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辽宁省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探析

辽宁省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探析

第1期总第211期 2012年1月 农业科技与装备 No.1 Toral NO.211 

cukural Science&Technolog, ̄and Equipment lan.2012 

辽宁省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探析 

吕 霞 

(辽宁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沈阳110161) 

摘要:在分析加快辽宁省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根据辽宁省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分析制约其 

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丘陵山区;辽宁;发展 

中图分类号:S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2)01—0081—02 

近年来,辽宁省农业机械化(简称农机化)呈持续 

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2010年。全省农机总动力 

2134.7万kW,农机总值达125.4亿元,综合机械化水 

平达56.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3个百分点。然而, 

随着农机化事业发展速度的加快。发展不平衡问题日 

益突出,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相对滞后.无论发展速 

度还是发展规模。与平原地区的差距都在持续扩大。 

严重影响了辽宁省农机化整体水平的提升和现代农 

业发展的进程。如何加快推进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 

是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1 加快辽宁省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必要性 

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辽宁省平原地区的农机化已 

经形成了比较清晰的发展思路,多数地区已经进入农 

机化发展的中级阶段,有的地区还步人了高级阶段, 

但丘陵山区的农机化发展还比较缓慢。许多地区至今 

仍处于初级阶段。 

丘陵山区农机化的快速发展对实现辽宁省农业 

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全省地形概貌大体是“六山一 

水三分田”,丘陵山区主要分布在辽东和辽西地区,约 

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0%。受丘陵山区特殊的地理、经 

济、社会等因素影响,长期以来,其农机化发展水平一 

直滞后于平原地区,是全省农机化发展的短板。占全 

省大部分面积的丘陵山区不能实现农机化。将严重制 

约全省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丘陵山区农机化的快速发 

展,可以促进贫困山区农民持续增收,贫困人口绝大 多数分布在辽东和辽西的丘陵山区。目前贫困山区的 

工业基础还很薄弱,经济的主要支柱仍是农业,这些 

地区的农业生产通常面临两大问题.一是粮食产量 低;二是特色农产品的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发 

展农机化,既能提高这些地区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提高粮食产量。又能提高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机械化 

收稿日期:2011-06—12 

作者简介:吕 霞(1979__),女,工程师,从事农业机械设计与 研究工作。 水平,把特色农产品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 

进丘陵山区农民持续增收,逐步摆脱贫困,走向致富。 

2制约辽宁省丘陵山区农机化快速发展的主 

要因素 

2.1 对发展农机化重要性的认识不够 

很多干部群众对丘陵山区发展农机化的认识不 

足,有的认为农机化是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 

的发展过程,先把平原地区的农机化发展起来,再发 

展丘陵山区农机化;有的认为丘陵山区地形复杂,田 

块分散。种植品种多,发展农机化是一件可望而不可 

及的事情:还有的认为丘陵山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农民群众还没有经济实力购买和使用农机,等经济条 

件好了,农机化自然就发展起来了。这些思想和认识 

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机化发展。 

2.2农业生产规模和经营模式不利于农机化发展 

丘陵山区农作物种植品种多、规模小,且种植分 

散、规格不一,种植规模较大的县也很难做到成方连 

片、集中种植,从客观上限制了农机化的发展。另外, 

丘陵山区大部分是一家一户独自生产,农民购买农机 

也仅限于自购自用,利用率不高,机具闲置时间长,很 

难形成有效的社会化服务,这使得农机化的投资效应 

难以显现.也制约了农机化的发展。 

2.3机耕道建设薄弱 

丘陵山区机耕道建设滞后.部分道路通而不畅的 

问题十分突出;山区大部分田块不通机耕道,农机在 

田块间、区域间的转场受到限制,功效弱化,既挫伤了 

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又影响了农机经营效益的提 

高。 

2.4对农机化发展的扶持力度不够 

近几年。国家十分重视粮食生产机械化,特别是 

加大了粮食主产区农机化的投入力度,但对非粮食主 

产区和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进行扶持的政策不多。在 

项目安排和资金投入上,扶持丘陵山区新型适用机具 

研发推广的力度不够。这导致适宜丘陵山区作业的机 

型较少进入推广目录和享受国家购机补贴,

且补贴资 82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2年1月 

金数量相对较少。 

3加快辽宁省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的对策 

3.1加大资金投入。为农机化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一是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加强对农机化工作的领 

导支持。建立完善的农机化投入机制和政策扶持体 

系。从政策、科技、投入上予以扶持,加大对农机化的 

支持力度。发挥政策调控功能,加强农机化政绩考核。 

二是完善国家购机补贴办法。农机补贴不仅要向丘陵 

山区县倾斜,而且补贴比例、机型种类、销售供应、补 

贴方式也应符合丘陵山区的实际。三是国家应及时出 

台有关机耕道和农机田间作业道路建设的资金补助 

政策。要考虑到丘陵山区的实际困难,每年投入一定 

资金专项下达农机部门。用于机耕道和农机田间作业 

道路建设。同时地方政府要根据国家下达的购机补贴 

资金额度和机耕道建设资金额度给予积极支持。四是 

国家应及时出台农机作业燃油补贴办法。 

3.2坚持因地制宜和量质并举的原则,提高农机装 

备水平 

一是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应定位于引进推广中 

小型农机具。要结合实际和农民需求。集中有限资金 

和财力,选准主要作物和关键环节,逐个突破,扩大农 

机装备总量。二是以实施农机购置补贴项目为抓手, 

调动广大农民和农机服务组织购买、使用农机的积极 

性和主动性。三是以机械化(栽、插)播种薄弱环节为 

突破口,狠抓玉米播种机械化技术。四是积极引进、试 

验、示范、推广适合辽宁自然条件的耕作机械、玉米收 

获机械、果蔬保鲜设备、设施农业设备等。五是抓好秸 

秆机械化还田处理和综合利用,抓好农机化示范区建 

设。六是开展以主要粮食作物为重点的农机化新技 

术、新机械的研究、开发、试验鉴定和成果应用。 、 

3.3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 

力 

一是加大丘陵山区农田水利建设。积极做好病险 

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狠抓老旧毁损提灌设施修复改造 

工程。加强旱片死角的提灌站和农机抗旱服务队建 设.积极探索、创新机电提灌站的经营管理模式。二是 

加强乡村机耕道路建设。规范设计和建设,抓好技术 

人员培训,强化队伍建设,增强技术保障能力,积极探 

索乡村机耕道路的使用和维护管理制度。 

3.4培育和扶持农机服务组织。提高农机服务质量 

一是继续推进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保 

证基层农机公益性职能有机构负责、有人员履行、有 

经费保障。二是鼓励和扶持农机合作组织和农机专业 

户的发展。引导和扶持农机专业户建立农机专业合作 

社、农机专业协会、股份制专业服务公司等新型农机 

服务组织,促进农业机械共同使用。加大对农机化主 

体的培育和扶持力度,采取作业补贴、贴息贷款、提高 

授信额度等方式,为服务组织提供政策性扶持。加强 

区域性农机服务中心建设。完善农机维修服务保障体 

系。创新服务模式,以跨区作业等服务形式,延伸、扩 

展农机服务领域,推动农机服务组织规模化经营、产 

业化发展。 

3.5加强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确保农机安全运行 

一是建立健全农机管理规章、技术标准,加强农 

机化质量监督。二是积极争取相关政策支持,促进农 

机产业聚集、农机产业集群和园区的形成。三是积极 

开展农机推广鉴定、质量调查、投诉监督活动,切实维 

护农机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四是加强 

农机安全监理队伍和装备建设。加强农机安全宣传教 

育。深入开展“平安农机”活动,提升农机安全监督管 

理能力。 一 

3.6加强农机法律政策和制度建设。实现农机科学 

管理 

一是加快《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配套法规及地方 

法规建设,健全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法规和技术标准, 

将农机化纳入依法促进、依法管理、依法规范的发展 

轨道。二是完善和加强农机化相关制度建设,促进业 

务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三是研究和改进农机化评 

价指标体系,实现对全省农机化发展的全面考核和科 

学评价。 

参考文献 [1]徐菊芳.如何发展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1(6):15. [2]王保顺,杨晓雷.河北省武安市加快发展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原则和措施[J].当代农机,2010(8):13—14. [3]周鹏飞.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院[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9(1):89—92. 

Development Explore in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in Liaoning Mountainous Areas 

Li3 Xia (Liaoning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Shenyang 1 10161,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makes analysis on the necessity of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in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in hilly and moun. tainous areas in Liaoning province.The author analyzes the major restraining factors in this respect and puts forward measures to address these problems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actuality in these areas. Key words: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hilly and mountainous areas;Liaoni

ng;development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