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治疗质量管理
静脉治疗质量管理
静脉治疗目标
安全、有效、适当
静疗安全:安全=没 有危险 有 效:合理使用药物,起到应有的效果 适 当:选择合适的输液途径、给药方法
和静疗装置并规范的维护使用
静脉治疗不良事件
安全 = 没有危险? 确定吗?
一新生儿输注静脉高营养液外渗
静脉治疗不良事件
氯化钾外渗
高渗糖外渗
静脉治疗不良事件
4.全血和/或成分血应从血库或专门存放血液的低温冰箱中取出30min 内输入,并在规定时间内输完。 5.除生理盐水外,任何药物及液体不能加入全血和(或)成分血中 6.输血后的血袋应及时送回输血科保存。
静脉治疗护理安全质量目标
目标五:减少输液微粒的产生
什么叫输液微粒? 输液微粒是指在静脉输液过程中液体中所含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 其直 径一般为1-15μm,大者可达50-300μm,主要包括塑料微粒、橡胶 微 粒、纤维、毛絮、尘埃粒子、碳黑微粒、不溶性胶粒、结晶体微粒、 玻 璃碎屑微粒、药物微粒等。而当输液微粒直径大于毛细血管直径时, 可能会堵塞血管,引起肺肉芽肿、肺水肿、静脉炎、过敏反应、热源样
1.建立及落实输液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和上报程序,护士知晓并能自觉 执行这些制度和程序,及时报告输液不良反应事件。 2.严格执行双人核对制度,核对病人时至少采用两种以上辨别病人身 份的方法。 3.每季度持续质量改进,发生输液不良事件时及时进行分析。
警示案例
点击添加你的标题
14:40分,携带药品与生活 护士一起陪同患者及家属 至心电图室进行检查
导管返血
贴膜卷边
隔离塞外露
1.建立质量监督体系:每季度进行全院静脉输护理质量督查,对 于存在的问题,拍摄照片,运用图表、图片等多种方式留存。
质量管理基本步骤
质 量 评 估
2.静疗横断面调研:了解医院静疗质量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静 疗质量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质量管理基本步骤
质
3.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指标监测:由原来对护
静脉治疗护理安全质量目标
目标五:减少输液微粒的产生
3.避免反复经过相同穿刺孔多次穿刺胶塞,并应将针头刺入胶塞较薄处, 同时轻轻向针头斜面的反方向用力或尽量采用侧孔针头代替普通针头; 4.输液配置完成后尽快使用,减少在穿刺胶塞后外界空气经穿刺孔径继 续污染输液; 5.采用密闭式输液,输液器应配有终端过滤器。 6.规范输液配伍管理,同时添加几种药物时,需确认有无药物配伍禁忌。
目标三:安全使用高危药物
4.病人使用强刺激性高危药物时,应悬挂“特殊用药”提示牌,有防 药物外渗的预防措施及出现药物外渗时的应急预案。 5.强刺激性高危药物建议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输入。 6.沾染药物有关装置的处理:应按照职业安全和健康管理纲要中有关 有害废弃物处理的条款执行。
静脉治疗护理安全质量目标
静脉治疗护理安全质量目标
临床上宜减慢滴速的药物! (1)治疗窗窄的药物
此类药物有氨茶碱、林可霉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胺碘酮、苯妥 英 钠、苯巴比妥、利多卡因、普鲁卡因胺等。
1、氨茶碱静脉滴注时浓度过高、滴注速度过快,可出现 头晕、胸闷、 心悸、心律失常,甚至血压急剧下降、惊厥等。
静脉治疗护理安全质量目标
对不良后果认识 不足
安全意 识薄弱
责任心不强
缺乏检查及用药相 关知识
护士违反操 作流程
双人核对内容 不全 培训不到位
护士主动学习意 识不强
知识缺乏
缺乏用药及检查相 关知识
缺乏相关专项培 未注重培训
训内容
后考核
警示教育不够
重视度 不够
培训不到 位
特殊用药无
标识
药品混放
医护沟通 不到位
护士长督导 护士缺乏主
质量改进 质量提升
根据反馈存在问题,各科室积极改 进,达到质量提升的目的。
静脉治疗质量管理
完善架构,健全制度
T规ext范 i流n h程er, e 建立预案 T控ext制 i过n h程, 关信注息结助果力,数据监测
安全输液
静脉治疗护理安全质量目标
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输液病人、药物发生错 误
3.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指标监测:
静脉输液护理质量过程指标:
① 责任护士对病情、药物性状的掌握 ② 选择血管通路器材的正确率 ③ 选择血管通路辅助器材的正确率 ④ 选择穿刺部位的正确率 ⑤ 静脉导管辅料的选择、固定正确率 ⑥ 各种静脉通路留置时间、标识的正确率 ⑦ 各种静脉通道、固定敷料、输液附加装置定期更换合格 率
9月25日14:14分,医嘱予阿托品试验,因病区 之前有行阿托品试验,药已拿回,但病人未做, 故从拿药篮子将药找出,与主班核对药物名称、 有效期,未核对每支规格。
63%
15:40分,患者
15: 生到达心电
主诉口干
5图室2
15:30分,心电图室医生口 头嘱推阿托品4支,未核对 每支规格,护士抽取4ml药 液后予以静推
组织架构 质量标准 质量评估 信息反馈 质量改进 质量提升
质量管理基本步骤
组织架构 质量标准 质量评估 信息反馈 质量改进 质量提升
质量管理基本步骤
组织架构 质量标准 质量评估 信息反馈 质量改进 质量提升
质量管理基本步骤
质 量 评 估
2018年静脉治疗核查统计柏拉图
125
100
75
50 29
15:45分,患者出 现
分, 无法言语、烦躁,
立即电话通知科室
医生
医
点击添加你的标题
16:00分,护送患者返回病房,测血压:140/80mmHg,P:118次/ 分,R:22次/分,患者仍躁狂,医生嘱CT检查,护士协助去CT检查, 当患者不配合卧位,无法检查,这时护士长立即检查阿托品空药瓶,发 现阿托品规格为1ml:5mg/支,发现推注了医嘱剂量10倍药液,立即汇 报值班医生和主任,将患者推回病房,请相关科室会诊,遵医嘱予补液、
利尿、镇静、吸氧、心电监护等对症治疗,安抚患者家属情绪。
点击添加你的标题
• 9月26日 3:00患者神志清楚,对答切题,生命体征波动在正常范围 内,急查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内。患者无不适主诉,患者和家属 情绪平稳。
点击添加你的标题
护士因素
未严格执行 查对制度
惯性思维
环境因素
缺乏慎独 精神
安全意 识不强
到和责任护士正确核对。
点击添加你的标题
• 科室层面查找原因后立即通知值班医生、主任,积极救治,安抚患 者家属情绪。护理部、科护士长参与讨论
• 要求各科全员培训三查七对内容,并落实在日常工作 • 护理部组织了对全院护士急救药品规格、剂量、溶媒、培训等进行
了抽问。
点击添加你的标题
• 要求科室对用药查对制度,科室常用药、 抢救药品、特殊药品、新药再次进行培 训及考核。
量
士行为评价转变为对患者护理效果的人员的积极
性,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3.静脉输液护理质量指标监测:
静脉输液护理质量结构指标:
① 静脉输液管理的组织架构:静脉输液治疗专业委员会(小组),静 疗 的网络组成员,院科两级的质量管理组织
② 静疗专科队伍建设 ③ MDT团队(多学科综合治疗) ④ 静疗专科门诊 ⑤ 静疗相关的设备设施 ⑥ 与静疗相关制度、指南指引、流程(静脉输液治疗专业指导手册) ⑦ 静脉输液治疗专项治疗标准
• 规范病区药品管理,制定各种用药取药后 交接摆放流程
静脉治疗护理安全质量目标
目标二:提高PICC置管安全性
1.管理层面:建立与落实PICC置 及PICC会诊制度,制定PICC 置管管技术准入、告知、不良事件的上报 2.培训方面:PICC专科定期接受相关培训及维护的操作流程 及考核标准。
3.创新技术:使用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EKG末端定位技术。 4.开设PICC导管专科门诊。 5.建立PICC质控小组,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1 10%
0%
冲皮管肤不消规毒范范不围知不晓知封晓贴管注膜液射卷浓器边度选留择置错针误隔离塞外不露知导晓管导返留管血置留针置接时头间内有血直迹未接U无在型穿贴固穿刺膜定刺时上点间写渗和时血穿间,刺未者不及姓知时名晓更静换脉贴药炎膜物上渗报出流未程止及血时带处未理输一液人外一渗用3级未上报
问题数量 累计百分比
反应等等。
静脉治疗护理安全质量目标
目标五:减少输液微粒的产生
2016静脉输液治疗标准指南指出:不断更新的研究证据提示颗粒物 (橡胶、玻璃、乳胶)对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存在影响,液体中的微 小气泡可能引起脑和肺缺血;而具有颗粒截留和消除空气功能的过 滤器的使用可以预防来自空气/颗粒物的潜在损害。 1.药物的配置:配置环境符合要求,最好使用超净台或静脉配置中 心完成配药工作。 2.应减少穿刺次数并选择直径较小的针头,并杜绝注射器重复使用。
静脉治疗护理安全质量目标
临床上宜减慢滴速的药物! (1)治疗窗窄的药物
此类药物有氨茶碱、林可霉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胺碘酮、苯妥 英 钠、苯巴比妥、利多卡因、普鲁卡因胺等。 这些药物治疗窗狭窄,治疗安全范围较小,药动学个体差异大,有 效 剂量与中毒剂量非常接近,是临床治疗药物监测的主要对象。而这类 药物滴速过快会使血药浓度超过治疗范围,引起药物毒性反应的发生。
静脉治疗护理安全质量目标
目标三:安全使用高危药物
1.有健全的高危药物使用制度,有配置细胞毒性药物的安全防护指南, 并对护士进行相关培训, 2.细胞毒性药物在配置中心集中配制,无配液中心时应使用垂直层流 生物安全柜配置。 3.高危性药物,如高浓度电解质、细胞毒性药物应单独存放、标识醒 目。
静脉治疗护理安全质量目标
造影剂外渗
胺碘酮外渗
静脉治疗有没有其他的危险?
静脉治疗质量管理过程
如何进行质量管理? 实现静脉治疗目标? 做到安全、有效、适当?
质量管理基本步骤
组织架构 质量标准 质量评估 信息反馈 质量改进 质量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