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预防及处理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预防及处理

泸州医学院学报2008年第31卷第6期
JournalofLuzhouMedicalCollegeVol.31No.62008

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预防及处理
王建良,邱志强
(通州市中医院外科,江苏通州226300)

摘要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对1994年2月至2004年2月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
胃排空障碍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患者胃瘫发生于术后5~10天。全部经非手术治疗15~36天治
愈,平均恢复时间24天。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是胃手术后的近期并发症,BillrothⅡ式吻合后易发。其发病原因是多
方面的,应以预防为主。确诊后采用非手术综合治疗多可治愈。
关键词胃大部切除术;胃排空障碍;预防;处理
中图分类号R5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669(2008)
6-0632-02

PROPHYLAXISANDTREATMENTOFGASTROPARESIS
AFTERGASTRECTOMY

WangJianliang,etal
DepatmentofSurgey,TCMHospitalofTongzhouCity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pophylaxisandtreatmentofgastroparesisaftergastrectomy.Methods:
Clinicalmaterials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in8casesofgastroparesisaftergastrectomy.Results:Thegastro-
paresisoccurred5~10dayafteroperation.Thegastricmotilityusuallyrestoredtonomalin15~36dayspostopera-
tivelyafternon-opeativetreatment,themeanrecoverytimewas24days.Conclusion:Gastroparesisaftergastrecto-
mywasashort-termcomplication;ItwasmorefrequentinpatientsafteraBillrothⅡtypegastrojejunostomy.Itse-
tiologyisvarious,andprophylaxismustbeemphasized.Reoperationshouldbeavoided.
KeywordsGastrectomy;Gastroparesis;Prophylaxis;Treatment

作者简介:王建良(1949-),男,副主任医师
胃排空障碍是指胃手术后非机械梗阻引起的残
胃无力,排空延迟的胃动力紊乱综合症。近几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其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主要治疗手段为持续胃肠减压,营养支持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回顾我院自1994年2月至2004年2月间出现胃瘫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期从预防及治疗方面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院10年间共行胃部手术334例,胃良性疾病183例,胃恶性疾病151例,术后发生胃瘫8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2例,胃癌根治术后7例,全部为Bill-rothⅡ式,胃溃疡1例,为BillrothⅠ式。本组患者发生胃瘫的平均时间为术后5~10天,表现为胃肠减压
量大于800ml/d,夹闭胃管后出现上腹部饱胀,伴有恶
心呕吐。行上消化道碘剂造影发现残胃无蠕动,造影
剂未通过吻合口,两周后行胃镜检查,胃镜能顺利通
过吻合口,吻合口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6例患者
行胃镜反复进出吻合口刺激后胃肠减压量明显减
少,患者自觉症状好转,夹闭胃管后进食流质无腹胀
呕吐症状。
1.2
治疗及结果

给予禁食、持续胃肠减压,用温盐水洗胃,静脉
营养补充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维
持水、电解质平衡,辅以中医针灸疗法等。全组8例
均经非手术治疗15~36天治愈,平均恢复时间为
24

论著
632
天。
2
讨论

腹部手术的目的是消除病变、纠正解剖和病理
异常、恢复消化道的畅通。但很多操作都会改变消化
道原有的解剖结构,阻断其神经支配,暂时或长期影
响消化道的运动和消化吸收功能。术后消化道功能
障碍虽然没有器质性病变的基础,但会延长病人的
恢复时间、影响其营养状况和削弱肠道屏障能力,从
而导致住院时间长、医疗费用增加;还会降低病人手
术后的生活质量,影响病人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外科
医生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及时的处理。
胃瘫综合症目前国内外的诊断标准已趋于一
致。胃瘫综合症属于功能性病变。由于手术方式、检
测手段的不同,其发生率也有很大差别,国内多数学
者报道该发病率为
0.6%~7.0%
[1]

,国外报道在
5%~

10%
左右[2]。本病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清楚。其发病

原因大多数学者认为与精神因素、术后腹腔感染、全
身营养状况差、低蛋白血症、迷走神经损伤、吻合口
水肿、手术方式、大网膜及吻合口周围团块状粘连
[3]
甚至药物等因素有关。了解其有关病因,我们可以加
以预防减少其发生。其具体措施为。
2.1
术前准备

①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②
纠正存在影响

胃肠动力的疾病,如糖尿病,当血糖浓度超过
10mmol/l
时,可导致胃电节律失常及胃内压降低,使

胃排空延迟;③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尤其要注意
纠正低钾血症;④存在胃幽门梗阻的患者,由于胃潴
留、胃壁水肿、收缩乏力,术前置胃肠减压及用温盐
水洗胃;⑤术前尽快纠正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
2.2
术中处理

①Frederic
[4]
等认为,正常胃肠道运动功能依靠

完整的胃肠道结构并受神经和体液调节来完成。引
起胃瘫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胃大部切除术去除了胃
窦、幽门、十二指肠协调运动的结构基础,残胃失去
了神经支配而收缩乏力,影响了术后胃张力的恢复,
降低了胃的储存和机械性消化食物的能力。因此行
胃癌根治术时在不影响淋巴结清扫的前提下尽量保
留迷走神经的前支或后支;②如果病情允许的情况
下,胃大部切除后尽量采用BillrothⅠ式吻合,因为

BillrothⅠ
式胃大部切除术更接近胃的正常生理通

道,有利于胃肠的协调运动,而BillrothⅡ式由于胆
汁、胰液大量流入残胃致胃内环境改变,使残胃充
血、水肿、炎症加重
[5]
。③胃肠吻合口的角度要正,避

免黏膜内翻过多,使用吻合器可缩短手术时间同时
避免出现上述情况;④注意大网膜的血供,避免其缺
血坏死,关腹前应将大网膜铺平;⑤行幽门成形术有
助于迷走神经切断术后的胃排空。
2.3
术后处理

由于目前对本病的发病机制和病因还不是很清
楚,因此对其治疗仅仅是对症治疗,在治疗过程中,
任何不合理的用药和过早的采用手术方法都是不可
取的。术后可以进行有效的胃肠减压,加强支持治
疗,纠正贫血,低蛋白血症合理用药等对症处理。
胃瘫一经确诊要积极采用非手术治疗,心理治
疗是基础,确诊后即耐心向病人及其家属解释,消除
紧张心理,并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若病人精神一
直高度紧张,迷走神经处于抑制状态,症状则不易恢
复。营养支持是关键,包括禁食,持续胃肠减压,加强
营养支持,防止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中医中药
及针灸也可对胃肠蠕动的恢复有促进作用。目前多
不提倡胃瘫的再手术处理
[6]
。本组患者经非手术综合

治疗均治愈,说明非手术综合治疗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陈涛,田伏洲,周庆贤.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

空障碍12例诊治分析[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02;9(1):43
2.SummersGE,HockingMP.Preoperativemotilitydisorders
ofthestomach[J].SurrgClinNorthAm,1992;72(3):467
3.程波.胃术后排空障碍的诊断与处理[J].腹部外科,2003;
16(2):113
4.FredericE,ConradM,KnolJA,etal.Safetyandlong-term
durabilityofcompletiongastrectomyin81patientswith
postsurgicalgastroparesissyndrome[J].AmSurg,1988;64:711
5.杨维良,赵刚.
胃切除术后残胃胃瘫综合症的临床总结

[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2;5:249
6.RabineJC,BarnettJL.Managementofthepatientwithgas-
troparesis[J].JClinGastroenterol,2001;32:11

(2008-06-03收稿)

第6期王建良等: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的预防及处理
63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