联系 在由复指联系构成的超句统一体中,前一句子的某一成分与后一 句子的某一成分分别指称同一事物或现象;复指结构是由前指成分或 后指成分及呼应成分组成的;呼应成分多用代词,又称复指词,常用于 启句或合句。如:C03HaTenBHOCTb,noporHe ToBapHmH.BOT qero HaM HHOF ̄a HeⅡocTaeT. (7)问答联系 由问答联系构成的超句统一体分为两类:疑问式和问答式。前者 除启句和合句外,皆由疑问句组成;后者乃独自言语中的对话。设问句 与问答句,作者的话与非纯直接引语或直接引语的组合,均属此类。 女丹:HTO TaKOe cqaCTbe,Ka)KⅡM H3 Hac IIOHHMaeT ero He OBMHaKOBO. CqacTbe mB THXOffI.6e306HRHOr ̄.o6ecⅡeIIeHHo茹XKH3HH ̄C ̄acTbe--B o6na ̄aHHH HeM—TO:B ̄aCTbIO, ̄eHbFaMH,BemaMH?… (8)相接联系 一个句子与两个或多个句子的联系。如:I'IaM.qTHHK nOCTaB ̄eH Ha o6pbIBe Hajl oKeaHoM.I-IOCTaMeHT Y HaMRTHHKa OqeHb HeBblGOKHffI, BceFo B皿BaⅡIIaTb H/IH TpHRKaTb CaHTHMeTpOB.OH BeCb sapoc TpaBo ̄. i-[OaTOMy KaxeTca,HTO Doro CTOHT npaMo Ha 3eMJie. (9)间隔联系 不相邻的语句之间的联系,通常是一个语句与另一个语句的跨越 性联系,也可以是一个语句与两个或多个语句之间的跨越性联系。如: (I)paHHy'3cK ̄fl H09T BepaHx<e MOF HHCaTb CBOH 1/eceHKH B/ ̄emeBhrx Kaqbe.H DpeH6ypr.HaCKO ̄bKOⅡ3Ha∞.TO: ̄Ke nm6Hn HHCaTb B KaOe.:9TO HOHHTHO.I ̄OTOMyⅥO HeT.ay ̄ruero O ̄HHOqeCTBa.KaK cpenu OX<HB)IeHHOffl TOJIHbl,ecnH,KOHeqHO,HHKTO Henocpe ̄CTBeHHO Te6a He 0TpSIBaeT OT MblC/Ie! ̄l H He noKymaeTc ̄Ha TBOIO cOcpe皿OTo eHHOcTb. fnavcToBcKH盘)(陈沽2007:254) (10)混合联系 这类超句体兼有平行联系和链式联系的特点。如:gIoRaBmHfl cHeF OcTaHaB几HBaⅡc且H HOBHGaJI B BO3 ̄yxe,qTO6bI nochyll/aTr ̄3BOH, /IHBIIIHI ̄ICH p) bⅡMⅡH3ⅡoMa.A sonyama CMoTpena,yn ̄6ancb,Ha HOB. OKO]O ee 6ocb ̄x HOF CTOR ̄H xpycra】IbHl,Ie Ty巾e皿KH.0肌B3且parHBaJIH, CTaIIKHBaRCb叩yr c印VI'OM,B OTBeT Ha aKKOpB) ̄I, ̄oneTaBluHe H3 KOMHaTI ̄I Fprwa.fK.FIaycTOBCKI,f1)在这一超句体中,一、二句之间是平 行联系,二、三、四句之间是链式联系。(吴贻翼2003:129) 3.结论 单位之间的关联性是篇章的基本属性,超句间的联系手段以及联 系类型多种多样,对这些类型的分析有助于补充和完善传统句法中句 法单位间联系的类型,了解并掌握这些联系手段有助于提高外语学习 者阅读篇章的能力。本文虽以俄语为载体,但其研究成果对于其他外 语学习者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福祥.《俄语话语分析》[M].北京:外语与教研出版社,1981 [2]陈洁.《俄汉超句统一体对比与翻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 出版社.2007 [3]吴贻翼,雷秀英,王辛夷,李玮.《现代俄语语篇语法学》[M].北 京:商务印书馆.2003 [4]华硕.《语言经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上接第39页) 产业。海西文化创意产业城是集创作、展示、交 易、办公、居住为一体,复合影视文化、创意设计、创意培训、品牌传播、 互动体验、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型文化创意产业区,预计投资223亿 元人民币。[61 2、妈祖文化的研究者 妈祖文化研究从上世纪3O年代开始至今,逐步得到学界的重视, 深入促进了妈祖文化的传播与拓展。20世纪30年代,顾颉刚和容肇祖 在《民俗》杂志41、42期合刊上各发表一篇同题《天后》的文章,开启了 妈祖文化的研究序幕。6O年代,台湾学者陆续发表妈祖相关研究论文, 妈祖文化研究逐渐回暖。 8O年代,福建学者带动了妈祖文化研究热潮。“1985年,肖一平在 全国民俗年会上提出‘妈祖学’一说,引起与会专家学者的关注。原厦 门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朱顺天教授甚至把妈祖研究课题带到了国际学 术讲坛。1986年5月,在朱顺天、肖一平等的倡议下,由原莆田县政协 牵头,在莆田东岩山召开‘纪念妈祖诞辰1026年学术研讨会’,这是有 组织地开展妈祖信仰研究的开始。” 2005年,中华妈祖文化研究协会编著了《妈祖研究资料》,整理了海 内外妈祖文化研究的各项成果。2007年2月,中华妈祖文化研究院在 莆田市东岩山正式成立。2011年第三届海峡论坛,来自海峡两岸学者 提交了近6O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并集结成册。这些妈祖文化的研究 者有着不同的学科背景,多从跨学科的角度对妈祖文化进行挖掘,具有 较高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结语 妈祖文化的传播主体,经社会的变迁而不断发生变化。透过传播 主体的流变历程,不难看到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妈祖文化,已 然根植人心,也承载了本土信众和游子们的恋乡情结。在传媒业发达 的今天,妈祖文化传播者如何完善自身的传播技巧,高效利用大众媒介 推动妈祖文化的发展,仍有待学术界持之以恒地探讨。 参考文献 [1]田真.论海峡两岸的妈祖文化[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3,3 [2]朱金明.谈妈祖信仰的初期传播[c].妈祖研究论文集.鹭江出版 社,1989:53 [3]郑丽航等.妈祖文献史料汇编.第二辑史摘卷[M].北京:中国档 案出版社.2009:182 [4]昊姗姗.论妈祖文化精神[J].东南学术,1999,6 『51妈祖文化旅游研究课题组.妈祖文化旅游研究[M].人民出版 社。2011:35 [6]‘‘妈祖故乡”建海西文创产业城承接台湾产业转移[EB/OL]. (2011—08—7)[2012 ̄03-02].http://www.chinanews.com/tw/2011/08—07/ 3239377.shtml [7]黄文格.综述妈祖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趋势[J]大众文艺,2008, 10 --——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