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详解

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详解

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王恩林(凤冈县第五中学)

摘要:初中物理知识概念性强,较抽象,有的实验在课堂
上较难实现,而且费时较多,因此大多数老师都是直接讲述,缺
少实验验证,学生理解起来较难,“微课”作为教育领域新的宠
儿,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时空限制,具有教学时间短、教学内
容针对性强、教学资源最大化等特点,初中物理教学中,在课堂
导入、物理实验、知识点突破等环节,恰当运用“微课”,可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针对性地答疑解惑,弥补课堂上老师缺乏
实验验证的不足,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讲解。从而取得更好的
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课、高效、资源共享、自主学习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⑴,以视频为
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
(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微课”作为教育领域新的宠儿,突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时
空限制,具有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针对性强、教学资源最大化
等特点。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笔者在课堂导入、物理实验、
知识点突破等诸多教学环节,大胆尝试运用“微课”这一崭新形
式辅助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新课导入,“微课”有奇效
初中物理教学,新课导入常常采用“语言式导入”和“演示
实验”导入。语言式导入,如介绍相关科学家或物理学史,讲述
相关的小故事,讲解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等。演示实验导入,
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借助物理实验适时导入新课。这两种方式用得
多了,我们就会产生形式单一,缺少变化,“耗时低效”的感觉。
而这些问题,正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加以解决。
教学《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一节时,同样是采用故事导入
的方式,讲的是同一个故事――发生在二百多年前鄂洛多克小站
的悬案⑵,但用不用微课教学效果完全不同。我先前使用的是讲
述故事的导入方式,这个故事离奇,非常符合初中生猎奇的心理
特点,能有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但由于案件的文字描述过长,
又缺乏相关视频,效果大打折扣。后来,改用“微课”这种教学
模式,我从电影中节选了相关片段,配以声音旁白,很好地解决
了传统导入存在的问题,学生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达到了很
好的教学效果。随后,我又将这一微课资源推荐给同一备课组的
物理老师,让大家共享。
又如《大气的压强》这节课的导入。先前,我总是采用演示
实验导入法,现场演示效果也是比较好的。问题在于,实验准备
耗时耗力,演示过程中总会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而网络上现存
的一些视频资源又过于陈旧,并且由于地域差别,使用上存在很
多问题。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果断采取微课教学,提前
在实验室录制相关的演示实验视频,瓶子吸鸡蛋,纸托水杯,马
德保半球实验等。然后,在课堂上播放微课视频,效果直观生动,
并且由于视频上是自己的老师,对于学生更具有真实性和说服
力。相较先前的演示实验导入,教学效果特别好。
微课这种教学形式,在课堂导入的环节使用,可以更直观、
准确、生动、高效的达到教学目的。“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
一半”,而吸引学生的最好时机就在一堂课刚刚开始的时候。
二、实验课上――“微课”显身手
微课教学在物理实验课上的有效使用,可以很好地缓解传统
物理实验课“课时少”与“任务多”,“大班额”与“小器材”的
矛盾。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课课时有限内容丰富,实验教学必
不可少,且其重要性愈来愈凸显出来。如果不是小班化教学,坐
在后面的学生很难看清讲台前做演示实验的老师的一举一动。如
果能把老师做实验的过程做成微课,关键步骤、关键点使用微课
的放大功能,使学生更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过程,并且将教师解放
出来,在学生中巡视,随时解决他们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让更
多的学生积极高效的参与到实验操作中,从而使课堂更加充实有
效。
如《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实验教学中,我试图将传统教学与
微课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力求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首先,我
采用传统教学形式,明确了实验的原理,接着利用微课教学视频,
细致介绍实验仪器及连接方法,然后利用提前录制的另一个微课
视频,分步演示实验操作过程。这个时候,我可以一直在学生身
边,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最后针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
生进行集中讨论总结。
课后我对这节课进行了回顾反思,如果这节微课由学生演示
录制,教学效果会不会更好呢?我马上召集另一班的学生,指导
他们在学校物理实验室完成了该内容的微课录制,稍后在课堂教
学时使用,让学生深感震惊和兴奋,确实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应证了我此前的猜想。当然,这些宝贵的“微课”资源,可以在
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反复应用,也可以在同事间交流,实现资源共
享。
三、知识点突破――“微课”见功夫
很多物理知识点是有前后联系的,有时因为前一个知识点掌
握的不扎实导致后来的知识薄弱,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长此以往
这将不断磨灭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将一个个知识点,以微课程
的形式呈现出来,那么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新知识的效率,而且可
以为学习复习巩固提高便利。一段时间后,当学生对某个知识点
感到模糊时,就可以自主独立地回过头来利用微课进行“再学
习”。这样,既避免了题海战术,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对于他们良好习惯的养成以及可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都有着积
极的意义。
在对《故障电路分析》这个知识点的突破上,我一直采用传
统的课堂讲授法,但是不论我怎样提升自己的讲授能力,效果始
终不够理想,反复率很高。介入微课教学后,我在一个班仍然采
用原来的方式教学。而另一个对照班我采用了新的微课教学,首
先,我归纳出几种常见的故障问题,分配给班里的十个学习小组,
由组内讨论后提交实验设计方案,经过检查完善后在实验室分组
录制微课,然后在课堂上集中学习,课堂气氛比预期的活跃热烈,
学生们学习热情高涨,投入度很高。最后对两个班的成绩进行检
测,毫无意外的,平均分相差了5.73分。虽然前期投入较多,
但是资源可以重复利用,有利于学生以后的独立复习。
微课教学秉持“重视引导,微处入手,快乐学习,资源共享”
的教育理念,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
的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但微课并不是一把万能钥匙,
不能解开所有的锁,更不能完全代替教师在课堂上“传道授业”
的使命,他只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更高效学习的平台。教师必须及
时对微课的使用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分析,做好检查反馈,以便用
好用活微课这件课堂辅助的利器。
参考资料
[1]胡铁生 .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 ,电化教育研
究 ,2011 .
[2]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思考 西安欧亚学院通
识教育学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