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药理分析及合理应用
【摘要】 目的 探究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在本
院的具体应用情况, 并分析该类主要药物的药理。方法 对
本院所使用的头孢菌素类相关药物的出库情况、使用药物的
频度以及主要药物的应用方法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第
二代头孢菌素药物目前的使用频率占第一位, 显著高于第
一代头孢菌素药物、三代复方制剂以及第四代头孢菌素药物
(P<0.05), 头孢哌酮、头孢克肟、头孢曲松钠以及头孢他
啶等的主要使用方法包括口服、肌内注射、静脉滴注以及静
脉注射等, 各类药物的药理特征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性。
结论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在本院的使用情况基本在
合理范围内, 只有认真把握每类药物的相关药理知识及相
对应的使用方法, 并根据治疗对象的具体情况, 合理应用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 才能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抗菌药物;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理;合
理应用
近年来, 随着我国医疗科研技术水平不断向前发展,
使得头孢类抗菌药物所取得的治疗效果越来越令人瞩目[1],
尤其是第三代头孢菌素由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下降、对革
兰阴性菌的作用效果更强以及耐受性更大等诸多优点, 深
得许多相关疾病患者的认可, 并得到更多相关临床专家的
广泛重视[2]。本研究为了能够有效加强抗菌药物在本院中使
用的合理性, 通过统计与分析第三代头孢类抗菌药物的具
体使用情况与主要药物的药理基本常识, 旨在为该类药物
更规范地应用于本院临床治疗中, 提供基础性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
期间本院计药房数据管理系统相关资料, 对头孢菌素类药
物出库发放记录(共15448 例)、药物名称以及主要使用方
法进行统计。
1.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药物的药理分
析, 按照陈新谦[3]的《新编药物学》以及杨世杰[4]的《药
理学》进行分析, 主要药物为头孢克肟、头孢曲松钠、头
孢哌酮以及头孢他啶等本院常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药物。按
照药物限定日剂量计算法对各药物的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 DDDs)进行分别计算与统计分析, 其中,
DDDs=使用药物的总共剂量大小/该药物每日限定的使用剂
量大小, 若所计算出的用药频度(DDDs)的值越大, 则
表示该药物在院内得到使用的频率越大。
1. 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
计数资料的表示方法采用率的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各类药物的具体剂型、DDDs、销售金额等的构成
比 第二代头孢菌素药物目前的使用频率占第一位, 显著高
于第一代头孢菌素药物、三代复方制剂以及第四代头孢菌素
药物(P<0.05), 见表1。
2. 2 常用的几种第三代头孢菌素药物使用方法与基本
药理分析 头孢克肟、头孢曲松钠、头孢哌酮以及头孢他啶
等是本院常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 主要使用方
法为肌内注射、静脉滴注以及静脉注射等, 各种药物的药
理具有相应的特征性, 见表2。
2. 2. 1 头孢克肟 头孢克肟(Cefixime)具有强效的灭菌
作用, 主要抵抗的菌类有:肺炎球菌、淋球菌、化脓性链
球菌、流感杆菌等多数的肠杆菌科细菌, 对β内酰胺酶表
现有高度的稳定性, 通过与蛋白3、1a、1b等的亲和作用,
进而阻碍细菌的细胞壁合成, 最终使得细菌快速地被溶解、
死亡[5, 6]。
2. 2. 2 头孢曲松钠 头孢曲松钠(Ceftriaxone Sodium)
不仅具有更广泛的抗菌谱, 而且对于多种β-内酞胺酶的降
解效果更加突出[7], 对于G-菌与G+菌的作用效果有了显
著的进步, 而阴沟肠杆菌、不动杆菌属和铜绿假单胞菌对
头孢曲松钠的敏感性均较差, 但对于多数脆弱拟杆菌的作
用效果并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2. 2. 3 头孢哌酮 头孢哌酮(ceftriaxone菌必治)是在各
类抗菌类药物中, 生物利用能力水平较强的药物, 它不仅
具备了与头孢氨噻肟相接近的抗菌能力, 而且从抵抗绿脓
杆菌等细菌方面分析, 头孢哌酮的抵抗性能力水平更胜一
筹, 在临床治疗上主要使用该药物治疗关节部分发生感染、
皮肤感染等相关患者。
2. 2. 4 头孢他啶 头孢他啶(ceftazime复达欣)是近几
年研发的一种新型抗菌药物, 该药物不仅具备了抗菌谱广
的优点, 而且对肠杆菌科细菌等产生的效果亦能够达到人
们想要的结果, 在临床上使用该药物过程中, 产生的血药
浓度较高, 此外, 该药物进入体内后, 并不会与血浆蛋
白物质发生较强烈的相结合作用, 产生的不良反应也不大
[8]。
3 讨论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品种已逐渐繁多, 临床上在
抗菌药物类中占有很大比例, 与第一代与第二代头孢菌素
类药物相比, 具有更高的抗菌性以及更广的抗菌谱, 但是
由于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在市场上具有较昂贵的价格,
因此, 对于很多医院来说, 尚未形成一种首选用药治疗方
式。值得注意的是, 对于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的药理以
及合理应用方法, 需要认真的把握, 才能对患者的抗菌治
疗给予更多的质量保障, 尤其是以头孢他啶为代表的新型
第三代头孢菌素药物, 应严格观察患者使用前后的症状改
变情况, 对儿童以及成年人的使用剂量需区别对待, 而对
于肠杆菌科细菌引起的严重感染和混合感染患者。
本次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出库
情况、用药频度以及常用的几种的应用方法。分析后结果发
现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为11.17, 说明了
在本院的第三代头孢菌素药物的使用频率已经开始上升,
而头孢克肟、头孢曲松钠、头孢哌酮以及头孢他啶等为常见
的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 主要使用方法为口服、肌
内注射、静脉滴注以及静脉注射等, 各种药物的药理具有
相应的特征性, 各类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性, 且均具
备了抗菌谱广的优点。
综上所述, 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在本院的使用
情况基本在合理范围内, 只有认真把握每类药物的相关药
理知识及相对应的使用方法, 并根据治疗对象的具体情况,
合理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 才能保证患者的治
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燕明,缪竞智.抗菌药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合理
应用.中国全科医学, 2008,11(8B):1423-1424.
[2] 钟松阳,刘伟.95例I类手术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使
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1,21(18):
3926-3928.
[3] 陈新谦,金有豫, 汤光,等.新编药物学.第16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44.
[4] 杨世杰.药理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4:275-277.
[5] 周晓芳,吴烨芳,陈凌亚,等. I类切口围手术期预
防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20
(8):1134-1135.
[6] 李远航.抗菌药治疗门诊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应
用分析. 河北医药, 2012,34(17):2687-2688.
[7] 白晓黎.我院抗生素的不良反应调查分析.中国医药
导报, 2010, 07(26):109-110.
[8] 李艳林,廖蕴华,邹龙涛,等.克拉霉素和头孢他啶
对体外腹膜透析管大肠杆菌生物被膜的干预作用.广东医学,
2013, 34(10): 1477-1480.
[收稿日期:2014-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