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学第二章地图的数学基础
地球仪上经纬 线网格和地图 上比较:
➢地图投影变形表现: 长度、面积、角度三个方面;
➢地图投影变形规律:
变形值是一变量变; 不同投影其投影变形值不同; 同种投影不同位置投影变形值不同;
➢变形椭圆:
图2-16 投 影 变 形 示 意 图
➢变形椭圆:
➢ 变形椭圆
取地面上一个微分圆(小到可忽略地球曲面的影响, 把它当作平面看待),它投影到平面上通常会变为椭圆, 通过对这个椭圆的研究,分析地图投影的变形状况。这种 图解方法就叫变形椭圆。
➢数学解析投影: ➢地图投影变换:
(x,y)
(x’,y’)
2.3 地图投影变形
➢ 地图投影的任务:
• 研究和建立球面上点与平面上点一一对应的函数
关系: xf1,l yf2,l
• 研究地图投影变形:变形的大小; 变形的性质; 变形的分布规律;
➢ 投影变形的概念 • 地图投影不能保持球面与平面之间在长度(距离)、角度 (形状)、面积等方面完全不变。 • 由地图投影造成的变形——投影变形。
•形状接近于绕短轴旋转而成的椭球体
旋转椭球面
•
大地水准面
• 旋转椭球体(地球椭球体)——地球的数学表面——对 地球形体的二级逼近,用于测量计算的基准面
• 地球椭球体三要素:
长轴a (赤道半径) 短轴b (极半径) 椭球扁率:f=(a-b)/a
• 数学模型:
x2 a2
y2 a2
z2 b2
1
X
Z Y
对地球形状 a,b,f 测定后,还必须确定大地水准面与
➢ 地球体的自然表面 —— 十分不规则的表面
由于地球的自然表面凸凹不平,形态极为复杂,显然不能 作为测量与制图的基准面。应该寻求一种与地球自然表面 非常接近的规则曲面,来代替这种不规则的曲面。
• 该几何体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 形状接近地球自然形体; ✓ 可以用简单的数学公式表示。
➢ 地球体的物理表面 —— 大地水准面
结论:
微分圆长、短半轴的大小,等于该点主方 向的长度比。
也就是说,如果一点上主方向的长度比 (极值长度比)已经确定,则微分圆的大 小和形状即可确定。
➢ 投影变形的性质和大小
• 长度比和长度变形:
投影面上一微小线段和球面上相应微小线段(已按规 定的比例缩小)之比。
长度比m :
m ds' ds
长度变形Vm:
• 因此,解决: 球面与平面之间的矛盾——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点 转换成平面上的点。
➢ 地图投影:就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椭球面上的 地理事物转换到平面上理论与方法。
xf1,l yf2,l
A,l
地图投影
y
ax, y
x
2.2 地图投影方法
➢几何透视投影: 按几何透视的法则将球面上的点投 影到一定的几何面上。
➢ 按地图投影的内在条件——变形性质
✓等角投影:
投影面上的角度与球面上相应角度相等。
角度变形为零 ;0 ab
用途:要求角度相等的地图, 航海地图、洋流图、风向图等;
特点:面积变形较大 以牺牲面积保证角度的相等;
✓等积投影:
投影面上的面积与球面相应面积相等。
面积变形为零 p 1 ab1
用途:要求面积相等的地图:自然地图、经济图; 特点:角度变形较大——以牺牲角度保证面积的相等;
陕西省泾阳 县永乐镇北 洪流村为 “1980西安 坐标系”
大地坐标的 起算点—— 大地原点。
大地原点
1.2 坐标系
大地坐标:
经度l :指参考椭球面上过某点的大地
子午面与本初子午面间的两面角。东经
为正,西经为负。
纬度 :指参考椭球面上某点的垂直线(
法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北纬为正,南 纬为负。
一点至少有一对正交方向线,在投影平面上仍然保持其正 交关系。在投影后仍保持正交的一对线的方向成为主方向。 取主方向为作为微分椭圆的坐标
特殊方向
长轴方向(极大值)a 主方向
短轴方向(极小值)b 经线方向 m ;纬线方向 n
据阿波隆尼定理,有 m2 + n2 = a2 + b2
m·n·sinq = a·b
P = a·b = m ·n (q = 90)(主方向和经向纬向一致)
P = m ·n ·sin q (q≠ 90)(阿波隆尼定理)
面积比是变量,随位置的不同而变化。
• 角度变形:
投影面上任意两方向线所夹之角与球面上相应的两方 向线夹角之差,称为角度变形。以ω表示角度最大变形。
最大角度变形可用极值长度比a,b表示
➢ 数字比例尺:1:1万、1:25万
➢文字比例尺: 万分之一
➢图解比例尺: 直线比例尺 斜分比例尺 复式比例尺
•直线比例尺:
以直线线段形式标明图上线段长度对所对应的地面距离。
• 斜分比例尺:
微分比例尺,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制成。可以量取比例尺 基本长度单位的百分之一。
• 复式比例尺:
投影比例尺,小比例尺地图上使用。根据地图主比例尺
➢ 大地体
由大地水准面包围的形体——大地体。
最能代表地球的形状
➢ 地球体的数学表面 — 地球椭球体面
大地水准面仍然不是一个规则的曲面。因为重力线方 向并非恒指向地心,导致处处与重力线方向正交的大地水 准面也不是一个规则的曲面。大地水准面实际上是一个起 伏不平的重力等位面。
• 大地体特点: •形状不规则
m2
R sin
Z
p
d R 2 sin ZdZ
sin m 2 m 1 2 m2 m1
➢ 方位投影种类
透视方位投影
• 球心投影 • 球面投影 • 正射投影
• 球心投影公式
f Z
x cos y sin
R tan Z x cos R tan Z cos y sin R tan Z sin
1.3 比例尺
1) 地图比例尺的含义
当制图区域比较小、景物缩小的比率也比较小时:图 上长度与相应地面之间的长度比例。
当制图区域相当大、景物缩小的比率也相当大时:对 地球半径缩小的比率,为主比例尺。在地图上体现为个别 的点或线。因此,用图者不可随意量算。图上也不可绘制 直线比例尺。
2) 地图比例尺的表示
Vm m 1
= 0 不变 > 0 变大 < 0 变小
长度比是变量,随位置和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 面积比和面积变形:
投影平面上微小面积(变形椭圆面积)dF′与球面上相 应的微小面积(微小圆面积)dF之比。
面积比P
pdF' abab dF
面积变形Vp Vp p 1
= 0 不变 > 0 变大 < 0 变小
➢ 大地水准面
海洋
陆 地
大地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的意义
1. 地球形体的一级逼近: 对地球形状的很好近似,其面上高出与面下缺 少的相当。
2. 起伏波动在制图学中可忽略: 对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有研究价值,但在制 图中,均把地球当作正球体。
3. 重力等位面: 可使用仪器测得海拔高程(某点到大地水准面 的高度)。
8,848.13m ——8844.43m 珠穆朗玛峰 11,034m 玛利亚那海沟
70% 海洋、30%陆地
• 25.4cm in diameter, • Mt. Everest would be a 0.176mm bump in the ball, • Mariana trench a 0.218mm scratch in the ball,
参考椭球面
• 中国1952年前采用海福特(Hayford)椭球体 ;
• 1953—1980年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体
(坐标原点是前苏联玻尔可夫天文台) ;
量与地
球物理学联合会 1975 推荐)新参考椭球体系,并确定 陕西泾阳县永乐镇北洪流村为大地坐标的起算点。
正轴
横轴
斜轴
▪ 圆锥投影:
• 种类:
✓ 条件投影:
不借助于一定的投影面,而根据某种条件构成的投影
• 伪方位投影 • 伪圆柱投影 • 伪圆锥投影
3. 常用的地图投影
3.1 方位投影及其应用 3.2 圆柱投影及其应用 3.3 圆锥投影及其应用 3.4 伪投影及其应用
3.1 方位投影及其应用
➢ 方位投影的概念及一般公式 ➢ 方位投影变形公式 ➢ 方位投影的种类 ➢ 方位投影的变形规律 ➢ 方位投影的应用
和地图投影长度变形分布规律设计的一种图解比例尺。通常 是对每一条纬线单独设计一个直线比例尺,再组合起来。
2. 地图投影概述
2.1 地图投影的概念 2.2 地图投影方法 2.3 地图投影变形 2.4 地图投影分类
2.1 地图投影的概念
地图投影
不可展曲面
平面
地图投影
• 可见,地球椭球面是不可展开的面,不采用一定 的方法而直接展为平面时,都会产生褶皱,拉伸 或断裂等无规律变形,这种不完整的平面无法绘 制科学、准确的地图。
▪ 水准面:自由静止的水面
特性: 处处与铅垂线相垂直;
离心力 地心引力
重力G 地心
有无数多个;
➢ 地球体的物理表面 —— 大地水准面
假想将静止的平均海水面延伸到大陆内部,形成一个连续不 断的,与地球比较接近的形体,其表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地球自然表面 地 球椭球 面
平均海水 面
它实际是一个起伏不平的重力等位面——地球物理表面
sin a b
2 ab
实用上常以下公式求得:
tan(45
)
b
2
a
•长度变形:
mds' f a,b
ds
•面积变形:
p df ' a b df
•角度变形:
sin
ab
2 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