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心理素质培养
运动员要明确达到什么目的需要采取什么样的行动
,
什么行动可以达到什么目的。所以运动员就必须具备良好的
心理素质。在紧张激烈的比赛中能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积极
主动思考分析场上变化 ,具体实施时要果断大胆、勇猛顽
强、 敢打敢拼。 在比分或者在某一回合中占优势时能够乘胜
追击 ; 相持时不手软落后时不气馁奋起直追 ,自始自终大胆
贯彻自 己的战术意图 ,力争达到预期的目的。 中国乒坛元
老徐寅生曾 说过 :教练员要注意培养运动员的综合能力 ,特
别是抗干扰等 心理上的意志品质 ,即要培养运动员的心理素
质。 而著名教练 员蔡振华也是很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的
,
每次比赛都会请心 理专家到训练馆去专门为运动员进行心理
辅导教育。培养他 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抗干扰能力 ,使之心
理承受能力提高 ,具 备良好的作战心理。要从心理上首先打
败对手。
随着中国乒乓球的不断发展 ,中国的乒乓球技术完全超
过了世界其他各国 ,但并不是因为技术全面在影响着结果。
所 以作为乒坛强国一一中国。对心理方面的培养就显得更为
重 要。只要中国选手走出了心理这一关 ,就会立于不败之
地。 心 理医生也因此成为了比赛队伍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
过对获 胜运动员进行调查统计 :有 95%的运动员在比赛中是
充满了 信心 ,而最终获得了胜利的。只有 5%的运动员是在
没有信心 之下而赢得了比赛的。作为乒乓球教练员就应该从
小就培养 运动员良好的心理 ,让其在训练与比赛中都必须充
满信心去 面对一切。
《乒乓世界》杂志 2004 年第 4 期刊出国际乒联网站主
编伊思 -马歇尔的文章 《张怡宁只比王楠差一点》 的内容
充分 体现了中国女队这两名顶尖高手的差异了。张怡宁、王
楠的 技术都很全面 ,基本功好 ,打法各有特色 ,谁胜都不会
让人觉得 很奇怪。但往往在关键时刻张怡宁总是与冠军失之
交臂。在 巴黎世乒赛中状态很好的张怡宁最终还是没有拿到
冠军 ,最
主要的方面是张怡宁在心理素质上不如王楠。王楠在多次国
际大赛极端困难的情况下 ,都能以顽强的毅力转危为安 ,体
现 出了她出色的心理承受能力。而这一点恰恰是张怡宁最缺
少 的。她应该在心理上变得更加强大 ,只要她能迈过心理这
道坎 必将获得各种国际大赛的桂冠。作为教练员应该在平常
就培 养运动员顽强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念 ,提高其心理承受能
力从 而为比赛做好准备。 中国国家男子乒乓球队为不莱梅世
乒 赛所进行的队内大循环比赛 ,男乒的“大腕”们步履维
艰 ,过 关不易。 老将们输球 ,中国男乒的选拔赛出现天下
大乱的局面 但是少帅刘国梁一点都不着急 ,在他心里 ,现在
天下大乱总比 到不莱梅“天下大乱”好得多。少帅刘国梁是
这样解释的 , 这次选拔赛就是为了锻炼年轻队员以及老队员
的心理素质 , “第一次队内循环赛大伙可不是现在这样的状
态 ,尤其是年
轻人 ,比较敢拼。但这次摄像机往那儿一架 ,好多人就好像
一 下子不懂得怎样打球了 ,这就是心理素质不过关的表
现。 ”作 为一名合格的乒乓球运动员 ,走到哪里挥起拍子
就要和自己 在家练球的感觉一样。
乒乓球运动员如何加强心理素质的训练 。对于一位乒
乓球选手来说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随着乒
乓 球技术的飞速发展、 比赛对抗性的日趋增强 ,一场比赛
的胜负 往往仅取决于一、两分球的得失 ,成功与失败只是一
步之遥。 在比赛最关键的时刻 ,决定胜负的因素不是你所掌
握的技术 , 而是你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 ,整场比赛的失利
也许只是一 念之差。 对运动员来说 ,良好心理素质的建立
必须经过长期训 练和比赛的磨砺 ;而对教练员来说 ,如何运
用心理学知识培养 运动员优秀的心理素质 ,则是我们训练中
非常重要的一环。
根据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 ,可以把心理类型分为三
种 : 发挥型 ,这类运动员头脑冷静、表现稳定 ,能保证技术
水平的 正常发挥 ,特别是对关键球的处理能力很强 ;超水平
发挥型 ,这 类运动员到比赛时异常兴奋 ,自我表现欲望很
强 ,经常能够超 水平发挥 ,但不够稳定 ,技术容易起伏 ;紧
张型 ,这类运动员比 赛时容易紧张而影响技术水平的发挥
,
很不稳定。 如何控制心 理的一点心得你的对手大致可以分为
三类
:
1.
水平比自
己高的、跟水平高于自己的人比赛 ,其实本身
就是一种学习的机会 ,但是人很容易把自己定位在弱者地位
把对手想得过于强大 ,从而失去战胜对手的勇气和信心。 这
点 不可取。 以往我遇到这样情况总是这样想 ,反正输也是
很正常 的,我要想办法给对方制造点麻烦 ,输球可以 ,但是
不能输人。 另外球场上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一旦对手发
挥不佳或者 自己超水平发挥 ,出现机会的时候 ,千万不要急
于求成 ,心理不 要出现太想赢的想法 ,沉着应战 ,把比赛当
成 0比 0去打。
2.
水平
相当的、跟水平相当的人打。心理因素是至关重 要的。俗话
说的好 ,两强相争勇者胜。大家水平都差不多 ,胜
负都在一两分之间 ,说实话 ,就是看谁的心理承受力强 ,谁
在关 键时候能顶住了。当然 ,赛前 ,可以根据对手的球路制
定一系 列的技战术 ,这样利用对手对自己短时间内的不适应
,
取得领
先,占据心理上的优势 ,从而一举奠定胜局。比赛中 ,可以用
自 己自信又有霸气的眼神让对手从心理上惧怕你 ,未战先
输。
3.
水平不如自己的、跟水平不如自己的人打。本人小时
候就有这样的毛病 ,经常莫名其妙输给一些水平不如自己的
人。其实 ,与本人一种盲目自信有一定关系 ,赛前总是想
,
打他 还不小意思嘛 ,把自己定位过高 ,对对手估计不足 ,而
到比赛中 时,一旦遇到一点困难 ,心理上战术上都没准备
,
那么就会越打 越懵 ,从而思想崩溃。其实遇到再弱的对手
,
也还是要抱着 “拼”的思想去的 ,有个成语“骄兵必败”
“哀兵必胜” ,说的 就是这个道理。还有 ,想坚决杜绝“想
赢怕输”的思想 ,一旦 背上这个包袱 ,那么比赛中肯定会患
得患失 ,贻误战机。
总而言之 ,8 个字“拼才能赢 ,保就会输”。领先不放
松 ,落
后不放弃,关键时刻手不软,才是比赛心理的最高境界。口
(编辑 /丹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