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难选富氧化铜矿硫酸浸出液的溶剂萃取

某难选富氧化铜矿硫酸浸出液的溶剂萃取

doi:10.3969 ̄.issn.2095—1744.2013.O1.005 

某难选富氧化铜矿硫酸浸出液的溶剂萃取 

西彭建蓉李小英李怀仁牟兴兵 

昆明冶金研究院 昆明650031 

摘要:国外某难选氧化铜矿平均含铜6.91%,采用机械搅拌硫酸浸出,浸出溶液含铜高达30 g/L。针对该高浓 

度硫酸铜溶液,研究用萃取剂M5640萃取分离铜的工艺过程。结果表明,以M5640为萃取剂、铜电积废液为反 

萃剂,在合适的相比条件下,经5级萃取2级反萃,可以获得符合铜电积工艺要求的纯净硫酸铜溶液。 

关键词:难选氧化铜矿;萃取;M5640;高浓度硫酸铜溶液 

中图分类号:TF811;TF80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1744(2013)01-0029—05 

国外某氧化铜 铜平均品位6.91%,铜矿物物相分 

析结果表明,铜主要以氧化矿形态存在,且结合率高达 

45.60%。矿样中二氧化硅高达68.41%,钙镁含量很低,金、 

银及其他贵金属含量微量。采用硫化一浮选方法仅能回 

收矿石中的游离氧化铜,而结合氧化铜难以回收。故采用 

搅拌浸出一萃取一电积工艺回收铜。由搅拌浸出产出的浸 

出溶液含铜30 g/L,并含铁2.0 g/L以及CaO、MgO和氯 

等杂质元素。针对此含铜较高的浸出溶液,研究用萃取剂 M5640萃取分离铜适宜工艺技术条件 J。 

1实验方法 

1.1试验原料 

试验所用原料是氧化铜矿在不同液固比条件下硫酸 搅拌浸出溶液,成分如表1所示。 

表1萃取原液的化学成分 /(g-L ) 

1)pH单位除外。 

可见,浸出溶液中铜浓度较高,若直接用于电积,铁、 

CaO、MgO、氯等杂质含量较高,所产铜的纯度达不到要求, 

故选择萃取一反萃一电积工艺,以产出高纯度的金属铜。 选用M5640作萃取剂,稀释剂为260 航空煤油。反 萃剂用分析纯硫酸铜和硫酸配制。 

1.2试验主要设备 

试验采用500 mL分液漏斗,振荡器振荡频率275 

次/min。 

2试验结果与讨论 

2.1 有机相饱和容量测定 

为选择合适的有机相组成,首先进行萃取剂体积 

浓度不同时有机相中铜饱和容量的测定。试验在常温 

(23-25℃)条件下进行,萃取原液使用萃原液1 ,萃取相 

比为1,振荡时间5 min,反复用有机相萃取新水相,直到 

水相中的铜离子浓度不发生变化为止。测定结果见图1。 由图1可见,随着萃取剂体积百分浓度的增大,铜在 

有机相中的含量呈线性增加。回归分析该直线可以得出, 

有机相中铜饱和容量Y和M5640体积含量x的近似关系 式为y=0.57x。该关系式表明,每1%M5640萃取约0.57 

g/L铜。结合萃取原液铜浓度在30 g/L左右以及后续电积 

工艺要求(从铜电解贫液到电解新液,铜浓度提高10 g/L 

以上),萃取剂浓度应选≥25%。 

收稿日期:2012-08.28 作者简介:彭建蓉(1963一),女,重庆市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湿法冶金等方面的研究。 

有色金属工程2013年第1期 

29 o凸 

饰 

曝 器 

・ NONFERR0US METALS ENGlNEERlNG 

M5640浓度/% 图1有机相中铜的饱和容量测定结果 

2.2相比对铜萃取率的影响 

在温度25℃,震混时间5 min的条件下,考察单级萃 

取时相比对铜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见图2。可见,随着相比 的增大,铜的萃取率随之增大,但增加的幅度并不是按有 

机相中萃取剂数量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回归分析图2曲线, 

得出M5640体积浓度分别为25%,30%,35%时铜萃取率Y 

与相比X的近似关系分别如式(1)至式(3)所示。 

Y=33.1Olnx+43.1 f11 

Y 32.031nx+44.1 (2) y=28.871nx+50.7 (3) 

图2相比与铜萃取率的关系 

2-3温度和混合时间对铜萃取率的影响 

考虑到工程实施地冬冷夏热,温差悬殊,故进行温 

度和在低温条件下混合时间对铜单级萃取率的影响试 

验。试验条件:相比为1,萃取剂浓度25%,萃取原液1 。 

试验结果分别见图3和图4。由图3可见,在低于23℃时, 铜萃取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之后继续提高温度,铜萃取 

率保持不变。由图4可见,在5℃下萃取,萃取平衡时间 

需要8min。 糌 

擗{L 曝 温度/℃ 图3温度与铜萃取率的关系 

时间/min 图4混合时间与铜萃取率的关系 

2.4有机相浓度对铜萃取率的影响 

试验条件:温度25℃,时间5 min,相比为1,使用 

萃原液1 。试验结果如图5所示。由图5可见,随着M5640 体积浓度的增加,铜的萃取率几乎呈线性增大。在萃取相 

同的硫酸铜溶液时,萃取剂浓度越高,铜的单级萃取率就 

越高,同时负载有机相铜浓度也越高,反萃后液铜浓度亦 

越高,对工业生产越有利。然而,并不是萃取剂浓度越高 

M5640体积浓度 图5萃取剂浓度与铜萃取率的关系 

30 工程技术Engineering Technol

ogy 越好,因为随着萃取剂浓度的增大,有机相黏度会随之增 

加,流动性变差,不利于萃取过程的分相。考虑工业生产 

实际,在满足反萃后液铜浓度提高910 g/L的前提下,应 

尽量选用萃取剂浓度偏低的有机相。故M5640浓度取 

30%-35%较适宜。 

2.5 多级萃取 

不同浓度硫酸铜溶液萃取时相比取值范围由[Cu]/ 

[(0.6-0.85)×饱和容量]计算,不同M5640浓度下的铜饱 

和容量值y=0.57m 为M5640的浓度)。 

萃取级数一般由绘制的萃取等温线作McCabe— 

Thiele图求得 ,但是对于高浓度铜溶液采用McCabe— 

Thiele图解法求得的理论级数与实际需要的级数差异太 

大 ,故依据铜萃取率Y与相tLx的近似关系式计算不同 

M5640体积浓度有机相所需的理论萃取级数。由于计算 

值是在忽略萃取水相酸度对萃取率影响的前提下得出的, 

所以实际萃取所需要的级数应该高于计算值。 

在计算获得的萃取所需理论级数基础上增加1级 

进行多级逆流萃取试验,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 

见,当萃取有机相为空载有机相时,采用合适的相比,经 

过3-5级萃取,铜的萃取率/>97.75%,萃余液含铜≤0.66 

g/L。当萃取有机相为含铜3.21 g/L的再生有机相,相比 

为2.2,料液铜浓度29.37 g/L时,经过5级萃取,萃余液铜 

浓度1.21 g/L,铜的萃取率为95.88%。当萃取有机相为含 

铜3-3 g/L的再生有机相,相比为2.6,料液铜浓度34.7 g/L 

时,经过5级萃取,萃余液铜浓度1.73 g/L,铜的萃取率为 

95.01%。再生有机相含铜会使萃余液铜浓度有所提高。 

2.6单级反萃 

分别进行温度、反萃剂铜及硫酸浓度和相比对铜反 

萃率的影响,结果分别见图6至图9。 

由图6可见,在试验温度23-50℃范围内,随着温度 

的升高,铜反萃率降低,温度对铜反萃率影响明显。因此, 

在温度较高的夏季,应适当控制较低的电积温度,或调低 

反萃相比,以获取较高的铜反萃率。 

由图7和图8可见,铜的反萃率随反萃剂中铜浓度的 增加而下降,随酸度的增加而提高。铜浓度的影响较酸度 的影响显著。从工业生产实际考虑 ],合适的反萃剂成分 

为铜25 g/L,硫酸180 g/L。 

由图9可见,铜反萃率随相比的提高而提高。虽然 

相比高,反萃率高,但反萃液中铜离子增加幅度较小,反 

之,则反萃液中铜离子增加幅度较大。结合铜电积生产 

工艺,富铜液铜浓度增加10 g/L以上,合适的相比应为 

0.67-1.5/1。 

温度/ ̄C 图6温度与铜反萃率的关系 

反萃剂铜浓度/(g・L-I) 

图7反萃剂铜浓度与铜反萃率的关系 

表2多级逆流萃取试验结果 

为含有铜3.21 g/L的再生有机相; 为含有铜3_3 g/L的再生有机相 

有色金属工程2013年第1期 31

 丽 NONFERROUS METALS ENGINEERING 

槲 糨L 

喀 硫酸浓度/(g・L一 ) 图8反萃剂硫酸浓度与铜反萃率的关系 

相比 图9相比与铜反萃率的关系 

2.7多级逆流反萃 

试验条件:M5640浓度35%;反萃剂铜浓度25 g/L; 

负载有机相铜浓度16.32 g/L;时间5 min,温度23℃。试 

验结果如表3所示。 

表3数据表明,当采用铜25 g/L,H2SO 180,-,250 g/ L的溶液作反萃剂,相比为1.0 ̄2.0时,2级反萃基本已达 

到平衡,铜的反萃取率79.80% ̄88.42%,对应贫有机相中 铜浓度为3.30~1.89 g/L,富铜液铜浓度为31.86 ̄39.43 g/ 

L,游离H2SO4 159.9 ̄227.8 g/L。当采用铜25 g/L,H2SO4 

180 g/L的溶液作反萃剂,相比为4/5时,要经3级反萃,铜 的反萃取率8O.02%,对应再生有机相中铜浓度为3.26 g/ 

L,富铜液铜浓度为40.67 g/L,游离H2SO 156.0 g/L。当 

采用铜25 g/L,H:SO4 180 g/L的溶液作反萃剂,相比为2/3 

时,要经5级反萃,铜的反萃取率80.33%,对应再生有机 

相中铜浓度为3.21 g/L,富铜液铜浓度为44.66 g/L,游离 

H2SO4 151.0 g/L。 从工业生产实际考虑,适宜的反萃条件为:反萃剂 

铜25 g/L、H SO 180g/L,相比为1,反萃级数2。在此条 

件下,所获得的富铜液铜浓度38 g/L,H SO4浓度160 g/L, 

再生有机相铜浓度3.30 g/L。 

用铜38.0 g/L,H2SO 160 g/L反萃后液在电流密度 

220 A/m 和温度50℃的条件下电积24 h,电流效率达到 

93.77%,获得的铜阴极表面结晶致密。表明该浓度铜溶液 

可以满足铜电积工艺的要求。 

2.8有机相稳定性试验 

萃取剂由于循环使用,其稳定性可能会受到萃取 

或反萃过程中发生水解降解而丧失萃取能力,所以考察 

M5640循环使用时对铜萃取率的影响。 

浓度为35%的有机萃取剂经萃取、反萃全过程后再 重复同样操作共10轮,萃取用铜矿石实际浸出溶液萃原液 

1 并经真空过滤处理,按相比为1,时间5 min操作,反萃 

用H2SO4 300 g/L,相比为4,时间5 rain操作,结果如表4 

所示。结果表明,有机相循环使用10次,铜的萃取效果变 

化不大,铜的萃取率平均值为51.83%,而且在萃取和分相 

过程中,分相速度快,相界面清晰,无污物生成和乳化现 

象发生。表明萃取剂稳定性好,浸出溶液中无破坏M5640 

结构物质存在。 

表3多级逆流反萃试验结果 

(下转第43页) 

32 工程技术Engineering Technol

ogy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