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议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浅议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浅议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摘要】本文就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进行四个方面的论述,教师只
要大胆创新、勇于实践、营造良好英语学习氛围,就能提高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因材施教 培养自立探究 发散思维
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尤其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已经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
势。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
堂教学则是培养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更新教育观念,解放思想,培养
出一代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勇于开拓的一代新人,是时代的需要,是我们
当今教育的首要任务。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呢?

一、因材施教,营造创新教学氛围
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按着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
考题,或给学生分层次布置作业,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独立完成某一方面的任务
的喜悦感,激励创新兴趣、养成创新品格、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能够
使学习总处于一种主动的状态。课堂里,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学习英语
的氛围,让学生自由自在地在这个空间里充分发展,营造创新教学氛围。

二、培养学生自立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全
体学生的主动参与、锐意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设计和安排应注意发挥学生
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想方设法培养其独立获得
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必须更加注意教法新颖有创意,以便更好地调动
和发挥学生创造语言的交际情景,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参加听、说、读、写的学
习活动。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置身于语言环境中学习,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扮演
角色,自由对话,看图叙述、唱英语歌曲、做一些小游戏等活动。寓教于乐的活
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如何获得知识的方法,以达到
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教学气氛
教师的情绪状态对学生的认知和师生关系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教师面带
微笑,学生会感到亲切、温暖,学习就会有劲头。几句鼓励的语言,表扬的话语,
就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反之,当教师表情冷漠,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学生会
感到压抑、紧张,影响知识的接受。因此,教师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利用
自己的情绪的感染力,使知识、信息带有情感色彩,使课堂具有融洽、亲切、充
满温暖的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接受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
目的、目标及意图能否让学生理解和接受于师生之间的心理沟通息息相关。教学
中教师不应该把个人意志强加于学生,应宽容、理解和信任学生。只有赢得学生
的尊敬和信赖,学生才会自然理解和接受教师的愿望及教学方式。

四、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要积极让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这就要求教师认真
备课、善于挖掘教材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境,给予每位学生参与
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造。如:在教过去进行时的
时候,出示一副简笔画——一位学生在学习,而旁边有她的妈妈在看报。在出示
图时,我们可以先把这个学生在干什么盖住一半,然后问:“What was the child
doing when her mother was reading a newspaper?”那么这时同学就会进行guess并
积极发言,从而给他们提供了发散思维的机会。

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让学生在
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进行讨论,集思广益。也可以用所教的知识,让学生自由地
求异发散,编写新的内容。如一篇课文教完后,可以在黑板上出现几个key words
让学生自己编一些内容。这样会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交流,从而以创新意识来
灵活运用语言知识。要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与摸索解决新问题、掌握新知识。在
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得以真正提高。总之,学生学习过程既是认识
过程,也是一种探索过程。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英语的课堂教
学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进行统一,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
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
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逐步培养他们求异创造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