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模式:浅析三维立体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教学模式:浅析三维立体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浅析三维立体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
[摘要]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是进行“多元整合型”的课程设计,
旨在培养具备与就业岗位直接对接能力与潜力的高等复合型职业人才。通过对应
用型职业院校会计、审计类专业中审计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剖析,创新构建“课
堂教学———审计实验室模拟审计———会计师事务所顶岗实习”三维立体教
学模式,并通过教学实践,将审计工作底稿直接引入教学过程,从而实现审计课
程的课堂教学与就业岗位工作内容的零对接。

[关键词]审计课程;三维立体;教学模式;构建;实践
注册会计师审计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涉及会计、财务成本管理、
税法、经济法、统计、心理学、行为学等多学科知识,内容涵盖会计准则、审计
准则规定的理论、方法和应用技能,知识含量丰富,教学要求高、难度大,尤其
是对于侧重培养学生实践技术技能为主要目标的高职类院校的教师和学生。如何
开展这门课程的教学和学习,以达到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把提升人的发展能
力放在突出重要位置,推进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专业设置、
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对接的目标,是每一位从事审计课程教学的教师
需要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注册会计师审计》课程分析
(一)课程定位
注册会计师审计课程是会计专业注册会计师方向的核心领域课程,是专业必
修课和核心专业课之一,是学生毕业后参加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证考试的课程之
一。

(二)培养目标
课程从财务报表审计角度阐述审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以校
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就业为导向,以审计岗位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培
养为本位,根据审计职业对会计、审计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职责和职业能
力分析,以本专业应共同具备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将应用型职业院校学生培
养成为既具备即时上岗的应职应岗技术技能,又具备适应今后职业生涯发展所具
备的素质与潜能,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应知应会的教学体系,以够用和实用为目
标,突出应用性,强调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把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升到最高
层面。

(三)教学局限
审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程内容一般包括审计岗位认知、财务报表
审计流程、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审计以及完成审计等,但是注册会计师审计教材
概念多、理论知识多、比较枯燥,从课本上很难体现其实践性。虽经过多年的教
学改革,在教学中尝试采用模块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及项目教学法等等,但
由于知识点详细、庞杂、覆盖面宽、信息容量大,无论是对于授课教师,还是对
于学生,都无法更好的提炼和把握,教学和学习的难度大。

二、“三维立体”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实践
经过几年的教学尝试和改革,笔者提出整合构建“课堂教学———审计实验
室模拟审计———事务所审计助理顶岗实习”三维立体教学模式并进行了实践。
具体的教学设计如下:

(一)课堂教学中运用审计工作底稿,实现课堂教学与就业岗位工作内容零对

在审计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如果按照传统模式讲授理论知识和基本的审计方
法,内容乏味、枯燥,即便是增加案例分析、讨论等教学手段,但仍然是没有太
大的突破,学生没有学习兴趣,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效果不理想。在新的
教学模式设计中,选用应用型审计课程教材,将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工作底稿融
入审计理论、审计流程、审计方法和审计实务的学习中,以审计工作底稿为切入
点,实现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的学习模式。教学实施中,学生以审计项目组
成员的身份划分为学习小组,分角色开展协作式学习,通过分组分岗,设置项目
经理、项目助理以及审计客户等角色,让学生熟悉审计岗位职责、明确岗位任务、
培养岗位技能,通过体验审计业务洽谈、签署审计业务约定书、编制审计计划、
实施项目审计、完成审计报告等事项,使学生身临其境,深度参与审计全过程,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由于会计师事务所完成审计工作时,所有的工
作过程都体现在审计工作底稿中,因此,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也是在工作底
稿中完成学习的内容,实现“做中学”。以审计业务承接为例,把与业务承接相
关的空白工作底稿预先发给各学习小组,布置学生在课前利用网络等资源查找相
关客户信息,完成工作底稿中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先由指定的学习小组以教
学课件的形式讲述学习内容,其他小组点评和打分,再由教师提炼知识点,完成
课程的学习。这种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过程,
实现了课堂教学内容与就业岗位工作内容零对接,激发了学生的职业兴趣,提高
职业技能的培养目标。

(二)运用审计软件进行审计实验室模拟审计,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
中理论与实践的

“双轮驱动”虽然运用审计工作底稿进行课堂教学,使得学习具有了生动性
和可操作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这种学习仍然只是停留在平面学
习中,缺乏动态性,因此,通过在审计实验室模拟审计中运用计算机模拟仿真技
术再现审计业务场景,实现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双轮驱
动”。教学实践中,在实验室安装审计实务操作软件,与审计课程同步开课,内
容包括相关数据采集,凭证、明细账、总账、报表的查询,内部控制制度评估,
审计符合性测试、审计实质性测试,审计工作底稿,审计疑点的记录与汇总,审
计调整、完成审计报告等。运用审计软件可以实现审计教学和审计实训的结合,
软件带有考试评价系统,方便学生更直观和动态地进行学习。通过审计实训课程
的学习和实践,学生不仅对审计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审计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和认识,更令学生锻炼了基本的审计技能,培养了职业判断能力,同时也增强了
对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了解和认知。

(三)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助理顶岗实习,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与实际工作岗位能
力相衔接的职业胜任力和就业竞争力的高等级职业人才

国家对职业教育做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和安排,提出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大量
的、大规模的技术人才做支撑,要在全社会通过职业教育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
匠文化。注册会计师属于高技术人才,单凭学校教育并不能很好地实现与审计工
作的直接对接,还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作用,实现校企合作,
共同培养。一方面是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即把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
请到学校当老师,加强实践指导,并为教学提供真实的审计资料和相关资源,同
时学校的专业教师定期到事务所参与审计工作,形成一种“旋转门”机制,促使
形成校企一体培养学生的机制。另一方面是职业院校通过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实
习基地,安排学生在毕业前到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审计助理进行顶岗实习,彻底改
变教学与实践两张皮的脱节问题。实践中,我校与多家会计师事务所和会计代理
记账公司实现合作办学,会计、审计专业学生入学后,每学期都会安排到代账公
司进行教学实习,毕业前到会计师事务所进行顶岗实习,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教学
的充分结合,取得了很好的人才培养效果。经过多年对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
学实践,在充分研究分析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
和实践教学中针对教学对象设计教学内容,切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要求,通过对
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过程的合理安排与设计,构建注册会计师审计课程“课
堂教学———审计实验室模拟审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助理顶岗实习”三
维立体教学模式,并实现三维立体教学模式相互之间的有效衔接和紧密结合,从
根本上改变注册会计师审计课程理论性强,传统讲授枯燥,知识不易理解和掌握,
学生理论学习与实际工作相脱节的难点,达到培养高等职业学生具备职业兴趣、
职业知识、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四位一体的,具有职业胜任力和就业竞争力的技
术技能型职业人才的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