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独山玉的宝石学特征研究目录1、引言1.1研究的背景1.2研究目的和意义2、独山玉的基本性质及产出特征2.1独山玉的基本了解2.2独山玉的物理化学成分3、独山玉的品种3.1 独山玉的颜色种类3.2 独山玉净化方法3.3 独山玉的产出特征4、独山玉与相似玉石的鉴别及其各自的价值4.1 独山玉与相似玉石的鉴别及其各自的价值5、独山玉的质量评价结束语参考文献1、引言1.1研究背景这次研究的是中国的四大名玉之一,独山玉主要是研究独山玉的宝石学特征以及对独山玉特征的了解因其主要产于南阳独山而得其名。
独山位于南阳市东北处。
独山玉玉质坚韧微密,细腻柔润,色泽斑驳陆离,温润,有绿、蓝、黄、紫、红、白六种色素,77个色彩类型,是工艺美术雕件的重要玉石原料,成为南阳著名特产,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
独山玉雕,历史悠久,考古推算,早在5000多年前先民们就已认识和使用了独山玉。
在旧中国,南阳玉雕已形成一大行业,城内有作坊80余家。
独山玉经历数千年的开采,遍山洞穴累累。
古代采玉坑多为竖井式,一般较为浅显。
使用爆破技术及凿岩机、矿车等器械,坑道已深至山中达数百米,密如蛛网的支道纵横交错,十分复杂。
因产于中国河南南阳市郊独山而得名,又名“南阳玉”、“独玉”。
南阳素有“玉石之乡”的美称。
独山玉是一种黝帘石化斜长岩,由多种矿物组成,属多色玉石。
它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极为独特。
主要矿物成分为白色斜长石、白色黝帘石,其次为翠绿色铬云母、浅绿透辉石、白色钠长石,还有少量角闪石、黑云母、绿帘石和一些微量矿物。
独山玉多是由2-3种以上颜色组成的多色玉系,常见的颜色有白、绿、紫、黄、红、黑色等。
独山玉的颗粒较细,粒径小于0.05mm,隐晶质,质地细腻,坚硬致密,玻璃或油脂光泽,透明至半透明,其中的独玉透明度高,其它玉种呈半透明至微透明。
折光率1.56-1.70。
硬度6.0-6.5,密度2.73-3.18g/cm3。
独山玉以细粒结晶为主,可见溶蚀交代结构。
独山玉与相似玉石的区别。
同一块独山玉玉料可以同时出现2-3种或者更多的颜色,颜色鲜艳。
翠绿色的独山玉粗看像翡翠,如果仔细观察,绿独玉具有粒状结构或溶蚀交代结构,主要矿物有斜长石、翠绿色铬云母,透明度好。
翡翠和软玉呈纤维交织结构。
独山玉的硬度远大于其它玉石,是由组成的矿物硬度大所致。
独山玉的评价与选购。
根据颜色可以把独山玉分为八个类型。
白独玉:包括水白玉、油白玉、干白玉等;绿独玉:包括绿玉、绿白玉、天蓝玉、翠玉等;紫独玉:包括紫玉、亮棕玉;黄独玉;青独玉;黑独玉;红独玉;杂独玉。
绿独玉是独山玉的优良品种。
独山玉的颜色非常稳定,在自然状态下存放千年,也不褪色,变色。
评价和选购独山玉要看颜色是否均一,质地是否细腻,玉料块度大小。
以似翡翠的翠绿色最佳,要求质地坚硬、致密、细腻,无裂纹,无白筋,无杂质,以近透明或半透明者为上品。
独山玉的优良品种常加工成戒面、挂件、手镯等。
中国采玉的历史久远,南阳县黄山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文物证明,早在五、六千年前古人就开始开发和利用独山玉。
独山玉色泽鲜艳,质地细腻,透明度和光泽好,硬度高,属于中档玉料。
制作的工艺品,以其丰富的色彩,优良的品质,精美的设计和加工,深受国内外欢迎。
独山玉久负盛名,在中国的“三大名玉”中名列第二。
独山玉产于蚀变斜长岩体内,由于基性斜长岩或辉长岩在低温下,受到沿构造裂隙上来的岩浆晚期热水溶液交代、蚀变等作用形成的。
独山玉仅产于河南省南阳市独山。
有资料介绍,新疆西准葛尔地区和四川雅安地区发现了类似的玉石,有人也称为“独山玉”。
1.2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关于独山玉的宝石学特征2、独山玉的基本性质及产出特征2.1独山玉的基本了解独山玉又称南阳玉,是中国的四大名玉之一,产于河南省南阳市郊独山.它色彩鲜艳、质地细腻、透明度及光泽好、硬度高,优质者绿色可与翡翠媲美.独山玉工艺品色彩瑰丽、玲珑剔透,被海内外誉为“南阳翡翠”.独山玉矿的开采历史悠久,据考古资料,早在新石器时期,古人就开始采用独山玉2.2独山玉的物理化学成分化学特性1.矿物成分主要为基性斜长石(斜长石牌号An>50,拉长石─培长石─钙长石)、辉石,少量橄榄石、角闪石、黑云母,可有微量钾长石、石英出现。
独山玉化学成分属钙铝硅酸盐岩类,Si02含量45~52%,称基性岩,富TiO2,一般含量>1%。
2.化学成分主要特点:Si02为41~45%左右;A1203为30~34%左右;Ca0为18~20%士。
这表明独山玉由钙铝硅酸盐类矿物组成。
独山玉石矿还含有微量的铜、铬、镍、钛、钒、锰等。
以钙铝硅酸盐类矿物(即钙长石类)为主。
二氧化硅41~45%,氧化铝30.71~34.14%,氧化镁0.28~1.73%,氧化钾0.02~2.64%,三氧化二铁0~0.8%,氧化亚铁0.27~0.88%,氧化锰0.02~0.1%,三氧化二铬0.01~0.34%,结晶水0.23~0.74%,二氧化碳0.06~0.52%。
微量元素分析结果是:铬0.01~0.5%,镍小于0.1%,钒0.001~0.1%,锰0.01~0.05%,钛0.001~0.5%。
平均化学成份SiO 43.75% Al2O3 32.60% Cr2O3 0.19%CaO 18.82% MgO 0.83% H2O+ 0.75%Na2O 0.73% K2O 0.51% CO2 0.28%Fe2O 0.49% Fe2O3 0.33%鉴定特征:独山玉与相似玉石的区别。
同一块独山玉玉料可以同时出现2~3种或者更多的颜色,颜色鲜艳。
翠绿色的独山玉粗看像翡翠,如果仔细观察,绿独玉具有粒状结构或溶蚀交代结构,主要矿物有斜长石、翠绿色铬云母,透明度好。
翡翠和软玉呈纤维交织结构。
独山玉的硬度远大于其它玉石,是由组成的矿物硬度大所致;成因产状:产于蚀变斜长岩体内,由于基性斜长岩或辉长岩在低温下,受到沿构造裂隙上来的岩浆晚期热水溶液交代、蚀变等作用形成的;著名产地:世界著名产地有中国河南省南阳市独山、新疆、四川等地。
名称来源:因产于中国河南南阳市郊独山而得名,又名“南阳玉”、“独玉”。
南阳素有“玉石之乡”的美称;物理特性晶体形态:以细粒结晶为主;颗粒比较细,粒径小于0.05mm,隐晶质,质地细腻,坚硬致密;硬度:6.0-6.5比重:2.73-3.18g/cm3颜色:独山玉多是由2~3种以上颜色组成的多色玉系,常见的颜色有白、绿、紫、黄、红、黑色等透明度:透明至半透明光泽:玻璃或油脂光泽显微镜下:有黑色色斑,颜色不鲜艳,可见多种矿物包体独山玉独山玉是致密块状。
已知开采出最大块度达1500公斤。
硬度:6.0-6.5;比重:2.73-3.18g/cm;颜色:独山玉多是由2~3种以上颜色组成的多色玉系,常见的颜色有白、绿、紫、黄、红、黑色等;透明度:透明至半透明;光泽:玻璃或油脂光泽;显微镜下:有黑色色斑,颜色不鲜艳,可见多种矿物包体3、独山玉的品种3.1 独山玉的颜色种类1.颜色:以绿为贵,绿的多少、浓淡、形状直接影响独山玉的质量。
其中,以白天蓝、满绿、绿、鲜红、透水白、浅绛紫色等颜色为佳;次为暗绿、淡红、绿白、干白、深绛紫色、黄、青等,再次以黑色为主。
2.质地:高档独山玉必须是质地细腻、光泽明亮、水头好2. 由于所含有色矿物和多种色素离子,使独山玉的颜色复杂和变化多端,归纳起来共有绿、白、紫、黄、杂色五个色系。
其中50%以上为杂色玉,30%为绿色玉,10%为白色玉。
玉石成份中含铬时呈绿色翠绿色。
含钒时呈黄色,同时含铁、锰、铜时,呈淡红色。
同时含钛、铁、铬、锰、镍、钴、锡时,多呈紫色。
从所含有色矿物角度看,独山玉的绿色直接同阳起石,透辉石,绿帘有关;淡红色与黝帘石有关,白色与斜长石有关。
独山玉的颜色种类白独山玉以乳白为主,有的带有灰色的粉红色调,质地细腻,坚硬致密,玻璃光泽,略有透明感,玉质为透闪石化黝帘石化斜长岩。
含透闪石5-10%,黝帘石15-20%,斜长石70-80%,绿帘石5-10%,及少量绢云母和榍石。
矿物粒度0.5-1.3毫米英文名称white dushan jade 以乳白色为主,有的带灰和粉红色的独山玉。
根据颜色和透明度的差异又分:水白玉(又分透白、水白),白玉(又分细白、糯白、白和熟色白),芙蓉玉(又分干白、水红白、红干白和乳白),乌白玉(又分带灰色调的鸟白和部分更偏灰暗的所谓铁青)等等。
其中以水白玉品质最优,乌白玉最差。
在岩石分类上,白独山玉主要属于细粒黝帘石化斜长岩或透闪石黝帘石化斜长岩。
由于所含有色矿物和多种色素离子,使独山玉的颜色复杂和变化多端。
其中50%以上为杂色玉,30%为绿色玉,10%为白色玉。
玉石成分中含铬时呈绿或翠绿色;含钒时呈黄色;同时含铁、锰、铜时,呈淡红色;同时含钛、铁、锰、镍、钴、锌、锡时,多呈紫色等。
独山玉是一种多色玉石,按颜色可分为八个品种。
绿独山玉绿至翠绿色,包括绿色、灰绿色、蓝绿色、黄绿色,常与白色独玉相伴,颜色分布不均,多呈不规则带状、丝状或团块状分布。
质地细腻,近似翡翠,具有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表现不一,其中半透明的蓝绿色独玉为独山玉的最佳品种,在商业上亦有人称之为“天蓝玉”,或“南阳翠玉”。
矿山开采中,这种优质品种产量渐少。
而大多为灰绿色的不透明的绿独玉。
以绿和翠绿色为主,颜色似翡翠,质地细腻,坚硬致密,玻璃光泽,半透明至透明。
玉质为绢云母化黝帘石化斜长岩。
含绢云母10-15%,黝帘石20-25%,斜长石20-25%,榍石少于5%,矿物粒度小于0.5毫米。
红独山玉又称“芙蓉玉”。
常表现为粉红色或芙蓉色,深浅不一,一般为微透明至不透明,质地细腻,光泽好,与白独玉呈过渡关系。
此类玉石的含量少于5%。
颜色粉红色、棕红色、淡红色。
质地细腻,一般与白独玉伴生。
玉质为钠黝帘石化斜长岩。
白独山玉总体为白色,乳白色,质地细腻,具有油脂般的光泽,常为半透明至微透明或不透明,依据透明度和质地的不同又有透水白、油白、干白三种称谓,其中以透水白为最佳,白独玉约占整个独山玉的10%。
以乳白为主,有的带有灰色的粉红色调,质地细腻,坚硬致密,玻璃光泽,略有透明感,玉质为透闪石化黝帘石化斜长岩。
含透闪石5-10%,黝帘石15-20%,斜长石70-80%,绿帘石5-10%,及少量绢云母和榍石。
矿物粒度0.5-1.3毫米。
紫独山玉色呈暗紫色,质地细腻,坚硬致密,玻璃光泽,透明度较差。
俗称有亮棕玉、酱紫玉、棕玉、紫斑玉、棕翠玉。
暗绿色并在虾肉般的质地上分布有淡紫的斑点。
质地细腻,坚硬致密,玻璃光泽,不透明。
玉质为黝帘石化斜长岩,含黝帘石10-15%,斜长石70-75%,黑云母5-10%,榍石少于5%,矿物粒度小于0.05毫米黄独山玉为不同深度的黄色或褐黄色,常呈半透明分布,其中常常有白色或褐色团块,并与之呈过渡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