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
面积比与面积变形
• 面积比P就是投影面上的微分面积与球面上相应的微分 面积之比,即投影面上的变形椭圆的面积与球面上微分 圆的面积之比。 • P=a·b P=a·b=m·n P=m·n·sinθ • 面积比也是一个变量,在地图上会因点的位置不同而不 同。 • 面积变形(Vp)指面积比与1的差值,Vp = P-1 • 面积比同长度比一样,也是一个只有大于1或小于1(个 别地方等于1)而没有负值的相对数量,而面积变形则 有正有负。 • 面积比大于1,面积变形为正,表示投影后面积增大; 面积比小于1,面积变形为负,表示投影后面积缩小; 面积比等于1,面积变形为零,表示投影后面积不变。
2.2我国的大地坐标系统
大 地 控 制 网 平面控制网(由三角测量或导线测量完成 )
大地原点 大地坐标系 三角点△、导线点□ 地理坐标 1980中国国家大地坐标系 平面位置
高程控制网(由水准测量或三角高程测量完成)
高 绝对高程 水准原点 水准点 程 相对高程 高程系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值
高程位置 地面点位
• 地理坐标,就是用经纬度表示地面 点位置的球面坐标。 1.天文经纬度
2.大地经纬度 3.地心经纬度
大地体
地球椭球体 地球椭球体
天文经纬度:
天文经度
天文测量法
天文纬度(铅垂线与赤道面 的夹角)
大地体
测有天文经纬度坐标的地面点, 称为天文点,它是一种地面控制 点。如大地坐标原点。符号为☆
大地水准面 铅 垂 线
§4 地图投影的应用
制图区 域范围
地图比例尺 教学内容 投影方法
1:100万
中 小
等角圆锥投影
4.1 地形图投影
大中比例尺
高斯—克吕格投影
方位投影、圆锥投影 和伪圆锥投影 多圆锥投影、圆柱投 影和伪圆柱投影
中 大
中小比例尺 小比例尺
4.2 区域图投影 4.3 世界地图 投影
4.1 地形图投影
•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1:100万、1:50 万、1:25万、1:10万、1:5万、1:2.5 万、1:1万、1:5000 • 大中比例尺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 • 新编百万分一地形图则采用边纬与中纬变 形绝对值相等的双标准纬线等角圆锥投影
长度比与长度变形
• 长度比μ:就是投影面上一微分线段和球面上相应微分 线段之比。 • 长度比≠地图比例尺 • 局部比例尺=主比例尺×长度比 • 长度比是个变量,在地图上会因地点不同而不同;还会 在同一地点上因方向不同而不同 • 最大长度比a、最小长度比b、经线长度比m和纬线长度 比n • 长度变形就是长度比与1的差值。Vμ= μ -1 • 长度比是一个相对数量,只有大于1或小于1的数(个别 地方等于1),没有负数。而长度变形则有正有负。 • 长度比大于1,长度变形为正,表示投影后长度增加; 长度比小于1,长度变形为负,表示投影后长度缩小; 长度比等于1,长度变形为零,表示投影后长度不变。
地球仪上经纬网的特性
• 第一,所有纬线圈都是互相平行的圆,长度不等,赤道 最长,纬度越高长度越短,到极点为0; • 第二,所有经线圈都是大圆,长度相等,经线在赤道上 平行,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逐渐收敛于极点; • 第三,经纬线互相垂直; • 第四,在同一条纬线上,经差相同的纬线弧长相等;在 同一条经线上,纬差相同的经线弧长亦相等; • 第五,在同一纬度带内,经差相同的球面梯形形状相同、 面积相等;在同一经度带内,纬差相同的球面梯形形状 不同、面积不等,面积由低纬向高纬逐渐缩小。
Δh(cm) 0.078
2
7.85
31
71
125
196
785 78500
平面图
• • • • • 制图范围较小 无球面与平面的矛盾 不考虑地图投影方法 比例尺 平面位置关系
• 制图区域的范围较大:
②球面与平面的矛盾
地图投影
即一般地图上 所标注的比例 尺,其实质是 进行地图投影 时地球半径缩 小的比率,在 ①大与小的矛盾 地图上只体现 主比例尺 在无变形的点 或线上。 比例尺 局部比例尺 投影面上有 变形处的比 例尺
变形
地图比例尺的表现形式
• 数字式、文字式(说明式)、图解式(直 线比例尺、斜分比例尺、复式比例尺)、 特殊比例尺(变比例尺、无级别比例尺)
将一张古地图上的“一尺折百里”用公制表示其数字式、文字式 (说明式)和直线式图解比例尺。
1 1 3 解:∵1尺= 米,1里=500米∴“一尺折百里”即 500 150000 100 3 1 数字式:1:150000或 150000 1
角度变形
• 角度变形是指过地面上某点的任意两条方 向线的夹角α,与经过投影后的角度α'之 差值。 • 最大角度变形ω
ab sin 2 ab sin
2
★角度变形是形状变
形的具体标志
m 2 n 2 2mn sin 2 2 m n 2mn sin
相关概念
• 标准点:指地图投影面上没有任何变形的点, 即投影面与地球椭球体面相切的切点。离开标 准点愈远,则变形愈大。 • 标准线:指地图投影面上没有任何变形的一种 线,即投影面与地球椭球体面相切或相割的一 条或两条线。标准线分标准纬线和标准经线。 离开标准线愈远,则变形愈大。 • 等变形线:指投影面上变形值相等的各点的连 线。用来显示地图投影变形的大小和分布状况。
任意投影
等角投影
• 等角投影:指投影面上某点的任意两方向 线的夹角与地球椭球体面上相应的夹角相 等的投影。 • 等角投影必须满足的条件:α‘=α,或ω=0 或a = b 或θ=90° 且m = n • 等角投影又称正形投影或相似投影 • 等角投影适于编制风向、洋流、航海、航 空等交通图以及各种比例尺地形图。 • 等角投影的面积变形大
3.5 地图投影分类
(一)按地图投影的构成方法分类
方位投影 几何投影 圆柱投影 正轴投影 切投影
圆锥投影
伪方位投影 伪圆柱投影 非几何投影 伪圆锥投影 多圆锥投影
横轴投影
斜轴投影
割投影
同心圆弧与同轴圆弧
正轴投影经纬线形状
3.5 地图投影分类
(二)按地图投影的变形性质分类 等角投影
等积投影
1.高斯—克吕格投影
• 高斯投影的构成方法:椭圆柱面为投影面、 地球椭球体、横轴、相切于某条经线、中 央经线、等角、一定经差范围(6°或 3°)、沿母线剖开展平 • 等角横轴切椭圆柱投影 • 经纬网形状: • 变形分布规律: • 6°或3°分带投影,其中1:5000和1:1 万采用经差3°分带 。
大地经纬度:
地球椭球体
大地经度 大地测量法 大地纬度(法线与赤道面 的夹角)
地球参考椭球体面 法 线
地心经纬度:
地心经度(同大地经度)
地心纬度(任意点与地球椭 球体质量中心的连线与赤道 面的夹角) 地球椭球体
地球参考椭球体面; 任意点与地球椭球体 质量中心的连线
三种经纬度关系示意图
在地理学研究 及地图学的小 比例尺制图中, 由于要求的经 度不高,通常 将椭球体当成 正球体看待, 地理坐标均采 用地球表面的 球面坐标,大 地经纬度与地 心经纬度是统 一的。
投影不同 等变形线形状不同 不同形状的制图区域
3.4 地图投影方法(一)
• 透视几何法 :透视 的几何原理
地球
缩小
平面
透明的地球仪
投影面
可展曲面
光源 (球心、球面或球外 )
圆 柱 面
圆 锥 面
比较原始 、有很大局限性 不能将全球都投影下来
3.4 地图投影方法(二)
• 数学分析法 :即用数学解析方法在球面与 投影面之间建立点与点的函数关系(函数 公式),并计算经纬线交点的平面坐标值, 最终在平面上绘出坐标网的一种投影方法。 是当前绝大多数地图投影均采用的方法。
§3 地图投影
3.1 地图投影的意义
3.2地图比例尺
地图比例尺:地图上一直线段的长度与地面 上相应直线距离水平投影长度之比。 • 制图区域的范围很小 平面图
涵盖的实地范围很小;比 例尺很大,一般大于1: 5000;在同一幅地图内比 例尺处处相同。主要供工 程施工和编制详细规划等 工作使用 不考虑地球曲率影响, 把小块地区的地球表面 (大地水准面)当作水 平面,将地面上的地物 按铅垂线投影到水平面 上,用缩小的相似图形 表示其平面位置及相互 关系的测制而成的地图
地球三面关系
地球椭球体定位
地球椭球体定位
• 局部定位 • 参考椭球体 • 大地原点 • 1953年前 ~ 海福特椭球参数; 1953年后 ~ 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参数 1954北京坐标系,大地原点在北京 1978年开始 ~ ICA-75椭球 1980西安坐标系,大地原点在中部 西安市附近的泾阳县境内。
等积投影
• 等积投影:指投影面上的任意图形面积与地球 椭球体面上相应的图形面积相等的投影。 • 等积投影必须满足的条件: Vp = 0 ,或 P = 1,或ab = 1或a = 1/b或b = 1/a 或θ=90°,m n = 1。 • 等积投影的角度变形大 • 等积投影适用于编制面积无变形的政区图、人 口密度图、土地利用图、森林和矿藏分布图以 及其他自然和社会经济地图。
水平面代替水准面
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距离误差和相对误差表
D(km) 10 20 50 100 Δα(cm) 0.82 6.7 102.0 814.0 Δα/D 1/1000000 1/300000 1/49000 1/12000
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高程误差表
D(km)
0.1
0.5
1
2
3
4
5
10
100
地图投影变形
• 用地图投影的方法将球面向平面转绘时引 起的经纬网几何特性(长度(距离)、角 度(形状)和面积)的变化,称为地图投 影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