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海洋气象服务系统建设内容框架
一、 硬件配置
1、 数据运算服务器
2、 数据存储服务器(带磁盘阵列)
3、 产品输出服务器(连接互联网)
一、 系统架构
钦州海洋气象服务建设架构见示意图,主要由海洋气象
预报服务系统和本地数据库系统2个系统,数据监控查询显
精细化要素预报子系统 临近预报产品子系统 专项服务产品
子系统
数据库系统
数据监测预
报查询平台
产品分发
平台
CIMISS系统
海洋气象预报服务系统
示平台与产品分发平台2个平台构成。其中,海洋气象预报
服务系统包括了精细化要素预报、临近预报产品及专项服务
产品等3个子系统。
二、 数据服务器与数据处理系统
数据服务器通过统一的数据访问接口,分别支持读取
CIMISS系统(含分布式数据)、传统文件型数据及本地其他数
据。
系统包括:GIS地图服务、气象算法服务、气象数据服
务和空间分析服务等4个组件;还包括:气象数据预加工、
缓存处理、消息管道及更新机制等4个功能。
系统提供服务器二次开发功能。
三、 海洋气象预报服务系统
3.1 精细化要素预报子系统
基于高分辨率数值预报产品,结合历史实况资料,利用
统计预报方法进行解释应用,建立各种重要海洋气象要素的
数值预报解释预报模型,建模工作主要由甲方(钦州市气象
局)技术人员完成。在模型动态方程的运行过程中,通过对
实况与预报结果验证,对预报模型参数进行滚动调整,得到
最有预报效果的预报模型。
3.1.1 离地10米风场预报
预报区域分为3类:一类海区为广西近海及沿岸、二类海区
为北部湾海面及沿岸、三类海域为南海海面及沿岸。
预报产品:广西沿海各区域站点预报、3类海区的格点预报、
北部湾海面各渔场预报、北部湾海面分区预报
预报时效与预报步长:24小时内逐1小时,72小时内逐3
小时、240小时内逐6小时
分辨率:经纬网格距为0.125*0.125
3.1.2 能见度预报
3.1.3
3.2 临近预报产品子系统
3.2.1
3.3 专项服务产品子系统
四、 数据监测预报查询平台
海洋气象监测预报综合显示平台通过“微内核、插件化”
开发方式,将多源气象、海洋环境数据、数值预报产品、灾
害建模产品等资料进行直观可视化综合展示和交互分析;并
利用该平台生成用户需要的气象服务和灾害监测评估产品,
供相关用户通过海洋信息服务与分发平台调用或者推送产
品。该平台提供以下功能:
4.1 历史资料库
4.2 实况显示
4.3 综合报警
4.4 搜索统计查询
4.5 交互操作
4.6 地图服务
五、 产品分发平台
海洋气象信息服务与分发平台通过搭建分布式的数据
存储硬件系统,将多源气象、海洋环境数据资料进行存储管
理,完成对数据收集、加工处理、预报生成的各类气象海洋
数据产品的标准化、规范化存储管理。面向单位内部人员或
系统平台提供满足业务应用系统和信息共享服务所需的高
效数据访问接口服务。另外,本平台将通过网页客户端或移
动终端向外部单位或用户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用户可通过
本平台查询检索各类气象海洋数据资料以及可视化的预报
产品,平台通过邮件、短信等方式向用户推送相应的气象、
海洋环境状况的实时预警信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经济活
动等方面提供服务。
5.1能够对外部提供FTP、WEB形式的数据查询、检索、
下载等访问接口;
5.2能够实现气象海洋数据资料及预报服务产品等数据
下载、数据分发、信息发布、信息推送等服务能力;
5.3 能够实现手机短信、预警大喇叭、显示屏、卫星通
讯、互联网等手段“一键式”发布气象信息。
5.4能够提供针对不同数据资料可视化产品的综合展示
能力;
5.5基于用户的角色不同能够实现系统的用户管理和权
限灵活分配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