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中职体育教学改革探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行各业之间的关系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中职教育
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体育教学的发展依然步履蹣跚,与现时社会对人才
综合素质培养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人们从未放弃过
主动积极的探索,如何更好的协调是体育老师努力的方向。
标签:新形势 体育教学改革
1 新形势的要求
在新的就业形势、新课程标准及后奥运时代社会体育发展中,中职体育面临
着挑战和机遇,必须做出调整以适应。
1.1 新的就业形势要求劳动者具备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心理调节能力,团队
协助意识和拼搏精神。体育运动培养人的这样一些意识和观念:权利和义务、成
功和失败、机会和风险对所有人应是均等的,体育以“公平竞争”为宗旨,体育规
则制定的基本要求就是保证对双方任何人是平等的,“公平竞争”同时又是一种道
德教育。人们通过体育活动,培养了“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观念,竞争在体育精神
中得到体现,体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活动对心理调节能力的提升有很大
的帮助。
1.2 第29届北京奥运会在中国兴起了一股体育热,国家也在借此东风贯彻
《国民健身计划纲要》,大力发展社会体育。社会体育是学校体育的延伸,中职
学生毕业以后即成为社会人,体育能否得到延续,他们能否保持锻炼的热情取决
于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对健康的关注程度。学校体育的侧重点和主要任务在于培
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形成终生体育意识,使他们走出校门后仍能继续
参加体育锻炼。
1.3 中职教育从教育功能看不能等同于高中阶段教育和大学阶段教育,但它
的水平和接受能力与高中阶段教育相似,职业性与大学教育相似。从年龄特征水
平教育及职业性进行相应改革以适合形势发展。新课标的理念强调“健康第一”
的”健康三维观”,学生将从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得到全面的锻炼。
2 目前中职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据研究,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
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偏执,强迫,紧张,适应能力差,敌
对,情绪不稳定等方面。这些方面主要来源于学生情绪控制能力差,家庭关系和
自身不良生活习惯。而目前的体育教学却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表现
出来的心理问题没能通过体育的功能及时得到解决。心理因素对一个人的主观能
动性影响很大,学生在课堂上懒得动,以至于强度到了中等便吃不消。对体育便
有了恐惧感,更不愿意参加一些竞争性的运动。
2.2 教学内容单一,教学过程简单。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表现为爱新鲜,浅
尝辄止,缺乏足够的耐心。目前很多学校的教学大纲都规定好教学内容,以竞技
运动项目作为体育课程内容的主体,如球类、田径,课程内容比较枯燥、单一,
很多教学内容也存在着低水平的重复。这不仅降低了教师的教学热情,也制约了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任务繁重再加上简单的组织、练习,造成了蜻蜓点水式
的教学对学生学习积极性造成很大的挫伤。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学生爱体育不
爱体育课的心理,教学效果可见一斑,对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害处也非常大。
2.3 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保障。在时间紧、任务重、教学内容固定,教学过
程单一的情况下,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不能得到充分的
调动,学生从心底不愿上体育课。教师“一言堂”的授课不能代表教师的主导性,
“填鸭式”的提问让学生回答也不能代表学生的主体性。它们是不同系统的两个方
面,授课教师由此产生了误解便不能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3 对策与建议
3.1 体育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关系,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新颖的教学方
法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快乐和成功,感受一系列的心理变化。
教学设计应有与学生进行互动的部分,在得到他们的信任之后才有机会对他们所
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进行了解,然后采取措施让他们锻炼,帮助他们减少消极心
理。如在有专门练习效果的游戏中与学生一起玩,再根据他们在游戏中的表现进
行点评,了解学生的感受然后与他们沟通,再对他们所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疏导,
引导他们向积极的方向去发展。另一方面探索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实现由技术
教学向技能教学的转变,突出特长。技能教学是基于技术教学的基础上的,它不
仅仅让学生学会基本技术,还要学会相关的运动理论,为科学锻炼提供基础。比
如篮球不但要学会基本技术还要懂得规则、裁判法、运动保健等知识,可以从比
赛、练习的要求介绍规则裁判法,从安全教育介绍运动保健知识。这样才能达到
培养自主锻炼能力的目标,为终身体育打下基础。兴趣是成功之源,成功是快乐
之本,学生对体育有了兴趣便会在运动中感受到成功,获得了快乐。如在中长跑
中采用蛇形、螺旋形、圆形变换跑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便会由无趣感
到有趣再到感乐趣,通过实验在两个班中分别采用原始方法和游戏方法进行中长
跑练习。
3.2 更新观念,灵活运用。根据规定,学校可以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
况创编一些有特色的教学内容。在南方地区如毽球、健美操、形体舞蹈、轮滑等
项目都是比较实用而且受学生喜欢的,学校可以开发以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实效”,传统的教学方法有它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要
针对中职学生这个群体的特点,改进组织、教法,找出有实际针对性的多元化方
法,才能有实效。比如什么情况使用讲解示范法、问题探究法、情景法、讨论法
还是综合运用,还得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来选择。还要照顾职业
性对身体健康的要求,比如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及以后工作环境、工作时的身体
姿势要求主要锻炼的是大群肌还是小群肌,上肢还是下肢甚至是身体的具体部位
肌肉的锻炼,以减少职业病。深入体会新课标的精神,不落入框框条条,从心理
上、身体上、社会适应能力上的“健康三维观”出发,探索有利于提高综合素质的
教学方法,认真研究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营造气氛,让学生在轻松
的环境下锻炼,体会到体育的乐趣,享受锻炼过程,身心在快乐的气氛中得到锻
炼,实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标。
3.3 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性的和谐。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的关系
就像指挥家和演奏家的关系,演奏能否成功取决于双方的和谐统一。演奏家在指
挥家的主导下,他们的投入程度和自身的素质决定着“音色”;指挥家本人的素质,
临场发挥的水平高低决定着演出是否成功,指挥需要一定的艺术造诣。体育教学
类似于一场演奏会,只有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得到和谐,才能上好体育
课。它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精心准备,讲究方法、合理利用资
源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才能实现培养合格人才的目标。
4 小结
新形势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的学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体育作为全民素质的基础,唇亡齿寒,没有体育这块坚实的基石,无从谈强
大。中职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最后一站,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交接点,对学
生终身体育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对落实国家关于提高国民素质有关政策是最
直接的支持。体育教师对体育事业的发展影响越来越大,责任越来越大,必须以
民族的高度使命感全身心投入去做好体育工作,以职业的责任心不断学习研究,
摸索适合时代发展的体育教学模式,不断创新,为体育事业的发展,为培养合格
的人才贡献力量。它是一个过程,没有止境。
参考文献:
[1]张双田.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体育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时代教育,2007.
[2]周希永.试论中职体育教学内容的五个特性.新课程研究,2007.
[3]《学校体育学理论与教改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