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学刊2008年第2期
TUSHUGUANXUEKANNO.2,2008
高校图书馆读者需求特点与个性化服务
周春玲‘。
(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辽宁沈阳110034)
【摘要】为了满足高校图书馆读者群信息需求层次明显、形式多样的特点,图书馆必须找准目标,分析读者的信息需求,构建现代化服务平台。优化馆藏资源。拓展服务内容,延伸个性化服务,这是新时代高校图书馆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读者特点个性化服务【分类号】G258.6
1高校馆读者信息需求变化特点
高校图书馆读者分为本科生、研究生、教师(科研人员)
和专家学者四个群体。由于读者职业、知识结构、年龄、动机、兴趣、爱好不同,其信息需求也存在差异。不仅形式多样,而
且具有多种层次。
1.1本科生读者群
本科生是高校读者中最庞大的群体,随着网络技术的普
及,本科生的信息需求呈现多样化、范围广的特点。不同专业、
不同学科、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其需求范围大不相同。新生入
.校不会利用图书馆,具有盲目性和从众行为。老生由于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开始向专业的纵深方向发展。毕业生即将
面临就业,他们更需要扩大知识面,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本
科生在校期间要经过计算机、大学英语四六级、研究生入学等
各项考试,这期间借阅信息资料还具有集中性的特点,有时许
多读者都来借阅同一类书籍,这类书刊就显得更为紧张。1.2研究生读者群
研究生是高校图书馆巾重要的读者群,是高等教育中培养
的高层次人才,在某种程度E代表着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该群
体在导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组织地对某一领域开展科学研究,
他们对学科前沿、尖端、新知识及专业性强、专门化学术信息需
求强烈,尤其是对学术研究和撰写本专业学术论文方面的文献
信息资料需要,具有目的性、学术性、实用性的特点。因此,该群体需要的是与某一专题有关的书刊信息,包括原始文献资料的
复制和二次文献的开发、期刊文献的最新报道等。
1.3教师读者群
高校教师为了更好地适应教学和科研工作,他们主要需要的
是本专业或与本专业相关的最新参考资料,有关学科的课程建设、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保障g拳信息。该群体需要的信息具有高、精、尖、准的特点,并喜欢自己去搜集资料。在开展课题研究方
面,则更需要本专题相关的前沿文献信息,针对性强,且范围比较
固定。另外,大部分年轻教师都在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所以对英语、计算机等考试用书的需j}池占—定比例。他们的现代化直用技
术和教学手段相应高超,教学与p阿降段比辑躜己进。1.4专家学者读者群
高校集中了一大批名望高、造诣深、影响大的专家学者,
大多为研究生导师和学科带头人。他们主要需要的是科研学
术性强,理论性强。能够反映某一领域最前沿,代表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的文献信息。因此,这部分读者不仅需要某一特
定的文献,或特定文献中的篇章甚至一段话,同时还需要信
息服务部门对知识和信息进行二次开发、提炼后的增值信
息,甚至是某一知识领域、某一单元的信息。该群体的信息需
求呈现出高层次、高品位、精品化、权威性的特点。
2高校馆延伸个性化服务的策略
2.1对本科生采取深层次导读
学生读者需要图书馆员在阅读目的、内容、方法、检索技
能、查找资料技能等方面给予帮助和指导。对待新生,由馆员进行人馆培训,介绍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利用的渠道、服务原
则、借还制度,宣传如何利用图书馆,如何检索文献和查找资
料,电子阅览室的使用等,使新生对图书馆有所了解,并推荐
适合新生阅读的书刊,使新生少走许多弯路。对待高年级学
生,图书馆应结合专业特点,适时揭示馆藏专业书刊,供他们
自己选择。对待毕业生,图书馆要负责到底,延伸提供择业信
息服务。此外,要对书在馆却找不到的现象提供登记、查询、
回复服务,并要在网上开展各库窒馆藏资源介绍、新书通报、
预约、续借、催还等业务,设立意见箱、荐书专栏等反馈措施,了解读者需求。定期开展文献检索讲座,组织形式多样的读
书活动。开展阅读比赛、专题演讲会、座谈会、充分调动学生
利用馆藏资源,形成爱读书、读好书的良好风气。重视对本科生弱势群体提供特殊服务,在经济、学习、心理、行为等方面
给予弱势群体关心和帮助,使弱势群体同样享有平等服务。
2.2对研究生提供专题服务
对于研究生读者群,他们具备专业基础。而且有一定的
科学研究的能力。所以,图书馆员应为该群体提供高质量、高
层次的个性化服务。针对研究生撰写的论文,图书馆员在熟
悉馆藏情况下,把与专题有关的文献资料提供给读者,供其
参考。如果馆内没有,应通过馆际互借、购买电子版、远程复
万方数据图书馆学刊2008年第2期TUSHUGUANXUEKAN—o.2,2008
制等方式满足他们的需求。同时要提供期刊信息通报、索引、
文摘等二次文献以及专题综述、图书评述等三次文献服务。
建立最实用最适合本校师生的本馆特色数据库,提供其所需
信息,建立研究生信息资源库,加强专业性、学术性参考书的
馆藏建设,提高研究生文献保障率。在导师为研究生布置的
参考文献中。图书馆只有100%的人藏,才能更好地保障研究
生的科研工作顺利进行。2.3为教师提供特色服务
高校教师承担着培养国家高层次人才的重任,高校图书馆应主动为教师提供特色服务。不仅通过纸质载体向教师提供与
其教学相关的方法、理论、课程设计等文献资料和科研专题文献
资料,而且通过网络或电子型载体为教师提供学科发展、变化等
动态信息。通过丰富的馆藏资源建立学科专业信息指引库,尽可
能提供足够的信息资源为教师利用,借助现代化服务平台和馆
员的专业知识,为教师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提高服务效率。另
外,可以为教师提供书刊预留服务。为教师借书创造方便,图书馆可以预留、登记、送书,减少教师的等待时间。
2.4为专家学者提供定制式服务
首先,该群体对某一领域最尖端、最前沿的问题,包括知
名人士都具有深入的了解,所以对一篇有影响的文献资料、
热点问题、一本书的出版都非常关注,所以,馆员应该采取
“首问责任制”的方式,为他们提供“一站式”服务,减少读者
查找资料的时间。其次,这类读者借书,一般都是指定的一本书,这就需要馆员非常熟悉馆藏资源,将书刊直接提供给读
者,如果馆内缺藏,则应向采编部门提供急购信息,或者通过
馆际互借方式在最快时间内提供给读者。第三,应建立专家
库,由学科馆员负责对应的院系,建立重点学科信息导航系
统。建立重点学科专题数据库和高校特色数据库为他们提供
定时服务、定题服务、推介服务、上门服务、查新服务、代检代
查服务等。对于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可以采取跟踪服务。及时提供专题资料和参考文献索引,提供知识服务,从课题立项
到成果鉴定,自始至终,深入其中。
3高校馆延伸个性化服务的保障措施
3.1更新读者服务理念
馆员应改变以往传统的“以藏书为主”的服务观念,向以
“用户需求为中心,读者第一”的服务观念转变,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深入研究读者心理。分析读者需求,提供有针对
性的个性化服务。只有建立新的服务理念,才会不断拓展、延
伸服务内容和方式,提升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和服务水
平。这是延伸读者服务的基本保障。
3.2提高馆员自身素质
新的服务理念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服务技能来实现,因此,图书馆员自身的专业素质必须迅速提高。掌握计算机操作的现代化服务技能和新的信息技术,精通馆藏文献的管理
开发技能、网络应用与服务技能。馆员只有不断更新知识,参
加各种培训和继续教育,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信息服务工作。
3.3优化馆藏文献资源建设
图书采访是从源头保证藏书科学性与合理性的一项重
要工作,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各层次读者需求和分布规律,进
行合理采购,避免盲目性。根据学校的性质、发展方向以及学
科建设,加强重点学科的投入,创建自己的资源品牌,建立特
色馆藏并开发特色数据库,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深层次的
知识服务,形成“你无我有、你有我多、你多我优”的特色。进一步丰富公共技能考试类、文学类图书资料。加大电子、语
音、影像等信息资料的收藏。建立图书馆联盟,积极开展服务
交流和资源共享。文献信息互通有无,形成无障碍服务。
3.4实行“学科馆员制”服务
为了深入开展信息服务,应实行学科馆员制。以院系为
单位分配学科馆员,以学科为单位开展服务,职责需要扩展,
目标需要宽泛而多元。将信息服务辐射到全校各院系教师身边,成为教学科研的有力助手和尖兵。其服务工作重点是辅
助教学和引导科研、参与课程大纲及教学计划设计、提供教
学参考资料目录、辅助或承担本学科文献检索课教学、提供
本学科前沿信息动态等。同时要以主动服务、热情沟通、快速反馈以及较高的查准、查全率,为教学和科研创造极大的方
便和快捷。
3.5推行“订单式”个性化采购
为满足专家学者教学科研文献信息的特殊需要,充分发
挥图书馆的知识导航和信息服务功能,应推出“读者点书。图
书馆买单”的创新特色服务。读者可自由点购自己教学科研
需要的书籍,由图书馆出资购买,即所谓“订单式”。通过以特
定读者为对象的采购推荐、文献提供等“订单式”服务,使读者拥有图书借阅的自主权,实现图书馆与读者的联动。
参考文献:【l】杨福来.高校读者群信息需求的分析与服务对策.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9)
f21王丽艳.高校图书馆读者群的特征分类与个性化服务.图书馆学研究,2006(8)o
f31任志宇.以读者需求为导向提高高校图书馆服务层次.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6(9)
f41李桂虹.浅谈高校图书馆对弱势学生群体的服务.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5)
f51刘明.个性化服务一图书馆服务的新阶段.图书馆学
刊。2006(1)
周春玲女,1972年生,馆员。
j
(收稿日期:2007—06—30;责编:李德戈。)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