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语听力能力培养的五点建议

英语听力能力培养的五点建议

英语听力能力培养的五点建议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具课。当前英语教学的首要
任务是如何把素质教育与英语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进行
交际的能力。我作为一名山村的英语教师,也深切地体会到,山村的学生们除了
课堂上的时间外,几乎没有其他的机会进行英语的听、说训练。因此,在具体教
学中,我主要从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听力能力的培养。

一、循序渐进,突破学生的词汇关
首先,严格把好音标关,学好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在授课过程中特别应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五个元音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其次,对学过的单词、词组等
在语音、拼写和意义上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并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深入,注重由
此及彼、触类旁通,尽量把新旧单词联系起来。如在“What’s the matter?”单元
中,学到“the matter”一词,联想起“the trouble”(麻烦);由答语中的“have a headache
(头痛)”可引出“have a backache”或“have a sore back”(背痛)等短语。这样,
学生在听到有关此话题的听力材料时,就会很容易地捕捉到有关“看病并给予适
当建议”的信息。

另外,我还指导学生按词的构造找出词与词之间的内在联系规律,如词根、
前缀、后缀、合成、转换等,这样学生可由一个生词拓展出一大串相关的词汇,
记忆起来又快又牢。

为激发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我还精心设计了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来叩开学
生学习兴趣的大门,如词汇接龙、词汇大汇集、表演、猜词等游戏,或者通过给
出卡片、投影片、简笔画、实物等形式进行词汇教学。这些妙趣横生的活动让学
生在笑声中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二、发掘新教材所提供的材料,提高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
新教材的编排,是在语言知识循环的基础上,采用话题、功能等相结合的教
学方法,组织和编排了大量的听、说、读、写的活动,通过教材中的Listening
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

新教材中的材料,具有时代性和趣味性,这些材料短小精悍,切近生活,语
言地道且口语化,如饮食起居、购物、旅游、娱乐等。新奇有趣的材料,能够引
起学生的好奇,深深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兴趣盎然的去捕捉听力材料的内
容,并对所听到的材料进行归纳、分析、总结,从而使他们提高听力。贴近生活
的听力材料,内容浅显,切合实际,更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是使他们兴致勃
勃地积极参与,大大提高听力效率。

三、创设轻松真实的环境,增加学生听力锻炼的机会
“甩掉包袱,轻松上阵”是学生在交际中捕捉信息、提高听力的良好心理状态。
只有在无压力的、轻松愉快的情景中,学生大脑接受、处理信息的能力才会更强,
思维才会变得更加敏捷。另外,在设计情景时对话的难度应以中等水平为主,兼
顾两头,对话的内容最好以学生熟悉的背景为主,以学生熟悉的语言知识为主,
进行地道的、口语化的情景训练,使大部分的学生在模拟的情景中,轻松地猜测
出生词的含义,抓住对话中的关键词,并进行推理分析。

四、充分发挥音像教材的优势
外语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环,是提高学生的听力,加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音像教学正是在这方面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它使多种感官综合运用,集耳听、口
说、眼看、手写于一体。音像课就是把情景活生生地展现出来,配上包括语言的
自然音响。学生见其形听其声,语言和形象同时作用于大脑。音像课同时为学生
提供了模仿实际的外语语言环境,学生会不自觉地进入某个角色,进行语言交际,
参与活动,并在语言的使用中体会学习外语的用途和乐趣,同时在乐趣中提高听
力。因而,教师应尽可能地使用电化教学。

五、寓听力教学于日常教学当中
在平日的授课过程中,教师要用英语组织教学,这是进行听力教学最简单的,
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必要时,教师可辅之以适当的手势、表情等,以吸
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集中精力去听懂老师的话。此外,还可充分利用与教
材配套的听力磁带、同步听力练习册及目标测试中的听力练习等对学生进行听力
训练。(作者单位系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三庄镇中心小学)

相关主题