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卷 增刊
Vol132 Suppl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Guangxi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2010年1月
Jan1,2010
作者简介:翁宇(1972-),女(回族),广西桂林人,广西大学商学院2008级全日制MBA。中国医学独立实验室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翁 宇
(广西大学商学院,广西南宁530004)
[摘 要] 医学独立实验室在国内属于新兴行业,以专业化、集约化的商业模式向社会提供医学检验服务,是对缺乏医疗资源的
医疗机构有益的补充。由于将标本集中检测,形成规模化,降低了单位成本,达到双赢,在整合医疗资源方面提供了崭新的经营模
式。医学独立实验室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国家政策和自身经营经验不足的制约,如果能被纳入医疗保险制度体系和国家出台相应
的管理标准,医学独立实验室将会获得迅猛的、规范化的发展。
[关键词] 医学独立实验室;集约化;专业化
[中图分类号] R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8182(2010)增20027202
医学检验服务是一个投入资金高、回报期长的行业。如果投资
建设一家检验服务完善,检测项目在1500项左右的医学独立实验
室,大约需要投资2000万元人民币左右。由于前期需要培养大量的
检验技术人员,市场需要开发和培育以及检验设备的投入,因此前期
投入的资金较高,从投入到盈利,大约需要三年时间。医学独立实验
室最大的特点是资源共享,以实现医院、患者、社会等方面共赢为目
标。现就目前医学实验室的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探讨。医学独
立实验室(independentclinicallaboratory,ICL)又称第三方医学实验
室:是指在卫生行政部门的许可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于医院
之外、从事临床检验或病理诊断和服务并能独立承担责任的医疗机
构。
一、国外医学独立实验室的出现和发展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医学的发展给国民带来沉重的经济负
担,美国政府为减轻国民的经济负担,推出“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医疗
开支”的策略及一系列医疗体制改革,将市场机制引入医疗市场,加
剧行业竞争,导致出现了一些将医学检验以集约化为核心竞争力的
小型医学独立实验室,专为医院提供医学检验技术服务,但未形成规
模。到90年代中期,由于计算机和生物技术的发展,检验设备越来
越自动化,检测技术也逐步提高,检验所需样品量和耗材越来越少,
一份血样可以检测的项目越来越多,检测设备的发展为医学独立实
验室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美国医学独立实验室经过几十年的
发展,已形成一套完善的监督管理体制,由于不断的兼并重组,出现
了几个大型的医学独立实验室,如QUEST、LH等,这些实验室不仅
有检验室,还有病理实验室和医学影像中心。一些大型的医学独立
实验室还跨地区、跨国界发展,其中最有名的是QuestDiagnostics公
司,已发展成为该行业中全球最大的跨国公司。在美国,这些医学独
立实验室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在完善的监督体制管理下,都是对外
开放、相对独立的机构,都在同一水平上进行有序的竞争。美国目前
主要有3类提供医学检验的实验室:(independent/commercialclinical
laboratory)独立实验室;(hospital-affiliatedlaboratory)医院内部实验
室,如检验科、病理科;(physician-officelaboratory)诊所附设实验室,
即医生在自己诊所附设的小型试验室,通常用于完成某些专项检查,
如宫颈图片、血常规等。在美国,大多数的私人医生和诊所都把标本
送到医学独立实验室进行检测,它提供的服务在医学检验市场中占
的比重越来越大,到目前为止约占40%的市场份额。在欧洲,医学独
立实验室与医院、诊所一样,成为医疗服务环节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于独立实验室将检验样品集中检测,降低了成本费用,提高了检测
效率和质量,降低了错误发生率,目前已成为发达国家的发展方向。
二、国内医学独立实验室的现状分析
(一)国内医学独立实验室的发展 况
20世纪80年代中期,扬州医学检验中心最先将医学检验服务向
社会开放,然后国内相继出现一些不同形式对外开放的医学检验服
务机构,而这些机构都不能称为医学独立实验室。我国真正意义上
的医学独立实验室起步于1994年,是由广州医学院、广州市金域医
学科技有限公司和广州生物工程中心三方出资成立的广州金域医学
检测中心,该中心成为我国最早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最早进
入医学检验市场的独立实验室。2000年后,达安,杭州艾迪康,迪安,
上海美众的医学独立实验室相继成立。2005年,达安基因、广州金域
和艾迪康这三家规模相对较大的医学独立实验室,开始了全国连锁
经营模式。截至2006年7月,全国已有14家大型连锁医学检验机
构。
虽然医学独立实验室在我国发展已有十几年,但未得到认同。
据统计,2005年,我国医疗市场的规模达5000亿元人民币,医疗检验
约占医疗市场8%的份额,约400亿元,在这400亿元的医疗检验市
场总额中,医学独立实验室所占的份额很少,原因是我国99%的医学
检验都集中在医院完成。我国的医疗检验市场规模潜力巨大,但市
场规模是否转化为真实的市场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我国医疗
体制的改革。
(二)国内医学独立实验室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还未出台对医学独立实验室相应的管理标准与法规,
缺乏一套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各实验室自行制定标准不统一,业务
范围狭窄,大多数只有临床检验和病理诊断这两大块,没有达到国外
独立实验室的水平。国内医学独立实验室普遍存在的问题有:1、医
学独立实验室是独立于医院之外的医疗机构,标本一般从各医疗机
构收集起来集中测试,标本来源广,工作量大,与临床联系比较困难,
导致诊断与治疗脱节。2、该行业一些最高决策者对所从事的医学检
验服务的专业化意识不强,将高度专业化的医学检验服务等同于一
般性的服务,用营销手段来推动公司发展,经营定位为“连锁化超
市”。3、我国由于缺乏对医学独立实验室管理的标准与规范,使检验
质量得不到根本保障,一些不具备专业检测能力的实验室也在对外
提供医学检验服务。由于市场未建立有序的竞争机制,行业内存在
低价恶性竞争的情况。4、受国家政策限制,对社会开放程度不高,业
—72—务和服务范围小。目前大多数业务范围主要来自一些医疗资源较匮
乏的中小医院、民营医院及大型医院部分复杂检测项目,很少涉及医
学影像、食品、药品及国民健康体检这块市场。
三、医学独立实验室在国内的市场需求
我国医疗资源分布极为不均,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中小医院,特别
是乡镇卫生院的实验室设备简陋,缺乏起码的医疗设备,检测手段落
后,检验人员素质不高导致临床诊断水平低。而在东部经济发达地
区的中心城市大型医院分布稠密,各医院医疗检验设备的配置大体
相同,甚至还有些实验室的装备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当。由于市场资
源有限,同一地区医院设备的重复配置使每家医院的检测设备得不
到充分利用,医院回收成本的速度慢,设备的更新速度相应就慢,甚
至有些医院根本就不再更新,从而导致检测技术落后,无法保证检测
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一些大型医院还存在因投入高、标本量小
而不愿投资开展医学检测项目,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出于对自身经
济利益的保护和声誉的考虑,目前没有一家医院出具的检验结果能
被该地区其他各医疗机构相互认可,病人每到一个医院看病都需要
重新做检查。
四、医学独立实验室的经营模式及市场定位
医学独立实验室以集约化经营为核心竞争力,由于生产要素相
对集中,开展项目齐全,因此采用集约化、规模化、信息化、连锁化的
商业运作模式。医学独立实验室与医院实验室相比,投资成本要比
医院高。一般医院实验室只需配置一些检验技术人员及一些简单的
检验设备就能开展工作,而医学独立实验室配置大量的营销人员开
发市场、配置标本收发业务员及车辆到各地收集标本、大量的检验技
术人员、先进的仪器设备、建立客户服务体系和建立信息化管理体
系,运营成本大大增加,由于医学独立实验室物流体系较为完善,其
服务范围可以覆盖周围几个城市甚至可以覆盖一个省,它每天的标
本量是单个医院的十几倍,由于标本集中检测,使单位成本降低,收
益是十分可观的。只要运营稳定,很快就能收回投资成本,实现盈
利。
医学独立实验室主要服务于一些缺乏检验设施的医疗机构,如
一二级中小医院、民营医疗机构、私人诊所和社区医疗机构等。医学
独立实验室为这些医疗机构提供项目齐全的检测服务,因此他们只
需应对常见病和专科病,节省了建设实验室的开支,从而实现双赢。
医学独立实验室同时还为三甲医院提供服务,三甲医院有一些因检
验技术较高不能开展的项目,或者因标本量小从经营角度考虑不开
展的项目,医学独立实验室把这些项目从各大医院收集起来,形成规
模化、集约化,从而降低成本,达到双方互利的目的。因此,医学独立
实验室的定位是对我国现有医疗资源不足的补充,不与医院争夺资
源。
五、国内独立医学实验室的发展前景分析
(一)市场机遇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医疗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一些
医疗机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得不重视成本和收益的核算。一家医
院如果要装备一个项目齐全的实验室是十分不经济的,其中有些检
验项目不仅需要购买昂贵的检测设备,而且对检验人员和技术要求
也很高,医院除了花费大量的资金购买设备外,还必须对检验人员外
送培训,最为致命的是医院每年遇到需要做此类检查项目的病人又
没几个,同时还受标本存放时间的限制,如果这些检验项目标本短期
内达不到一定的数量,医院则不会对该项目进行投资,因此,我国大
部分医疗机构内部实验室的检验项目开展得并不齐全。另外,我国
医疗市场上有很多医疗机构,如一二级中小医院、私营医院及门诊、
社区门诊由于没有经济实力,实验室设施简陋,甚至有些医疗机构没
有配备实验室,他们对医学检验服务的迫切需求将带动独立医学实
验室的发展。另一方面,我国目前正大力建立和扶持社区基层医疗
机构,人们对健康保健意识的增强,使医学独立实验室的市场地位变
得越来越重要,其市场潜力不可估量。(二)经营风险
1.政策风险。医学独立实验室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虽然出现了
一些跨区域全国连锁实验室,但始终未形成规模。由于国家未出台
对医学独立实验室相应的管理标准与法规,政策的导向性又不明确,
一旦出台的政策对医学独立实验室不利,有可能会导致一些正常运
营的实验室无法经营下去。在现行医疗体制管理下,一些医院管理
者因为医学独立实验室未能被纳入医疗保险制度体系,造成将检验
服务外包的愿望不强以及全国各地地域性差异和地方性保护对医学
独立实验室的业务推广形成障碍。目前,申办一家医学独立实验室
除了必须要取得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医疗机构许可证》外,还必须
获得当地环保部门、消防部门、公安部门等相关部门的批准,从申请
到获得批准大约需要1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审批程序缓慢和复杂在
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它的发展。
2.市场风险。医学独立实验室由于投入资金大,回收期长,因此
经营过程中稍有不甚就
会造成致命性的打击。由于我国至今没有出台相应法规与行业
标准,各医学独立实验室向市场提供检验服务的标准不统一,社会上
对其检测服务质量持有较大的怀疑态度,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可能
会因丧失公信力而失去市场。行业中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未建立,
同行之间存在以低价争夺市场恶性竞争的情况,导致投资回收期增
长。由于地域性的差异导致不同的市场需求,一些跨地区连锁化经
营的医学独立实验室必须要对新的市场进行开发和培育,使推广成
本增加,如果一味的追求扩张速度,就会出现亏损,甚至出现现金流
为负的情况。行业中有些高层管理者对所提供的医学检验服务缺乏
专业化意识,有可能会对医学独立实验室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三)发展趋势
从市场经营模式发展的趋势来看,医学独立实验室的发展受制
于检验标本的物流时间,因为有些标本的保存温度需要在48℃之间,
时间不能超过10个小时,因此就使得单个实验室的服务半径捉襟见
肘。为了扩大实验室的服务范围,有些经济实力雄厚的医学独立实
验室开始了跨地域连锁化经营的模式来占领市场。有些医学独立实
验室为了降低成本,保证检测质量,开始尝试集检验试剂的产、学、研
一体化的新模式,因此连锁化得经营模式结合构建完整的上下游产
业链将成为该行业最为有效的的竞争策略。从政策和节约成本的角
度来看,如果医学独立实验室能被纳入医疗保险制度体系,各医疗机
构管理者的资源优化意识增强,他们将会把本属于医院检验科的工
作,如对血液、分泌物、细胞、涂片、病理组织等各种标本送到医学独
立实验室进行检测,通过规模化操作降低检验成本,医学独立实验室
在得到收益的同时,医院也降低了费用支出,目前我国已出现一些医
院将检验业务外包,甚至有些医院削减了实验室的预算。随着我国
医疗体制政策的进一步放宽,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将检验
服务外包给医学独立实验室。
总之,虽然医学独立实验室一方面受自身经营经验不足,另一方
面受到多种因素制约,但在整合医疗资源方面为我国开辟了一个很
好的模式,它是对现有医疗资源的补充,而不是对现有医疗资源的冲
击,医学独立实验室要想获得长足发展,不仅要获得国家政策的支
持,而且要避免低水平、低价格的恶性竞争,以专业化来获得社会认
可。
参 考 文 献
[1] 陈建波.医学独立实验室的发展及其在医疗市场中的作用
[M].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11):679-680.
[2] 梁耀铭.医学独立实验室发展模式探讨[J].中国临床实验室,
2005;4(1):16-20.
[3] KarenR,Karni.Clinicallaboratorypersonnelemploymentpatterns:
hiringpracticesandqualityissues.1995institute:frontiersinla2
boratorypracticeresearch135.http://www.phppo.cdc.gov/dls/
pdf/institute/karni.pdf.(责任编辑:唐奇展)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